【假一罚四】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1965)杨明伟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
¥
38.6
5.7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杨明伟
出版社山西人民
ISBN9787203103851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0303935
上书时间2024-11-0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这本杨明伟著的《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1965)》的独特之处在于,1960—1965年这个极为特殊的时间阶段。中国刚刚经历了风卷残云的大跃进,又遇上了严重自然灾害,中国的国际环境也出现严重恶化,这使得中国进入了百般困境中。《走出困境》一书全面翔实地讲述了这一时期,周恩来不辞辛劳,努力探索走出困境的道路和方法。
目录
导语
前奏 一波三折的建设,思路有别的探索
第一章 从化读书,静下心来思考建设问题
第二章 出台八字方针,正式进入调整时期
第三章 调整拉开序幕,先下去搞农村调查
第四章 同邻国第一个解决边界问题
第五章 新侨会议树自己为“活靶子
第六章 七千人大会,亦喜亦忧
第七章 非常时期东北行
第八章 对话班禅的“七万言书
第九章 经济调整与阶级斗争两条线
第十章 主持调查巨轮沉没事件
第十一章 首访非洲,十万八千里探路
第十二章 亲自抓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第十三章 统帅尖端科技,先抓原子弹
第十四章 最后一次访问苏联
第十五章 率中国民航专机飞出国门
第十六章 安排李宗仁叶落归根
第十七章 主持制订第三个五年计划
后记
内容摘要
1961年至1965年的周恩来,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刚刚走过“凯歌行进”、“风卷残云”的“大跃进”时期,不幸的是,天灾和人祸一齐向他和他的同事们涌来。《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1965》记录了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极为困难的时期,殚精竭虑,着手制定八字方针,探索走出困境的途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舞台上,他发挥了最终使中国走出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特殊作用,使得中国走向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轨道,造就了共和国历史的辉煌。全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精彩内容
要搞清20世纪60年代中国历史为何风云变幻,仅仅看它本身的一些篇章是不够的。会找门道的人,总要先去摸摸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共产党如
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历史。
在中共中央《历史决议》中,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些耐人寻味的话: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得很成功。……大会坚持了1956年5月党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值得人们深思的是,《历史决议》中的这段话,还隐含了这样一层意思:在1956年前后,由于冒进与反冒进的不同做法,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中共中央领导层中出现了两种思路。最终,大冒进战胜了反冒进。所以《历史决议》中还说了这样的话: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
来。
1955年秋季以后,在大好的形势面前,毛泽东和党内一些领导干部头脑开始热了起来。在政治局
的扩大会议上,毛泽东的讲话表明了对中国建设速
度的一种着急。他试图打破思想落后于实际的状况。对毛泽东的提法,周恩来最初也没有不同意见,但是,在高指标上来以后,主持政府经济工作的周恩来、陈云等人,开始感觉到局势发展的严峻性。
自1953年开始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使新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1955年,人们在正常而健康地发展着
的国民经济形势面前,开始对社会发展产生过高的期望值。这种期望值,由人民群众中延伸到领导层
。195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届六中全会。会议根据毛泽东7月31日所作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会议讨论的主题虽然是农业合作化问题,但它所折射的矛盾,却不仅仅是农业问题。
这份决议的一些提法,让人闻到了尖锐批评的味道:面临着农村合作化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党的任务就是要大胆地和有计划地领导运动前进,而不应该缩手缩脚。……事实已经表明:如果农业合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