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秦商入川记宗鸣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秦商入川记宗鸣安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

18.2 4.6折 39.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宗鸣安

出版社陕西人民

ISBN9787224115185

出版时间2015-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290251

上书时间2024-10-27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宗鸣安创作的《秦商入川记》是一本关于秦商如何成功,如何发家的指南备要,同时也是一本关于陕西历史与民俗的书籍。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出民俗的存在,用以丰富今天的生活,也可以从民俗中体会到历史的真实,以吸取昨天的教训。
《秦商入川记》是一部历史学或者经济学方面的专著,作者以文史的笔法,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述说秦商。

作者简介
宗鸣安,文化学者,文史专家。著有《西安旧事》、《长安节令与旧俗》、《关中旧歌谣》、《秦商入川记》、《老谣安人的生活》、《陕西歌谣辑注》等作品。另有专著《汉代文字考释与欣赏》、《醑明楼金文考说》、《碑帖收藏与研究》、《历代善本碑帖选刊》,为学术界称道。

目录
第一章 泾三原的底蕴
  一、泰商即是儒商
  二、生财之道以仁理为本
第二章 入川从商的规矩
  一、规矩自登程开始
  二、磨练加诚实等于成功
  三、从商的规矩与技巧
第三章 生徒十戒
  一、以往的教训
  二、《十戒》是秦商的文化遗产
第四章 入川之路三千里
  一、从泾三原启程
  二、艰险道上左顾右盼
  三、困难途中苦辣酸甜
后记

内容摘要
 一个曾经在关中地区广为传播的社会化名词远离我们已经很久了,欣喜的是,一个满怀桑梓情谊与社会责任的文化记忆,携带着新时代的春光正适时地来到我们面前。
宗鸣安那个久违的“下川”名词与适时到来的《秦商入川记》著述一瞬之间联翩跃动,促我惊诧:翻飞的历史与急迫的时代脚步原来会这样迅速地握手约会。我想,可能将要出现的很多作用与影响,大概从此会跃跃起步了……

精彩内容
 旧时,要想学习生意商贸,进入秦商的行列,实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由学徒的父兄长辈恳请在商号内的朋友介绍,没有介绍人,没有保人,商号是不会随意收纳学徒的。特别是泾三原一带的商号收徒,不是本地人家的子弟一般是不收的,要知根知底才行。这是为了保证商号经营的安全,同时也为了扶持本族本家子弟致富。商号一旦同意收下这个学徒,就要在本商号内找一位师傅带其学习,称为“荐师”。“荐师”礼毕后,就由师傅领着去拜见商号的东家(或是大掌柜的),称为“领东”。拜毕东家还要拜本商号的开创者或本行业的祖师爷,称为“拜祖”。
旧时各行各业、各商号店面都有自己本行业的祖祠或祖师牌位。比如木匠、泥瓦匠敬鲁班,商行敬陶朱公,理发匠敬吕洞宾等等。如果同行之间有了摩擦、有了冲突,调解的人就会说:“人不亲行亲,行不亲祖师爷亲。”有了这些说词儿,调解起来也就容易了许多,当事人也就各有台阶可下。中国人最敬师长,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如父子’’。同时,也最讲究师承关系。所谓师承关系最早是从学界发展而来的,文化、艺术、手工业、商业后来都讲师承。有了这种师承关系的维系,就能够保证本行业、
本派别的文化特色与经营特点延续发展下去。同时,也能让后来者通过师门的人脉关系较容易地在社会上站稳脚跟。中国人极重视师承关系,实际上是极重视人际关系。在中国这种社会环境中生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俗话说“人熟是一宝”,就是这个道理。
新学徒拜罢祖师爷就要履行手续了,行话称为“领券”,“领券”就是签订“学徒合约”。比如学徒期间(一般是三年,特殊行业五年)不给工钱,但管吃住,也有少量的生活费用,年底也有几个赏钱等。有些严厉的合约,学徒期间,生死不保。学徒出了事故,伤及性命与东家无干,东家不负责赔偿。所以,有人将这种“学徒合约”称为“生死文书”。当然,学徒因学艺而学死了事情毕竟少见,条文严格一些,其一是东家为免责,其二也是为学徒处处小心、谨慎做事立一警示牌。
学徒的手续履行完毕,小秦商们就要择日登程入川了。
泾三原一带的秦商入川是有自己特定路线的。这条路线经过数百年的测量与安排,无论是吃饭还是歇息都非常的合理与科学。基本上是每天行走九十华里左右就要到达某一客栈休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少走或多走了路程,就要赶快就近寻找客栈住下,称为“破栈”。如从泾阳县出发入川,基本上是走礼泉、扶风、岐山到达宝鸡,然后从宝鸡翻越秦岭经留坝、勉县、广元入川的。这条线路延续了数百年,可以称为秦商入川经商的“秦商之路”。这条“秦商之路”不仅为泾三原一带乃至关中地区带来了财富,同时也把沿线不少地区的经济带动了起来。然而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这条“秦商之路”,儒雅的秦商把陕西特有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追求传播到了外地。我们从这条“秦商之路”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存上可以看到,关中儒学的影子时时展现,不论是在人的身上或是在物的身上。比如山涧桥头的题字、客栈门首的对联。比如
秦岭山道的路标,川西平原上的牌坊。还有那些川陕道上行色匆匆、勤勤恳恳、举止文雅的秦商。你不仅羡慕他们常常驮了银子逶迤而去,同时你也一定会羡慕他们拥有的知识。
新学徒们初次入川,基本上都是徒步而行的。他们要跟在被称为“耆台”的师长身边,轿前马后小心谨慎地伺候,随时听耆台的调用,不能自己随心所欲地乱跑。当然,除了新学徒的伺候,一般商队出行或进货出货都有一定数量的保镖跟在队伍之中。这些保镖时常手执临潼关山镇所产的“关山刀子”,遇事不惧,勇猛异常,被时人称为“刀客”。这些“刀客”大多数活动于渭北地区,因为这里自明末清初开始商业即己发达,货物银票都需要保护,因此,刀客保镖就有了一定的用场。这些刀客勇猛善战,不怕危险,并形成了一定的帮会组织,称为“哥老会”。清末陕西辛亥革命起义时,刀客积极响应参加,成为推翻清朝在陕西统治的重要力量。当时参加辛亥革命起义的著名刀客有严飞龙、严纪鹏、胡彦海、石象仪、李虎臣等。过去在西安城中有七大镖局,这些镖局大多设在银号、大商号较为集中的盐店街一带,如大德通、
大德恒、宝丰隆、大成亨、百川丰、裕泰厚、裕丰厚等,这些镖局基本上也都是哥老会成员所经营,专为票庄银号、大商号提供运货及保险服务。P34-4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