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天工开物(现代生活中的科技)刘胜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天工开物(现代生活中的科技)刘胜华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

12.8 4.9折 26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胜华

出版社上海科技文献

ISBN9787543962613

出版时间2014-07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定价26元

货号2965382

上书时间2024-10-27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刘胜华主编的这本《天工开物(现代生活中的科技)》在CCTV-10《天工开物》节目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主要讲古代发明,讲在现代文明视野下关注古代器物,讲如何认识古人的聪明才智,以给今人启发。通过本书,可以使观众了解到:“鬲”带来的饮食习惯,“权衡”说衡器的由来,冰箱的故事……

目录
1.笛箫相悦
2.琴瑟合鸣
3.此豆非彼豆
4.“鬲”带来的饮食习惯
5.古车留痕
6.“权衡”说衡器的由来
7.走入家庭的微波炉
8.冰箱的故事
9.火柴与火花
10.录音机与磁带
11.留声机与唱片
12.竞技场的自行车
13.自行车的发明
14.电子与音乐
15.浓情巧克力
16.咖啡的诱惑
17.电流大战
18.邮票
19.电话的发明
20.蹦极
21.中国星座的划分
22.中国星座——紫薇垣
23.中国星座——巡游星际四方
我真喜欢《天工开物》
回想《天工开物》
一份值得珍藏的记忆(代跋)

内容摘要
 从传真机、打字机的发明到温度计、显微镜的出现;从香甜记忆的冰激凌到发明肥皂的故事;从热气球、飞艇的问世到改变人类生活的机器,生活中的发明无处不在,是谁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发明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欲知答案,请看由刘胜华主编的普及读物《天工开物(现代生活中的科技)》。

精彩内容
 泥条盘筑法是新石器时代最常用的制陶方法,直到今天仍然被采用。为了保持豆的稳定,一开始它的底座形体较大。在历史上还有用其他材料做成的“豆”,大致有青铜、木制和竹制的。古时候人们用竹豆盛放肉干等干燥食品,用木制的豆盛放带汁的食物,而陶豆则是吃喝用的普通饭碗。用最原始、最简易的手捏成型法制作陶豆的上半部分,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随时对器形做调整,不过用这种方法只能做一
些简单的器形。后来根据盛放食物的需要,人们把豆的上半部分越做越大,豆也就越来越接近我们现在用的碗形。豆的形状在人们长期使用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发生了变化,这样的改变在今天看来是必然的,但是在几千年前,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体现在这一点点细微的变化之中。
王雪纯:“从豆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技
术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豆被做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精致,逐渐衍变成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现今我们所知叫豆的容器不止一种,而且它们的作用也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容器的范围。”到了春秋时期,豆有了更大的变化。那个时候的豆已经制作得很讲究,被当作礼器了,带盖子的豆,外表增加了装饰的豆都出现在那个时候,更有一些制作精美而复杂的“豆”出现在祭祀等重要场合。由于豆是古人日常生活用品,所以它的变化更显现出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和技术水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等级、辈分的观念非常强,豆也不例外地成为这种传统习俗的象征物。
戴吾三:“那个时候地位高、身份高的人拥有的‘豆’就多,年龄大的人享用的‘豆’也多。《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
者五豆,九十者六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给六十岁
的人三份食物、七十岁的人四份食物,以此类推。那个时候对年龄大、地位高的人的尊敬,表现在食物的分量上。那时一豆的量相当于现在两个易拉罐容量,大约有820毫升。”春秋战国时期是度量衡从建立到逐步健全的时期
,也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度量衡器具比较多的时期
,豆在其中也充当了一个角色。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中,提到齐国的4种量器:豆、区、釜、
钟,其中就有“豆”。
戴吾三:“也有专家指出豆不一定是标准量器,因为陶制的豆不如青铜器规范,所以豆很可能是地方或民间用的一种量器。
“据说我们比较熟知的量具斗就是由豆演变而来的,这个说法虽然没有得到专家的证实,但是在历史上,豆确实被作为量器和度量的单位被使用过。”王雪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一个流传很广的典故,这个故事是由陆游记载下来的。有一个叫田登的州官,因为他名字中的登字与‘灯’字同音,为了避讳,他要求人们称点灯为点火。元宵节到了,街道上要放灯,于是州府贴出的布告: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于是就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讽刺故事。在繁写的灯字里有‘豆’字,就是古代的器物豆,按照过去的造字规则,灯和豆之间也有着某种关系。”早期灯的名称就是“登”,登中有豆。登的古字形表示双手捧着装祭品的礼器“豆”向上走,后来引申为上升、登高之意。那时的灯也写为金字旁的“镫”,这可能是因为后来有了用青铜材料做的灯。不过,不管灯是用什么做的,都要用火点燃,所以从汉代起,人们用火字旁的“烃”指灯具,金字旁的“‘镫”就专门指马具,“灯”字一直沿用下来。
戴吾三:“早期的器物功能并不十分明确,因此灯和豆的形制区分也就不明显。到了商代,开始用动物的油脂来点燃照明,这就需要容器,很可能最初的灯具就是利用‘豆’装上动物的油来点燃照明,以后才逐步有了专用的照明器物。”古语说,“瓦豆谓之登(镫)”,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却奠定了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到战国后期发展起来的灯造型多样,与豆已经没有联系,但是如果古人在最初的时候不是用豆做灯台,也许灯的字形就不是这样写的了。
王雪纯:“有一件与‘豆’的原始字形相似的现代小物件,这种东西摆在家里,下面点蜡烛,上面放香料,可以清除异味。不过这个东西不叫豆,而是叫烛台。无论豆的外形发生了怎样的改变,都与我们现在熟知的农作物豆没有什么关联,从过去可用的器物豆到现在可食用的豆,这里面包含着什么样的变迁呢?”戴吾三:“我们今天吃的豆,古时叫‘菽’,据清代学者钱大昕的研究,古时的舌位发音与今天不一
样,‘豆’与‘菽’的古音发音相近,有一段时间甚至互相通用,后来为了与称谓‘叔叔’相区别,就把‘菽’改叫豆了。”王雪纯:“无论是菽还是豆,都只是人们根据生
活需要所做的约定。随着植物豆的称呼的流行,到今天许多人已经不太了解豆字的初义,更不了解豆这种原始器物的变化过程了,不过在古书中豆的初义始终都没有改变。”P17-2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