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安娜·卡列尼娜(全译插图版上下)(精)/经典名著价值阅读(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译者:王思婷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
¥
28.6
4.3折
¥
66
全新
仅1件
作者(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译者:王思婷
出版社万卷
ISBN9787547046180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6元
货号30046452
上书时间2024-10-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列夫·托尔斯泰著的《安娜·卡列尼娜(全译插图版上下)(精)》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揭露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享受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
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将全部精力与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俄国革命时期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等。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第八部
内容摘要
列夫·托尔斯泰著的《安娜·卡列尼娜(全译插图版上下)(精)》通过讲述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各个阶层的家庭生活,并揭露了整个社会的贪婪、欺诈和伪善,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安娜的形象也被认为是文学领域至今未被超越的最美的女性形象之一。
一百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成为俄国文学中的稀世瑰宝、世界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
精彩内容
“我们等着瞧吧。”奥布隆斯基自言自语。他站起来。穿上一件蓝绸里子的灰色晨衣,把腰带打个结儿,深深地往他的宽阔胸膛里吸了一口气。他摆开他那双那么轻快地载着他的肥胖身体的八字脚,迈着素常的稳重步伐走到窗前,拉开百叶窗,用力按铃。贴身老仆马特维拿着衣服、靴子和一封电报,应声进来。理发匠挟着理发用具跟在马特维后面走进来。“衙门里有什么公文送来没有?”奥布隆斯基接过电报,在镜子前坐下问道。
“在桌上。”马特维回答,怀着同情询问地瞥了他的主人一眼。片刻之后,他又露出调皮的微笑补了一句:“马车行老板派人来过。”奥布隆斯基什么也没有回答,只在镜里瞥了马特维一眼。从他们在镜子里交换的眼色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彼此很了解。奥布隆斯基的眼神仿佛在问:“你为什么对我说这个?你难道不知道?”马特维把双手插进上衣口袋,伸出一只脚,默默地、善良地、带着一丝微笑凝视着他的主人。“我叫他们下个礼拜日再来,不到那时候不要白费气力来麻烦您或他们自己。”马特维说道。这句话显然是他预先想好的。
奥布隆斯基看出来马特维想要开开玩笑,引得人家注意自己。他拆开电报,看了一遍,猜测着纠正电报里常译错的几个词,顿时容光焕发。
“马特维,我妹妹安娜·阿尔卡季耶夫娜明天要
到了。”他说,做手势要理发匠的光滑丰满的手停一
会,他正在从他的长长的、卷曲的络腮胡子中间剃出一条淡红色的纹路来。“感谢上帝!”马特维说,由这回答就显示出他像他的主人一样了解这次来访的重大意义,也就是说,她,作为奥布隆斯基所喜欢的妹妹,也许会促使夫妻和好。”她一个人来的,还是同姑爷一道?”马特维问道。
奥布隆斯基不好开口,因为理发匠正在剃他的上唇,于是举起一个手指来。马特维朝镜子里点点头。
“一个人。要在楼上收拾好一间房间吗?”“你去禀报达丽娅·亚历山德罗夫娜,住哪里她会吩咐的。”“禀报达丽娅.亚历山德罗夫娜?”马特维疑惑不解地重复着。
“对,去禀报吧。噢,把电报拿去;交给她,照她吩咐的去办。”马特维心里明白,“您是想试探一下”,但嘴里却说:“是的,老爷。”当马特维踏着那双咯吱作响的长靴,手里拿着电报,慢吞吞地走回房间来的时候,奥布隆斯基已经梳洗完毕,正在预备穿衣服。理发师已经走了。
“达丽娅.亚历山德罗夫娜命我回禀她要走了。
让他——就是说您——高兴怎样办就怎样办吧。”马特维眼含笑意地说。他把双手插进口袋,歪着脑袋斜视着主人。奥布隆斯基沉默了一会儿,随即一种温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