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哈佛十大华人骄子任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哈佛十大华人骄子任挥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

18.5 5.3折 35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挥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ISBN9787558112447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3758968

上书时间2024-10-26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由任挥所著的《哈佛十大华人骄子》告诉我们为什么每个人都愿意刻苦求学、不远万里走向哈佛?每个哈佛人都有自己的回答:有人说哈佛有世界一流的师资,在那里,你能与顶尖的人物对话、探讨;有人说哈佛有世界一流的生源,在那里,你将在精英堆里把自己磨炼成精英中的精英;有人说哈佛有世界一流的管理体制,在那里,你能享受到最大的自由;还有人说,在哈佛你能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做学问的品质、生存的能力、做人的道理……

目录
第一章  篮球界的华裔高材生——林书豪
  林书豪简介
  只要你肯努力,就能有所收获
  找到最适合你的位置
  即使没人相信,你也不能绝望
  当机会来临时,要好好把握
  保持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你不应让支持你的家人们失望
  保持一种低调谦逊的心态
  常怀感恩之心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
  竺可桢简介
  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向学为同,终成“问天”第一人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尊师重道,谦恭礼让
第三章  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简介
  最美的爱是生死相随
  君子的争与不争
  让自己视野广阔,方能博学多才
  成功的人都是不懈奋斗的勇士
  努力的人生不后悔
  永不熄灭的学术之光
第四章  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赵元任简介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学以致用,把知识变成能力
  在工作中成为行家
  找到自己的业余爱好
  用爱点亮人生
  财色名利只是人生的泡沫
第六章  展翅高飞的数学天才——安金鹏
  安金鹏简介
  笑对苦难,笑对贫穷
  人穷志不穷
  适当的“挫折教育”让他更坚强
  天道酬勤,付出就有回报
  让孩子学会感恩
  坚守心中的那份执着
第七章  美国首位华裔部长——赵小兰
  赵小兰简介
  勤劳,成就伟业
  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定好目标,脚踏实地地往前走
  家庭教育重在因势利导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
  敬业让你驰骋职场
第八章  世界大提琴第一人——马友友
  马友友简介
  古典音乐界的“神童”
  崎岖的人生拥有更多风景
  用心与音乐交谈
  音乐奇才的人文主义
  “一吻之赌”失掉初恋
  哈佛邂逅重拾琴弓
第九章  首位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的华人——庄小威
  庄小威简介
  兴趣,通向成功的一把钥匙
  做善于挤时间的能手
  养成好问的习惯
  成功需要无畏的专注
  要有长远的眼光和目标
  做学问要切忌虚荣和浮躁
第十章  被称为“电脑天才”的华裔巨商——王安
  王安简介
  教育需从零岁开始
  集体生活为将来做准备
  结合兴趣选专业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大脑
  果断让你把握更多的机会

内容摘要
 哈佛大学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美国私立综合性大学,它已独领风骚300多年,被誉为美国高等学府王冠上的宝石,是世界各围莘莘学子们神往的圣殿。
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朋友增长人生智慧,增强他们创建成功事业和幸福生活的力量,由任挥所著的《哈佛十大华人骄子》特意选择十位哈佛华人骄子,通过讲述他们的人生生涯来阐述百年哈佛的人生智慧,以便广大青年朋友学习、借鉴和从中受到启迪。

精彩内容
 智者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弟子们,微微颔首,然后走到年轻人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要走自己的路,本身没有错,关键的是怎样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也没有错,关键是走的路是否正确。年轻人,你要永远记住: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竺可桢原本可以在科学探求的道路上继续他的理想和事业。然而这位成绩斐然的科学家在1936年2月16日这一天突然停止了他18年的研究和已然开创的事业,走向另一段人生轨迹。
这一天蒋介石约见了他,要他去浙江大学任校长。在竺可桢看来“大学校长其职务之繁重10倍于研究所所长”,自己很难也不愿意应付繁杂琐碎的官场应酬和千头万绪的行政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不想放弃刚刚略有起色的中国气象研究工作。然而妻子的鼓励,同僚的一句“浙省文化近来退化殊甚,需一大学为中流砥柱”,最终使竺可桢决定接受浙大校长职务,只是竺可桢要求任期半年,他实在是不忍放弃自己的专业与特长。
1936年的4月7日,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这一天天气并不好,他在日记中写道:晨雷雨。上午有雾。午有雷。下午四点见阳光。晚又雨。玉兰盛开,杏花落,寓中白樱花开。也许,这阴晴不定的天气冥冥之中也预示着竺可桢的浙大校长之路将会十分坎坷。
当时的浙大应该可以算是全国最破败的大学了:图书馆藏书稀少,只有六万余册;教师队伍更是堪忧,国文、中围历史、外围历史均没有教授担课,还不断有教授辞职离开浙大。
在竺可桢看来“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在这样办学思想的驱使之下,竺可桢开始广寻良才,尤其对合适的学者更是倍加珍惜。
初到浙大时,有一位教授费巩,极有才子气,一
度对竺可桢不满,开教务会时,当面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却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照样请他做训导处长。
竺可桢惜才之心使他获得了极好的口碑和声誉。
他任校长期间的浙大,可谓群英荟萃,既有王淦昌、
苏步青、谈家桢、贝时璋等国际知名科学家,又有钱穆、马一浮、熊十力、丰子恺等人文大师。
很快竺可桢的半年任期就要到了,在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极力挽留下,竺可桢延长了“只做半年”的约期。就在一年后,竺可桢打算辞去校长之职时,历史已不容他重回气象研究领域,因为抗日战争爆发了,浙大与整个中国一样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1937年底,面对着岌岌可危的学校,竺可桢决定,领着全校一千多名师生走上“西迁”流亡之路。
学校从杭州迁往浙江建德,再由建德西迁到江西,后又到广西宜山落脚,最后到达贵州遵义,这就是中国教育史上有名的浙大“四迁”。和学校一起流亡的还有全校的近两千箱的书籍和教学实验设备。上千名师生“驮”着一个学校,在烽火连天的夹缝中艰难前进,然而每到一地,竺可桢第一件事便是让学生们结茅架竹,搭屋建棚,图书仪器一箱箱打开,按时开
课。学生们黎明即起,朝阳之下,漫山遍野,朗诵默读。颠沛流离,艰苦困顿的流亡生活因为竺可桢的坚持和执着成为许多学生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在贵州安定下来之后,竺可桢率先在浙大施行了当时在国外普遍使用的导师制;每个星期浙大都邀请国内外一流的学者讲学,贵州的山沟一时间也因为这所大学和世界联系了起来。也就是在这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里,竺可桢提出了浙大的校训:求是——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这也成为流亡中浙大精神最好的诠释。
P45-46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