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文心(读写的故事)叶圣陶//夏丏尊|责编:卞清波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
¥
18.2
5.7折
¥
32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叶圣陶//夏丏尊|责编:卞清波
出版社江苏人民
ISBN9787214228055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30972798
上书时间2024-10-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章 细节在于观察
一 “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
二 方块字
三 题目与内容
四 一封信
五 小小的书柜
六 知与情与意
七 日记
八 诗
第二章 “读”出来的语感
一 “文章病院”
二 印象
三 词的认识
四 戏剧
五 触发
六 书声
七 读古书的小风波
八 现代的习字
九 语汇与语感
十 左右逢源
第三章 善作不如善改
一 “还想读不用文字写的书”
二 小说与叙事文
三 语调
四 两首《菩萨蛮》
五 新体诗
六 推敲
第四章 为文章“锦上添花”
一 读书笔记
二 修辞一席话
三 《文章的组织》
四 关于文学史
五 习作创作与应用
六 鉴赏座谈会
七 风格的研究
八 最后一课
附录
论教本与写作
论百读不厌
诗的形式
诗的语言
论“以文为诗”
歌谣里的重叠
内容摘要
本书别开生面地以故事题材写国文知识,将阅读写作方法与青年日常遇到的具体事情打成一片,既能近取譬,又切实易行,不仅指点方法,而且着重训练。此外,二位先生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个人品行,因此你可以从字里行间真切体会到师生
关系的和谐融洽,也能够从中了解诸多为人处世的成长法则。
为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要旨,此次编校,我们特将每节重点语句提取至节
前,设置了“读写笔记”板块;同时配合每节内容,从适
合青年阅读的篇目中精选了数篇文章,将题目列至节后的“名著名篇推荐”板块。希望读者朋友可以从一个个小故事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收获更多知识。
精彩内容
读写笔记鲁迅所写的是晚秋的夜,所以文中表现出萧瑟的寒意、凋落的枣树、枯萎了的花草、避冷就火的小虫,都是那时候实在的景物。他对着这些景物,把自己的感想织进去,就成了那篇文章。
景物是外面的经验,对于景物的感想是内部的经验。晚秋夜间的经验,你们是有了的,可是因为平常不大留意,在心里印得不深。至于对于景物的感想,那是各人各异的,小孩子所感到的当然不及大人的复杂,即同是大人,普通人所感到的当然不及诗人文人的深刻。
外面的经验是景物的状况,内部的经验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景物的感想。譬如
说天上的星在闪烁,这是景物,是外面的经验,说星在映冷眼,这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星的感想,是内部的经验。外面的经验是差不多人人共同的,最容易明白。内面的经验却各人不同。如果和外面的经验合在一处的时候,比较还容易懂得。像这节,全然是写作者那时个人的心境的,是纯粹的内部的经验。我们除了说作者自己觉得如此以外,别无什么可解释的了。
正午十二时的下课钟才打过,H市第一中学校门口涌出许多回家吃午饭去的学生。女生的华丽纸伞,男生
的雪白制服,使初秋正午的阳光闪耀得愈见明亮。本来行人不多的街道突然就热闹起来。
“从今天起,我们是初中一年生了。上午三堂功课,英文仍是从头学起,算学还是加减乘除四则,都没有什
么。只有国文和我们在高小时大不同了,你觉得怎样?
”周乐华由大街转入小巷,对同走的张大文说。
“我也觉得国文有些繁难。这恐怕不但我们如此,方才王先生发文选的时候,全班的人看了似乎都皱着眉头呢。”“这难怪他们。我和你在高小时对于国文一科总算是用功的,先生称赞我们俩在全班中理解力最好,尚且觉得够不上程度。”“今天发出来的两篇文选,说叫我们预先自习。我方才约略看了几处,不懂的地方正多哩。你或者比我能多懂些吧。”“哪里哪里。反正今天是星期一,王先生方才叫我们在星期三以前把那篇白话体的《秋夜》先预备好,还有一天半工夫呢。我回去慢慢地预备,真有不懂的地方,只好去问父亲了。”“你有父亲可问,真是幸福。我……”失了父亲的大文不禁把话咽住了。
“我的父亲与你的父亲有什么两样?你不是可以常到我家里去,请我父亲指导吗?今晚就去吧,我们一同先来预备第一篇,好不好?——呀,已到了你家门口了。
我吃了饭就来找你一同上课去。下午第一课是图画吗?
”乐华安慰了大文,急步走向自己家里去。
周乐华与张大文是姨表兄弟,两人都是十四岁。周乐华家居离H市五十里的S镇,父亲周枚叔是个中学教师,曾在好几个中学校里担任过国文功课。新近因为厌弃教师生涯,就在H市某银行里担任文牍的职务。
暑假前乐华在S镇高小毕业了,枚叔因为乡间没有中学,自己又在银行里服务,不能兼顾S镇的家,就将全家移居H市,令乐华投考第一中学初中部。张大文原是H市人,自幼丧父,他的母亲因他身体瘦弱,初小毕业后。即依从医生的劝告和亲戚间的商议,令他转入乡间的S镇小学校去住读,只在年假暑假回到H市来。乡居两年,大文在高小毕业了,身体也大好了,便留在H市
与乐华同入第一中学。两人既是亲戚,两年以来又是同班同学,情谊真同兄弟一样。
下午课毕后,乐华与大文去做课外运动。广阔的运动场,各种各样的运动器具,比较乡间高小的几乎有天渊之差。两人汗淋淋地携了书包走出校门,已是将晚的时候了。
乐华走到家里,见父亲早已从银行里回来了。檐下摆好了吃饭桌凳。母亲正在厨下,将要搬出碗盏来。
“今天上了几班课?程度够得上吗?好好地用功啊!
”吃饭时,枚叔很关心地问乐华。
“别的还好,只是国文有些难。”“大概是文言文吧,你们在小学里是只读白话文的。
”“不但文言文难懂,白话文也和从前的样子不同。今天先生发了两篇文选,一篇白话的,一篇文言的。白话的一篇是鲁迅的《秋夜》,文言的那篇叫作《登泰山记》,是姚……做的。”“姚鼐的吧。这个‘鼐’字你不认识吧?姚鼐。安徽人。是前清有名的文章家。”“先生交代在星期三以前要把这两篇文章预备好呢。
”“吃了饭好好去预备吧。
不懂的地方可以问爸爸,现在不比从前了。从前爸爸不和你在一起,自修时没有人可问。”乐华的母亲从旁加进来说。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