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情与思沙培宁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情与思沙培宁著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

33.9 6.8折 49.8 全新

库存20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沙培宁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03277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3450928

上书时间2024-10-25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一  高度•深度•温度

教育理论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有时会相互指责。教育理论家指责一线工作者违背规律,一线工作者指责教育理论家脱离实际。其实,介于两者之间还有一个“中间界别”——媒体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刊物的编辑和记者。他们搭建起理论和实践沟通的桥梁,他们发出的声音常常成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推动力量。
沙培宁同志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教育媒体工作者、出色的编辑专家。她在3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编辑风格。这种风格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她人生轨迹的体现。她的编辑实践彰显着鲜明的个性——高度、深度和温度。
一是高度。《中小学管理》是我国早发行的面向中小学管理领域的刊物,它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宁同志担任领导以后,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在搭建百家争鸣平台的同时,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使刊物成为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正能量平台,体现了很高的战略定力。
二是深度。一本刊物的内容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既需要使读者产生共鸣,又需要给读者以启迪。培宁同志在《中小学管理》每期的主题确立、文章选编过程中,一贯注重对教育管理现象的深度挖掘、对教育管理问题的深度探究、对教育管理改革的深度剖析以及对教育管理创新的深度推介,体现了深厚的理论功底。
三是温度。《中小学管理》的每期封面都展现一位在基层工作中有突出业绩的中小学校长的形象,千万个中小学管理者既是作者,又是读者,他们是刊物真正的服务对象。离开了他们,刊物既是无源之水,又是无本之木。培宁同志有许多基础教育界的好朋友,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溢于刊物的字里行间;她乐他们之乐,忧他们之忧,体现了温暖的同理之心。
我为《中小学管理》写过一百多篇“絮语”,谈的都是对教育的点滴感悟。这些文章都是经培宁同志编辑后刊登的,她纠正了许多偏差,弥补了许多疏漏,体现了一个好的编辑在展现刊物宗旨和完善作者意图过程中的卓越功能。
好的编辑一定同时是一个好的作者,培宁同志经常在这两种角色间转换。她为刊物写的卷首语提出了许多深刻见解,提升了主题的高度和境界;她对基层教育改革典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案例的特色与精彩;她为许多作者的著作,包括我的文集所写的评介文章,充满着热情的支持和期待。现在,这些文章得以编印成集,使我们有机会一览这位优秀的教育媒体工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横溢的文采。
我对本书的出版表示衷心的祝贺!
陶西平
2019年9月29日

 序二 用自己眼睛望出去的言说
高挑的身材,长发披肩,风度翩翩,气质高雅。这是沙培宁老师给我们所有人留下的印象,无论是熟悉的朋友,还是接触不久的校长、教师。
这里用得上一句颇有哲思的熟语:相由心生。的确,人的表情是人内心的确证,人的气质是由内而外的流露与表达。用美学之父鲍姆加登的话来说,美,审美首先是一种教养;用黑格尔《美学》中关于风格的论述来说,风格是种习惯;用怀特海的话来说,在风格之上有种诸神的力量,那是思想的力量。沙培宁,风格鲜明,很美。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序,实质上是一种读后感。我读沙培宁的这本书,这样的体会特别深,感想也特别多。为沙培宁的大作写序,荣幸中有收获的感觉,也有进步的体悟。书中有一篇文章是《用孩子的眼睛望出去》,我盯着题目和文章好长时间,有种想象出现在眼前:沙培宁不是有双孩子的眼睛吗?清澈、明亮、真诚、锐利,她从这双眼睛望出去,是她的视域,由此带来她的视角、她的世界,因而有了对这个世界的言说;我们循着她的眼睛望出去,不也是形成了自己的视角,构造了自己的世界,与大世界相融合,也有了自己的言说,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吗?沙培宁有双眼睛,也给了我们一双眼睛,这是我读这本书深切的感受与的收获。
往媒体上说,如今,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话筒,用自己的话筒言说自己的声音。开放时代的声音是多元的,问题是你究竟发出的是什么声音。沙培宁的话筒是属于伟大时代的,是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发出声音的,而话筒的线与她的心灵联结在一起,发出的声音来自她的内心。这样,眼睛、话筒、心灵构成了一个媒体人的整体。她的教育言说,是宏大的,又是精微的;是深刻的,但一定是真诚的;是道向学的,更是尊德性的。总之,沙培宁的言说,映射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沙培宁有双道德之眼,以道德良知发出了道德的呼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散发出多彩的光芒,但有个底色与本色,那就是伦理道德,正是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心理文化结构和精神特质。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道德问题越来越凸显,对道德回归的呼唤越来越紧迫。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求“公约数”,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粒扣子。沙培宁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好老师,投向乡村教师,提出“教育当以慈悲为怀”;把目光投向幸福,让孩子有孩子的模样,要破解幸福的密码;把目光投向“贵族精神”,言说了“贵族精神”的三要义——教育、责任、自由,提出了要“守住灵魂的贞操、完成精神的锤炼”。她在主编的《中小学管理》创刊20周年之际,写下了四个字:“爱有归处”。是的,《中小学管理》以博大的道德胸怀,让校长们、教师们有了爱,爱也有了归处。
沙培宁有双真诚之眼,以真心唤起真情,以真情唤起深情,以熟知唤起真知。真、真实、真诚、求真、学做真人,是中华民族的高贵品质,在中国人的脉管里流淌着真诚的热血,在中国人的真诚里焕发出深沉的精神追求。如今,诚信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以真知、真情、真心延续中华民族的血脉。沙培宁是讲真的,讲真诚的。她以真诚之眼,期盼中国教育让真成为一种文化和气象。在读完《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后,她从先贤的品行中有了神悟。她认为,真是一种纯粹,是透彻地“明自己”,是“本色地存在”,是“守护人性中那原本的厚道”,是教育的敞亮,是活得透明。她还认为,真是一种力量。的确,教育是有真谛的,我们要永远追寻教育的真义。沙培宁以她的真诚之眼表达了真诚的论说,我们要为此而不懈地去追求,学做真人。
沙培宁有双智慧之眼,以“闲闲”大智观察教育,以“炎炎”大言言说人生智慧。智慧,那么古老,又那么年轻;那么遥远,又那么亲近;那么宏大,又那么具体、细致。智慧有大小之分。庄子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闲,空也;空也,大也;大智慧关注宏观,有一个偌大的视角。炎炎,气势也,气度也,气象也,大言说也。沙培宁学的是哲学,又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工作过,与哲学大师们在一起,其哲思是丰富的、深厚的,又是灵动的。她采写过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著名特级教师张思明的教育事迹,写了张思明的大胸襟、大情怀、大手笔、大人生,后说,智慧的人生是卓尔不群的。她还采写过李希贵的教育事迹,写出了李希贵之“贵”、北京市十一学校的“十一之‘贵’”。这些都是大智慧的言说。
哲学家牟宗三先生说:“不是生命所在的地方,没有真学问的出现。”生命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沙培宁在书中多次写了陶西平先生。陶先生是教育家,是我们的人生导师。陶先生以他的生命创造了真学问,创造了真教育。沙培宁对陶先生的爱戴与尊重,让我们心动。她还写过这样的文章:《作为生命体的学校》。文中说,学校应当有生命感,由此而有生长感、历史感、本土感,充溢着生命的体温,同时有“未来感”,永远在路上。完全可以说,沙培宁是以自己的生命在言说,以自己生命的体温去温暖作者与读者。她的生命是美的,是高贵的。
用自己的眼睛望出去吧,像沙培宁老师那样!那么,你的视界必定处在高点,你的世界必定是宏大的、美好的。

成尚荣
2019年9月16日

序三 在“情”与“思”中幸福地行走
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从大学毕业到退休,我换了三个工作单位,却始终在“鼓捣字”。“编辑(记者)”一词对我而言,是职业生涯的全部,我以此为生,亦以此为乐。
一本书、一个话筒、一本刊,是我31年的职业行走路线。前十年,在编辑对文字、体例要求都极为苛刻的专业工具书的过程中,我练就了扎实的编辑基本功;中间三年,我在广播电台“跑新闻”“做专题”,逐渐建立起记者特有的职业敏感;而后的18年,因《中小学管理》而与教育结缘,这,成为我尽享专业幸福的开始。
我的同伴和挚友孙金鑫在她的博士论文后记中这样描述她眼中的我以及我们的日常——

我的主编,基础教育期刊界有风格的美女编审。她对工作的投入与严苛,与我的导师(注:褚宏启教授)并无二致。我们激情洋溢地“疯狂”耕耘,收获了无数读者的认可,也牺牲了自己每一寸私人时光,成为不折不扣的教育“更夫”。我是办公楼里被保安后清场的那个人,她是叫醒保安早起开门的那个人。我夜里一点钟发稿,她早晨五点钟审稿。八点钟,我们又精神抖擞地相会在办公室。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常态。我们拍过桌子,瞪过眼睛,更在深夜里无数次依偎着心灵“取暖”。她给我的启示,是对生命始终饱满的热情,对专业深入骨髓的宠爱。她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来到一个小小期刊社,反而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体会到生命与事业双重极致的美。她活得豪情万丈,活得汪洋恣肆。她,是活对了的超常英才。

的确,我“活对了”!与教育的相遇,其实也是与自己的相遇。她满足了我对理想的专业生活的全部想象与渴望;成全了一个小个体面对大世界时无限丰富的可能性;让我找到了与自己、与他人的生命深情对话的方式;唤醒了我内在的生命力,使我能徜徉于人生的大痛苦与大幸福中,求得精神的明澈、灵魂的了悟;让我有机会阅读无数高尚、曲折、有趣的人生,贴近他们丰盈、饱满的内心,贪婪地吸吮其间的营养,并将其细细嚼碎,反哺自身;宠我痛痛快快、彻彻底底地释放自己,并终找到安放那颗细腻敏感的同理之心与悲悯之心的理想之地。如果说选择了一种职业即选择了一种“活法”的话,那么,教育让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活法”,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样。于我而言,教育赐予我的那种精神的自足与自洽、那种值得用一生去拥抱的积极的生命体验,是比什么都珍贵的享受。那是一种源自生命与生活本身的大欢愉,自然、纯粹,深及内里。
我体会,做好教育媒体人,“情”与“思”二字为重要。
这里的“情”,主要指情感与情怀。我相信,从根本上讲,教育是一项充满人性温暖的事业,它可以抵达单纯的技术与工具难以抵达的地方。我同样相信,任何现实中的教育都是人性的折射与表达。所以,教育人之间心灵的相通,必定是人性的相通;他们对教育的关切,必定源于对“人”的关切。由此产生的情感也必定是深沉、浓烈而持久的。
有了真实的情感,也便有了坚定的立场。对于教育媒体人来说,有了情感,你才会真诚地爱教育,并爱那些同样真诚地爱教育的人。有了情感,你才会对那些非教育、伪教育、反教育的“教育”勇敢地说“不”,恨之、诛之;才会为那些被扭曲、被亵渎、被伤害的教育心痛不已,惜之、护之。有了情感,你才可能欣赏到教育之真善美在融于活泼泼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落地生根、尽情绽放的崇高与壮美,进而领略到卓越的教育人在“迷恋他人成长”中获得高峰体验的至高幸福。有了情感,你才能在面对教育之人之事时,真正把“我”放进去,达成“共情式理解”,实现物我交融、相互激荡。有了情感,你才能体悟那份精神共鸣带给人的撼动——你与他,虽远隔千里,却可在心灵深处相知相晤,彻夜畅谈。有了情感,你才会理解教育人“人生为一大事来”的豪迈,“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的柔情,“平生只想办好一所学校”的执着……
编辑是靠言语生活的。我体会,言语是一种饱含生命感的存在(教育言语尤其如此)。她可能骤然爆发,也可能徐缓流淌,无论其具体情态如何,都必定发自生命体内在的冲动,是价值使然,更是情感使然。
当然,正如《编辑人的世界》一书所言,“对编辑来说,爱一本书就像爱一个人,没有一种爱不必负担起相应的责任,没有一种责任无需坚忍不拔的精神”。是的,我深知,爱―责任―坚忍不拔的精神,这既是一种自然的转化,更需要自觉的努力——自觉地虔诚投入,自讨苦吃;自觉地不舍昼夜,向上登攀;自觉地锤炼自己强大的生命理解力,做出教育的“意义”与“意思”……我梦想,在我们的杂志走进万千校长案头的同时,我也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分享他们的苦辣酸甜。为此,我努力再努力。我想对校长们说:为了读懂你们,我已经准备了半生!因此,你们的那句话——“沙姐是懂我们的人”,足以令我泪流满面!
是啊,一路走来,怎一个“情”字了得!我期待,这浓浓的真情陪伴我在教育之路上一直走下去、美下去,及花甲,亦青春!
说到“思”,这里主要指的是思考、思想。一个卓越的编辑人与技术工匠式的编辑人根本的差异,在于他是否拥有思维的、思想的“利器”。也许与在社科院工作过多年有关,我一直保持着较强的研究意识,并在艰苦的研究中,体会着“编研一体”的专业生活方式带来的多重挑战与独有乐趣。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以研为基,独立思考,努力做一个有专业造诣与学术尊严的编辑人。编辑策划时,要保持对前沿话题的敏感,同时有冷眼观潮的能力;每个选题都要在“新”“活”“深”上下功夫,绝不简单地跟从别人、重复自己。独立写作时,感性与理性要同样丰沛;文章要有温度、有色彩,同时有质感、有力道。参与活动时,一定要发出有专业水准、思维含量的声音,并体现出作为“两栖人”的特有优势……
作为主编,我提出了“建研究型组织”“做专家型编辑”的主张,带领编辑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我们将研究的触角伸向多个专业领域,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各种会议,历练自己在理论与实践、问题与选题间进行多重转换的能力;我们建立了编辑部知识共享机制,更有随时随地的沙龙、分享、辩论……当然,“管用”的,是落在每一篇稿子上的研究。因为对编辑而言,处理每一篇稿件的过程,都是在N遍的调整与雕琢中深度思考、二次创造的过程,都是使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断优化的自我修炼的过程。唯此,编辑才能实现真实内在的成长;刊物才能从优秀走向卓越,不仅成为优质资源的集散地,而且成为新思想、新创意的生发地。
寓情于思,融思于情。就这样,在情与思的交响中,我幸福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在完成编辑主业的同时,我也撰写了一些文章,但自觉识浅文陋、难成体系,故从未奢想过结集出版。若没有大夏书系李永梅社长及其同伴的真诚相邀、辛劳付出,便不可能有这本小书的诞生。在此,躬身以谢!
特别感谢陶西平先生。也许我难以准确地估量他对我的生命成长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他是我进入教育领域后重要的“重要他人”!他让我见识了何谓深邃、潇洒的教育人生,何谓追梦者动人的沉浸。前日,他在病榻上为我的小书作序,更是让我感动之至。谢谢您,敬爱的陶先生!
特别感谢成尚荣先生。无论为人为教,先生之风都令我敬仰。他让我感叹精神逆向生长、思想永续燃烧的力量。他在千忙万忙中不吝为小书作序,且厚爱、激赏有加。当我捧读先生长达八页的手写稿时,不禁泪眼婆娑。成先生,您的这份馈赠将成为我永存心底的珍贵的收藏!
我还要特别感谢教育之路上遇见的所有同道者,特别是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的所有同伴。我相信,我们的温暖相伴,是彼此长情的告白!
后,致敬教育!致敬所有教育人!

沙培宁
2019年10月2日


【精彩书摘】

“教育当以慈悲为怀”
“教育当以慈悲为怀”,是小语界名师、浙江杭州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王崧舟的座右铭。我深以为然。
我们一起品几个温暖的画面吧——
一次,我刊一记者参会回来刚进屋即忍不住给我们讲起“一碗汤”的故事:山东平阴一中看到一些学生因家里穷,买不起带肉的菜,于是下决心每天早晚两餐为学生供应免费的骨头汤。为此,学校不仅每年要多投入20多万元,还自找了很多麻烦:自己购进整头猪进行分割,然后把骨头集中起来,精心熬制,做一元左右的便宜菜时,加入浓浓的骨头汤,为孩子们增加营养;每天,将熬好的40多锅汤装到近80个大桶中,再分到几千个小碗里……后来,我们约学校写了一篇稿,题目就叫《“一碗汤”熬出浓浓人情味》。
一同事聊天时对我说,她的儿子不太乖,上课“吃不饱”或不想学时,就趴在桌上或手托腮帮半睡不睡地“闭目养神”,为此没少被罚站。前年,他参加了美国的一个夏令营。开营后的一节课,他习惯性地托腮闭目,迷迷糊糊中听到正组织学生讨论的那个“老外”说:“孩子们,声音小一点,Tom(他的英文名)正在休息。”听到这儿,他感动得一塌糊涂,回家后大发感慨:“这个‘老外’真好,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老师这样把我当人看!”高中时,他去了美国。
2011年冬天,我与陶西平先生一起在北京朝阳实验小学听课。一个小小的细节让这位老教育家感慨多多:为了帮学生养成喝水的习惯,所有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都要先看着孩子们喝几口水,而后才正式上课。同样让他感慨的还有另一个细节:一次,他到外地一所名校考察,由于刚下过雨,天冷地滑,所以校长临时决定取消学校精心准备多日的“拿手好戏”轮滑表演。
如此“疼孩子”的人还有很多:前日我到深圳龙岗区清林小学时发现,教学楼的所有走廊都铺着远没有瓷砖漂亮的青石板。校长说,深圳很潮湿,地面常有水,若铺瓷砖,孩子们很容易滑倒、摔伤。1998年采访李镇西时,他班里的一个“大闹将”动情地对我说:“李老师待我好,父母打我时,他就是我的‘110’。”……
这样的仁爱不为回报,却赢得回报。
2011年,我们去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吉美坚赞福利学校采访。那里的师生很特别:学生大都超龄,的入学时已42岁;教师大都没有什么收入,却自觉自愿地倾情付出。学生在校园里见到老师,会虔诚地面对他们行走的方向原地站立鞠躬,三三两两,宛若雕像。初见那场面,我的眼泪一下子便涌了出来。在我看来,这样地被敬爱、被珍重,实在是世人所能享受的礼遇,亦是孩子们对老师朴素也华丽的回馈。
当然,教育的天空也常有寒风来袭。近日,“重点班吹空调,普通班吹电扇”的新闻很吸引眼球。其实,如一位高考状元所言,与按考试成绩排座位、老师的热讽冷言等可能给学生造成一辈子“内伤”的更日常的“软歧视”相比,吹不吹空调等“硬伤害”已是小巫见大巫。
还有,我们早已习惯了的许多“平常事”也与真慈悲相去甚远。比如:为了向来宾展示学校的精彩,而让孩子们在一个地方等待多时,不问风雨、寒暑。这当然不是“以学生为本”,甚至也不是“以参观者为本”,说穿了,就是“以‘我’为本”。
商品经济处理问题的核心范畴即“交换”,当这一范畴被泛化、弥漫于教育的角角落落时,教育即被玷污。人与人互为工具,也就只可能有谋略,而绝不会有德行了。孩子们正是在一次次被当成谋求名利的道具中,失去了对人性善的信任与期待。
我想,“好校长”“好老师”的标准纵有万千,但悲悯的情怀、仁慈的心肠一定是位的。什么是“以慈悲为怀”?就是“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就是超越任何功利,甚至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施爱”,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苦乐,“他的苦就是我的苦”;就是将人视为目的本身,除此之外,别无他求。这样同体同舟的大爱不是施舍,更不是交换。她因足够纯净而足够强大,足以让我们在现实的种种诱惑面前,选择守护良心的安宁,舍我为他。
也许我们应该依此对自己爱的确当性重新作一审视。这有点苛刻,但是没办法,我们做的就是一个要比常人更伟大一些、更高尚一些的良心活儿。
“教育当以慈悲为怀”,清淡若水的几个字,却融满化不开的深情,至善,唯美。
(原载《中小学管理》,2012年第6期)


 
 
 
 

作者简介
沙培宁,资深教育媒体人,《中小学管理》原主编、编审,全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委员会常务理事,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导师,北京市小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关注中小学校管理及教育研究方法的有关问题,主编《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40多篇。

目录
本书选取了作者在《中小学管理》杂志任职期间所发表的观点鲜明、建设性较强的文章, 既有关于一些教育现象的短评, 也有对教育人物如柳袁照、陶西平、李镇西等名师的采访稿, 还有对北京十一学校、清华附小、中关村三小等名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路的论述, 紧贴教育一线, 值得广大教师细细研读。

内容摘要
沙培宁是一位很好的教育媒体工作者、出色的编辑专家。她在3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编辑风格。这种风格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她人生轨迹的体现。她的编辑风格彰显着鲜明的个性——高度、深度和温度。本书选取了作者在《中小学管理》杂志任职期间所发表的观点鲜明、建设性较强的文章,既有关于一些教育现象的短评,也有对教育人物如柳袁照、陶西平、李金池等名师的采访稿,还有对北京市商业学校、清华附小、河北衡水中学等名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路的论述,紧贴教育一线,值得广大教师细细研读。

主编推荐

陶西平、成尚荣作序推荐
以媒体人的高度、深度、温度言说教育

沙培宁,编审,《中小学管理》原主编。她钟情于中小学管理研究,足迹遍布全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知心朋友。她的文章给人沉思,前进的力量。
《情与思:一个媒体人的教育言说》中沙培宁在教育工作中多年成果的积累,是她对当下教育的反思和建议,她带着来自一线的泥土的芬芳,这新鲜的养分足以供养每个想要改变的教育从业者。
《情与思:一个媒体人的教育言说》这本书语言简洁,主题突出,从悟教育、品良师到读学校,对教育中各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精准把脉,切中肯絮。

推荐篇目:
《用孩子的眼光望出去》P006
《学校特色建设:我们一起“晒”问号》P035
《一位中学教师的教育生活——记北大附属中学副校长张思明》P073
《十一之“贵”》P149


【内容推荐】

《情与思:一个媒体人的教育言说》选取了作者在《中小学管理》杂志任职期间所发表的观点鲜明、建设性较强的文章,既有关于一些教育现象的短评,也有对教育人物如柳袁照、陶西平、李镇西等名师的采访稿,还有对北京十一学校、清华附小、中关村三小等名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路的论述,紧贴教育一线,值得广大教师细细研读。


【作者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