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峰泖杂记(华亭风作品集)编者:吴纪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峰泖杂记(华亭风作品集)编者:吴纪盛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

21.2 5.6折 3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吴纪盛

出版社山西人民

ISBN9787203094593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552313

上书时间2024-08-30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松江“寓贤”杨维祯》、《闲话陶宗仪》、《回忆施蛰存先生》、《我的阿姨罗洪》、《泗泾的信》、《英雄“二陆”》、《我会思念你到我老去》、《杨维祯与“松江画派”》、《杨维祯与看剑亭》、《云间十发》、《泗泾镇上的史量才》、《松江名士施蛰存》、《说说老头子》……吴纪盛编写的《峰泖杂记(华亭风作品集)》主要收录了罗洪、王安忆、赵丽宏、叶辛等有关松江历史风物的散文105篇。

目录
九峰三泖
我的家乡
松江,从历史走向未来
五厍夜思
诗的松江
清流之美
来自莎翁故乡的小镇
方塔的眼睛
上海有个月亮湖
月照云间
遐想文史满堂
松江历史上的德业文化
浦江之首怀古
话说丁娘子布
松江看山
上海的一抹茶绿
情系余山兰茶
跟踪辰山植物园
颐园因而记
秀南街的奇迹
仓城的穿越
浦江洲
仓城漕运
云间情怀
云间浮雕
鲈乡笔记
天马山三古成绝
闲话余山
找回城市的记忆
《平复帖》断想
跨塘桥——“云间第一桥”
广富林遗址断想
历史悠久人风流
诗意松江
松江探源
松江之眼
秀野桥的四鳃鲈鱼
浦江之首巡礼
黄浦江O公里处
余山人文茶
旧仓城新仓城
忽逢旧城
松江的别墅
醉白三看
行走云间
松江五塔
露天博物馆
水红菱
老城的心态
由佘山水蜜桃想到的
华亭鹤两记
在松江观蟹簖
在松江吃鲈鱼八生火锅
三角渡,一块迷人的处女地
忪江古园梦寻
礴江烟渚
余山有笋香如兰
_【J不在高
睦力石湖荡
莼鲈之思,永远的回归
台城妈祖
印视小土丘
仙居松江
仓城桥忆
云间秋日别样红
徜徉在醉白池内
风流人物
那些人,正在远去
雪泥鸿爪话徐阶
松江“寓贤”杨维祯
闲话陶宗仪
回忆施蛰存先生
我的阿姨罗洪
泗泾的信
英雄“二陆”
我会思念你到我老去
杨维祯与“松江画派”
杨维祯与看剑亭
云间十发
泗泾镇上的史量才
松江名士施蛰存
说说老头子
唐代诗人与华亭鹤
张大干曾在松江出家
云间人程十发
心香一脉
我的心从没离开过家乡
《平儿小窗》序
《王勉文集》序
《一里泾边挑荠菜》序
根的情怀
村姑当中有西施
《程十发捐赠松江书画作品集》
心香一脉出云间
记忆和抒情
寻找落伍者(节选)
《小作家》:一个奇迹
用散文营造诗意的精神家园
窗含西岭干秋雪
解读“上海之根”
拂却尘埃写名相
闲话《松江方言教程》
史志中董其昌传的诖误
松江《清明上河图》
开卷有益说“望”“紧”
草根情怀灵异之光
温情脉脉的唯美主义者
拈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内容摘要
 松江别称华亭、云间、茸城等,被誉为“上海之根”,说松江是上海的前世,上海是松江的今生,毫不为过。松江是个有历史、有人文、有故事的风水宝地:五六千年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广富林遗址……“皇帖”《平复贴》、“举体华美”的《文赋》……陆机、陆云、陈继儒、陈子龙、夏完淳、施蛰存……莼鲈之思、华亭鹤唳、十鹿九回头……说不尽,道不完。
吴纪盛编写的《峰泖杂记(华亭风作品集)》主要
收录了罗洪、王安忆、赵丽宏、叶辛等有关松江历史风物的散文105篇,从不同的视角追忆、解读了作家眼中的松江,故园情、游子心,表达了对松江的热爱。

精彩内容
 这就是松江新城,这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松江人在洁白的画布上画出的最新最美的图画。这是人间的伊甸园、现代的桃花源!松江从古老的历史走来,走向了朝气勃勃的现代,走向了更加美好的未来。他像一位神仙,霎时从历史老人变成了英俊少年。松江的现代文明源自于历史的根基。松江是“上海之根”。都说上海的历史短,但如果从松江算起,作为一个县治,它也有1200多年了。如果从人口的生息繁衍,就有6000多年的历史。
汤村庙的崧泽文化和广富林的良渚文化,都是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上海简称申,黄浦江又名春申江,就得名于战国时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春申君的封地就在今天的松江一带。传说现在的春申村是春申君当时兴修水利、疏通黄浦江的指挥部所在地。到了西晋,松江又出了两位著名的文学家陆机和陆云兄弟,他们都是三国时东吴大将陆逊的孙子。其中陆机的《文赋》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创作理论,陆机所书章草《平复帖》是我国至今所保存的最早的书法名帖。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赞美南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用这两句话来形容松江,更为贴切。松江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英杰汇集的地方。纺织业的祖师黄道婆,身负“衣被天下”之名,使古时松江成了中国的“纺织之城”。松江画家中的元代赵孟烦、明代董其昌、清代张照,三人的字都叫文敏,因为书画极负盛名,被后世称为“松江三文敏”。大儒陈继儒,南明抗清将领陈子龙,14岁就跟着陈子龙抗清、17岁就义的夏完淳,近现代的教育家马相伯,报业巨子史量才,出版家赵家璧,戏剧大师俞振飞,作家施蛰存,“海派”画家程十发,这些令人敬仰山斗的文化名人,都出自松江!正是这些优秀人物,才使得松江文星高照,紫气东来,使松江的文化传承一代一代,继往开来。
五千年来,中华文明就靠这样一辈一辈的优秀人才和广大群众创造出来,积累起来,又靠一代一代的炎黄子孙传承下来,才使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雄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才使我们今天的华夏儿女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在这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宝库中,也有我们祖祖辈辈的松江人做出的贡献。 松江是上海城市的根,松江是上海文化的魂。抒发思古之幽情,追寻历史的旧迹,松江是最好的地方。松江有九峰三泖之美,五塔并立,三教并存,明清两代就有进士521人,极富人文之盛。中山小学内的唐经『瞳始建于唐大中元年(859),是上海地面建筑中现存最古老的文物,在全国唐经幢中也是最完整的一座。西佘山的秀道者塔是北宋时文物,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方塔公园中的北宋兴圣教寺塔也
有900多年的历史。而天马山上护珠塔之奇,真可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相比。护珠塔始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因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一场大火把塔心的木材、楼梯、楼板全部烧毁,仅存砖砌塔身,又因塔基年久疏松,致使塔身倾斜偏出轴心线2.27米,斜度为6.52度。近世有人发现砖缝中有唐宋钱币,不顾危险挖砖取钱,多年来竞将塔身底层拆去四分之一。真奇陉,塔身这样岌岌可危的倾斜竟坚持
了200多年不倒。“文化大革命”期间,因解放日报在天马山山体内有战备车间,我多次到过天马山,走到塔边,只怕塔身摇摇欲坠,不敢近前。近两年再去,这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竟还顽强地支撑着残躯,向来者讲述着松江的历史,不禁使人产生无限的敬意。 古塔依着古寺,这是中国佛教建筑的共同特点。
佛教于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凡有人居处,必有古寺存。在元代就有清真寺,这却是少见的。松江清真寺,就建于元至正年间(134卜1368),这是上海地区最
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
上海地区最早的衙门也在松江,它就是被称为“云间第一楼”的松江二中的大门。它原来是唐代华亭县县署的门楼,至元代,华亭升县为府,这里就成了元明清三代府治的门楼。只因年代太久,毁而又修,修而又毁,到1950年时,只剩下砖结构的台基了。现在的松江二中门楼,是1999年在原来的台基上新修的。
探寻松江的古迹,探寻松江的文踪,何止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何止古人古衙古庙古塔,还有古宅古园古桥古碑。这些古老的文化,有的还是遗存,让我们这些相隔千年的后人还能触摸到祖先的智慧和创造,这已经够我们享用不尽了,但是更多的古老文化随着时光的流逝,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十几年前程十发先生陪我在方塔园漫步时说过:“在这里,只要你俯身挖出一片瓷碗的碎片,说不定就是明朝的古董。”看了2001年出版的《松江文物志》,我敢大胆地说,当你漫步在松江古城的大街小巷时,说不定你的脚下曾经是一座著名的古桥,你眼前的房屋以前曾建过名人的宅第,远方的山丘还立着汉唐高士的墓碑。西佘山天文台白色圆顶上那窥视宇宙的天镜,山顶教堂那五彩玻璃的光影,都会告诉你松江曾有过多么辉煌的前身。而今,松江正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开着“磁悬浮”列车前进,把这一片美地的一
草一木、一砖一瓦全面更新,使它成为云间的仙境、
上海的亮星。
松江离历史很远,离现代很近。P5-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