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我的大学(苏)高尔基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我的大学(苏)高尔基著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

13.3 5.4折 24.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高尔基著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ISBN9787505140080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24.8元

货号8959730

上书时间2024-08-11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写阿寥沙在十一岁时,因外祖父破产而不得不外出谋生的经历。他曾经在鞋店、圣像作坊里当学徒,在轮船的厨房里打杂,过着非常沉重而又苦闷的生活。因此,他希望从读书中找到生活的慰藉,从而他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由此开始向往新的生活。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与托尔斯泰、契诃夫被称为是俄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哥罗德城,父亲是木匠。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十一岁时,他便开始独立谋生。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沙皇时代的底层度过的。
1892年,高尔基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1895年,高尔基发表了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以及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
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25-1936年期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最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并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

目录

第一章 初到喀山第二章 贫民窟里的人们第三章 秘密行动第四章 安德烈的小杂货铺第五章 面包师助手第六章 精神危机第七章 导师洛马斯第八章 第一次火灾第九章 第二次火灾第十章 踏上新征程附录



内容摘要

《我的大学(无障碍阅读)/名家推荐名家名译》:
  我上大学的念头是由一个名叫尼古拉·叶甫诺夫的中学生引起的。他有一双女人般温柔的眼睛,生着一副漂亮脸蛋儿,是个讨人喜欢的年轻人。当时他就住在我们那栋房的阁楼上,因为常见到我读书,就很留心我,于是我们相识了。认识没多久,尼古拉就下论断说我“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天赋”。
  “您就是为科学研究而生的!”他蛮帅气地甩动着马鬃似的长发对我说。
  那时我还不明白,即使是一只家兔,都可以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呢。但尼古拉煞费苦心地向我证明,大学里面需要的正是我这种人。当然了,他也必不可少地讲述了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的故事。他还说,到了喀山我可以住在他家,用一个秋天和冬天的时间完成中学的学业,然后,“随随便便”去参加一场考试(请注意他说的是“随随便便”),我就能申请助学金上大学,再用上大约5年的时间,我就是“文化人”了。听他讲得多么轻而易举,这也难怪,毕竟他还是个19岁的少年,又怀有一份菩萨心肠。
  学校终考之后,他返回家乡。又过了两个星期,我随后而至。
  临行前,外祖母一再叮嘱说:“你以后别动不动就向人家发脾气了了。老是发脾气,就会变得冷酷无情。这都是跟你外祖父学的。你看不见他得了一个什么结果吗?可怜的老头儿,活来活去,到老成了傻子。你一定不要忘记,上帝不惩罚人,只有魔鬼才干这种事。你走吧.唉……”
  她抹掉皱纹密布的老脸上的几滴泪水,接着说:“恐怕我们不会再见面了。你这疯了心的孩子,非要跑到海角天涯去,我将不久于人世了……”几年来,我常常离开这个好心肠的老人,几乎不怎么和她见面,当我想到这个血脉相通、真心爱我的亲人,真的要弃我而去时,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悲哀。
  我一直站在船尾向外祖母张望,她在码头紧靠水边处站着,一只手画着十字,一只手用破旧的披肩角擦拭她的眼睛,那是一双永远对世人充满慈爱的眼睛。
  打那以后,我就来到这座有一半鞑靼人的城市了,住在一幢寂寞地栖身于一条僻陋小街尽头的土岗上的小平房里。房子对面是一片火烧之地,长满了茂密的野草,一大堆倒塌的建筑废墟从杂草和林木中突兀而出,废墟下是一个大地洞,那些无处安身的野狗常躲到这里,有时它们也就葬身于此了。这个地方令我永生难忘,它是我的第一所
  尼古拉的家由妈妈和两个儿子组成,靠少得可怜的抚恤金维持生计。我刚到他们家那几天,常见到这个面无血色的寡妇,每次从市场买回东西放到厨房里,就眉头紧锁,发一顿愁。她在思考如何解决面临的难题:“把自己排除在外,怎样才能用一块肉做一顿满足三个健硕男孩儿的美餐呢?”
  ……




精彩内容

十六岁的主人公满怀着上大学的愿望,告别了年迈的外祖母,从下诺夫哥罗德来到了伏尔加河岸的喀山市。到了喀山,主人公就清楚地看到,严酷的现实生活使他上大学的美好愿望顿时化为泡影,因为他必须直面人生,必须首先为生存而受雇去干活。于是喀山的贫民窟、穷街陋巷和轮船码头变成了他踏上人生之路的头一所社会大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