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论语全鉴孔子,芳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论语全鉴孔子,芳园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

24.2 2.7折 89 全新

库存13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孔子,芳园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201091457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0677179

上书时间2024-07-22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城第一卷《论语》原文

学而篇第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第二卷孔子生平

孔子其人其事

尼山降圣

孔子学礼

勤学好问

孔子学琴

筑坛讲学

子路受教・

赴周室考察礼乐

鲁国内乱・

苛政猛于虎

景公问政

观象知雨

观器识道

阳虎赠豚

教亦为政

执教杏坛

孔子的教学内容

孔子的教学方法

祭祀忘牲

阳虎乱鲁

孔子出仕

诛杀少正卯

夹谷会盟

计堕三都

弃官离鲁

周游列国

孔子适卫

匡城遭围

蒲邑被困

子见南子

临河而叹

桓魍伐树

丧家之犬

孔子适陈

桓子遗命

陈蔡绝粮

子路问津

叶公问政

必也正名

晚年归鲁

季康子问政

请讨陈恒

整理遗产

聚徒授业

弟子三千

西狩获麟

圣人离世.

孔子的生活态度

孔子的居官态度

孔子教子.

孔子的性格

仁学的光辉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史记,孔子世家

附:《史记・孔子世家》白话翻译

第三卷《论语》中重要人物介绍

《论语》中所见的孔门弟子

颜回

冉耕

冉雍

冉求

端木赐

仲由

宰予

言偃

ト商

颛孙师

曾点

曾参

澹台灭明

宓不齐

原宪

公冶长

……

过犹不及

言寡尤,行寡悔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民无信不立,

小不忍则乱大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有教无类

君子固穷

 



内容摘要

《国学今读系列:论语全鉴(耀世典藏版)》:

【原文】孔子谓季氏①:“八佾舞于庭②,是可忍也③,孰不可忍也?”

【题解】这段话是孔子直接针对季氏僭用礼乐的行为而发的。春秋末期,社会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违背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行为。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一句,反映了孔子性格鲜明的一面,他对于理想的坚持是有原则的。

在孔子时代,鲁国有孟孙、仲孙、季孙三家权臣,整个政权都操在他们手上,国君对他们也无可奈何。季氏即季孙氏,他作为卿大夫本来只能用四佾规格的乐舞,但他却僭用了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规格的乐舞。飘风起于青萍之末,祸乱始于人心之变乱,风气变坏始于规矩之坏,故孔子以这件事断定,季氏将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果然,没过多久,季氏削弱鲁国公室,三家权臣联合起来攻打鲁昭公,昭公出奔到齐,后又至晋,死于晋国的乾侯。

【注释】①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②八佾: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

季氏应该用四佾。③忍:忍心。狠心。

【译文】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原文】三家者以《雍》彻①。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②’,奚取于三家之堂?”

【题解】本章与前章都是谈鲁国当政者违“礼”的事件。

对于这些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礼是根本的秩序,各守各的礼,秩序才能维持,天下才可以安定。因此。“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被孔子看得极重。

礼乐在孔子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是国家秩序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远远超越单纯的娱乐和消遣之用。三家权臣僭用天子的礼乐,其用心昭然若揭。

所以孔子引用古代的诗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意思是说,在中央天子奏《雍》这支国乐的时候,天子站在中央,辟公(即当时的诸侯)站在两边拥护着天子,然后天子目不斜视地从中间走过。这是十分庄严的,因为天子是社稷的象征。孔子所处时代的社会风气已然变坏,国家精神和人文精神亦在逐渐消失,所以孔子感到十分痛心。

【注释】①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大夫孟孙、叔孙、季孙。《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为周天子举行祭礼后撤去祭品、祭器时所唱的诗。彻:同”撤“,古代祭礼完毕后撤祭馔,乐人唱诗以娱神。②”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二句:诸侯都在助祭,天子恭敬地主祭。见《雍》诗。相,助祭的人。维,用于句中的助词,可以译为”是“。辟(公,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译文】孟孙、叔孙和季孙三家祭祖时,唱着《雍》这首诗歌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说的‘诸侯都来助祭,天子恭敬地主祭’怎么能用在三家大夫的庙堂上呢?”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

【题解】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注释】①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

【译文】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原文】林放问礼之本①。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②,宁戚。”

【题解】孔子在这里阐述了“礼”的真义:“礼”是以真诚的情感为基础的,而不是虚文浮饰的事物。林放问礼之本,孔子在这里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一想,孔子明确说明了礼之根本的问题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真实、真诚、真心才是礼的根本。

林放提的问题很大,本来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即使讲解了,也有可能因为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而难以理解和领悟。孔子的回答是智慧的,他不去空泛地谈论礼的根本是什么,而是就现实中的礼仪的奢华铺排和丧礼的仪式周全发论。礼贵在得宜适中,铺张奢侈和俭约节省代表两个极端,都不是尽善尽美,但俭可以避免繁文缛节,比较接近礼的本源,就是真诚的心意。丧礼强调要真诚心意,更甚于其他的礼,所以孔子特别加以说明。知道礼之本后,就不会为虚荣心所驱使去做舍本逐末的事了。

【注释】①林放:鲁国人。②易:治理,办妥。

【译文】林放问礼的根本。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与其求形式上的豪华,不如俭朴一些好;治丧,与其在仪式上面面俱到,不如内心真正悲痛。”

……



精彩内容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语》原文,是对《论语》全文的解读;第二部分孔子生平,是对孔子一生经历的概述;第三部分《论语》中重要人物介绍,是对孔子的弟子生平以及《论语》中涉及的其他重要人物生平的简介;第四部分孔子思想的基本概念,是对《论语》中出现的核心概念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句的诠释。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