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利益分享经济学李炳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利益分享经济学李炳炎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

38.6 6.4折 60 全新

库存9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炳炎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ISBN9787807671503

出版时间2008-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5458871

上书时间2024-07-09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炳炎,男,江苏无锡人,1945年2月出生,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获得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特岗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兼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理事,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曾任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江苏小康与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市场营销学会会长、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顾问、南京金箔集团顾问等。1981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导师为著名经济学家卓炯先生。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教授。代表性论著《李炳炎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新成本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需要价值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社本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卓炯:经济学的革命》(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中国经济大变革一一从产品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理论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共同富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发表论文500余篇,论著获奖百余项。其中,获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项,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一项。

目录
序言自序导论:中西方分享经济理论代表性观点比较评析一、西方分享经济理论:对“滞胀”现象的解读与矫治二、社会主义分享经济观:从利益独占转到利益分享,走向共同富裕三、中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简要比较四、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上编 扬弃与借鉴:西方分享经济实践与理论考察第一章 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发展及其启示一、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发展情况二、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第二章 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一、威茨曼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二、分享经济产生的反响三、对威茨曼理论的相关评论第三章 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一、纳什谈判解二、后进学者的研究三、趋势与借鉴
中编 经济观变革:从利益独占转到利益分享第四章 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产生与发展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是分享经济产生的沃土二、除本分成制与净产值分成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三、海安县施行的“企业效益拆成制四、深圳蛇口试行的“剩余收益制五、我国农村股份合作社六、国企改革新模式:期股买断,工人自治,建立工人所有制股份公司七、中国特色职工参与制的典范:“鞍钢宪法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一、从利益独占到利益分享二、利益分享经济观的第一个来源三、利益分享经济观的第二个来源四、社会主义分享经济运行机制论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型经济在理论上的复归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与理论公式一、新经济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二、关于新经济理论总纲的进一步考察三、关于建立新经济理论体系的探索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范畴体系一、研究对象的变革:由所有制转到生产方式二、“需要一般”:新理论体系的始点范畴三、自主劳动:新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四、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的特点五、“需要价值”:新理论体系的中心范畴六、“社本”的分类与结构第八章 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制度的典型形式一、典型形式Ⅰ:企业净收入分成制二、典型形式Ⅱ:工人所有制股份公司第九章 分享制能够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运用净收入分成制于初次分配的案例分析一、两个层次的利益分享二、净收入分成制典型案例:内蒙古黄河铬盐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证分析三、实现利益分享的运行机制四、对几种分配理论观点的理性思考第十章 确立劳动者对劳动的所有权制度实现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分享一、劳动者对劳动的所有权制度及其重要性二、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分配不协调现象三、实现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分享和协调.、第十一章 股份合作制经济的两种发展趋势与利益分享一、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思想渊源二、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三、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未来发展的导向原则: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分享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分享经济的特殊功能与现实社会制度基础一、中国特色分享经济的特殊功能分析二、我国现阶段实施分享制的现实社会制度基础三、通过利益分享机制有效抵御“滞胀”、矫治宏观失衡四、通过刺激和扩大有效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一、对工资制经济的反思与分享制经济的机制创新二、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制度的理论意义和制度创新三、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制度的实践价值下编 新路径开拓:通过利益分享实现共同富裕第十五章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现状分析一、我国居民收入的基本内涵二、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的特点三、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四、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已出现差距过大,但还未达到两极分化五、准确理解两极分化问题第十六章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一、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一般性成因分析二、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特殊性成因分析三、治理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对策措施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来源与本质内涵一、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渊源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第十八章 社会公平、社会和谐与利益分享一、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公平观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三、经济利益的本质和利益分享的必要性……
第十九章 以利益为主线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第二十章 加快二元经济体制改革 推进城乡共同富裕进程第二十一章 探索工人阶级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途径第二十二章 构建以利益分享为轴心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第二十三章 中国特色企业制度创新与利益分享第二十四章 开拓从利益分享走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第二十五章 通过利益分享推进共同富裕实现进程的对策大思路参考文献后记

内容摘要
    

 上编  扬弃与借鉴:西方分享经济实践与理论考察

    第一章  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发展及其启示

    自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茨曼提出用分享经济制度取代工资制经济,用来解决资本主义世界面临“滞胀”等难题而企图使资本主义摆脱困境、继续发展以来,西方分享经济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为了对西方分享经济进行借鉴和扬弃,吸收其合理的成分和对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建设适用的东西,我们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批判地吸收的精神,对西方经济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作了前沿跟踪研究。本章较为全面地归纳了西方分享经济的各种主要实践形式,并对其参考价值作了适应性分析。可以看到,西方分享经济的实践形式比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当年归纳的分享经济的各种形式又有了新的拓展。

    一、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发展情况

    (一)利润分享制 

    利润分享制是指企业所有者和职工共同分享企业利润的一种企业纯收入分配模式。一般而言,企业职工只参加企业的利润分享,不承担企业的亏损和风险,企业根据盈利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利润分享。利润分享制度是相对传统的固定工资制度而言的。分享制度是与工人的工资和某种能够恰当反映厂商的指数相联系的。这里的“厂商经营的指数”主要是指“厂商的收入或利润”。这样,工人和雇主在劳动力市场上达成的就不再是规定每小时多少工资的合同,而是工人与雇主在企业收入中各占多少分享比例的协议。对于雇员来说,无论是固定工资制度还是利润分享制度,其分配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两种制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却是接近不同的。这就意味着,威茨曼提出“利润分享”的本意,并非真正让工人去分享利润,而是作为治理滞胀的药方。因此,利润分享制度对通货膨胀和就业的影响是其核心内容和优势。

    ……


精彩内容
《利益分享经济学》上编,包括一、二、三章。第一章综述了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发展;第二、三章简述了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通过这三章,对西方分享经济实践与理论的脉络做了简要的历史回顾。这是我们对之进行借鉴所必须做的工作。《利益分享经济学》中编,包括第四章至第十四章的内容,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包括理论逻辑、运行机制和制度创新等方面。从而可以对这一新的理论有立体化的感觉,也就是说,它是有血有肉、有骨架有经络的不断发展的生命体一样的新理论体系。本编的主题是经济观的变革,即从旧的与计划产品经济相适应的利益独占的经济观,转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利益分享的新经济观的重大转折。《利益分享经济学》下编,包括第十五章至第二十六章的内容,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针对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严重不公,贫富分化难以抑制的现实状况,作了其产生原因与治理对策分析,有针对性地树立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和社会公平观,在理论界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实现机制的命题。

媒体评论
《利益分享经济学》是由笔者李炳炎负责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也是从1980年起迄今28年间笔者不间断地探索的思想成果。下面拟就四个问题谈谈看法。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构建共同富裕实现机制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现实生活中提出的迫切需要?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说实行利益分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第四个问题是关于本书的结构、主线和逻辑思路等。这些问题是不少同志所关心的。现借本书出版之机作一简要的阐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