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情系遥感(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传)/走近在川两院院士丛书周红丹|责编:杨晓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情系遥感(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传)/走近在川两院院士丛书周红丹|责编:杨晓黎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

36.5 6.3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红丹|责编:杨晓黎

出版社四川科技

ISBN9787536495517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0834860

上书时间2024-07-06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走近在川两院院士”丛书出版发行之际,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省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脱胎换骨,人民生活翻天覆地,谱写了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壮美画卷。本册为《情系遥感(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传)/走近在川两院院士丛书》。

目录
第一章  十年而立
  第一节  第一次转折
  第二节  春草明年绿
  第三节  那时花开
  第四节  初识遥感
第二章  春华秋实
  第一节  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二节  世界的惊艳
  第三节  一盏明灯
  第四节  创新之魅
  第五节  仁智治学
第三章  行者
  第一节  特殊的手表
  第二节  在路上
  第三节  遥感道歉
  第四节  责任使然
第四章  心中的圣殿
  第一节  师者之魅
  第二节  桃红李白
  第三节  银杏树下
  第四节  薪火相传
  第五节  怀念李谦
第五章  时光里散落的珍珠
  第一节  简单之美
  第二节  点亮心灯
  第三节  教兼慈严
  第四节  四位导师
  第五节  “黄老邪”的“桃花岛”
  第六节  杯酒人生
后记
那一室温暖阳光
附录
李小文院士大事年表

内容摘要
 本书以前言、五章统领24小节、五则作者手记、后记、附录大事记为总纲,包括“十年而立”、“春华秋实”、“行者”、“心中的圣殿”、“时光里散落的珍珠”五大主体板块,重点反映李小文院士多年来在科研、治学以及重要的人生经历阶段,突出一个真诚、专注、严谨、热情、谦逊且以赤子之心不断勇攀科学高峰的科研工作者立体而丰满的形象。

精彩内容
 第一节 第一次转折1969年3月,成都。春寒料峭。
“等一下!等一下!”寒风中,一名男青年拼命追赶着一辆缓缓启动的解放牌卡车。卡车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渐渐加速前行。眼看着停车无望,男青年干脆将手中一
包东西使劲扔向后车厢:“哥,接住!”车速太快,那包东西打在了卡车的后挡板上,立刻在寒风中散落一地——是一包寸金糖。
被男青年称为“哥”的李小文,眼睁睁地看着弟弟离自己越来越远,不禁泪如泉涌。这是他第一次在人前落泪。彼时,新婚半个月的妻子已经去外地的工作单位报到,没能来送别李小文。许是对亲人的不舍,对前途的迷茫,李小文一直默默流着泪,同伴们也沉默无语,各自想着心事。这一天,卡车载着黯然神伤的李小文和十多位同学,离开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开往西昌河西的一个军垦农场。
时间闪回到三个月前。
等待是世上最令人揪心的事,对李小文来说,三个月的时间,仿佛有一生那么长。
相处了五年的同学们纷纷来同他道别:“小文,以后分到哪儿一定要告诉我。”“记得一定给我写信哈。”“有机会还要在一起喝酒哦!”年轻的双手一次次紧握,又一次次松开。终于,告别的泪水、同情的眼神、鼓励的话语都消失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偌大的校园,安静得仿佛只剩下了李小文一个人。
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们各奔东西,而李小文还依然住在校园的宿舍,等待着他的工作分配。
冬日的阴冷叫人心烦,李小文却无可奈何。
在他21年的人生中,他第一次感到无奈。焦灼的情绪,在等待的日子里一点点集结却找不到出口,一向无忧无虑的他,变得沉默了。
李小文为何会被延迟分配,其中的原因现在看来颇为荒诞,但在那个年代,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1965年12月2日,《光明日报》转载了姚文元的署名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姚文元这篇文章,是拉开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在为这篇文章配发的编者按里,“各抒己见,展开争鸣”的词语,似乎将文章的政治色彩淡化了许多,然而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又怎么会真正有“学术讨论”的净土呢?
那时的李小文只有十八岁,血气方刚,对文学、历史和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主流媒体上发表的文章自然会引起他极大的关注。仔细阅读了全文后,他对文中的观点,“心中很不服气”。很想进行“争鸣”的他,撰写了一篇批驳性文章寄给了《光明日报》。用稿通知书很快来了,《光明日报》决定刊登这篇文章。但这种可能性,在报社工作人员到校政审调查后化为了乌有。原本以为能写出这种言辞犀利、思辨性极强的文章的应该是一位老教授,没想到竟然是一个还未出茅庐的大二学生,加上形势的变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