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潜伏办公室的50堂课张振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潜伏办公室的50堂课张振华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16.6 4.4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振华

出版社广东经济

ISBN9787545436891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149132

上书时间2024-06-22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振华,鲁迅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教育、励志类图书《感动青少年一生的16本世界文学名著》《激励青少年一生的16本世界文学名著》《百年中国》《人脉为鼎》《博弈人生的江湖艺术》《父亲影响女儿的一生》《父亲影响儿子的一生》等。

目录
第一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1课:站对圈子是立足职场的根本
  第2课:第一脚迈不好,第二脚怎么站稳
  第3课:急于表现并非好事情,磨炼你的耐心很重要
  第4课:理清办公室的关系网,从读懂暗语开始
  第5课:最能让一个人成长的好老师是对手
  第6课:不想离开的最好办法是让自己无可取代
  第7课:站上高平台,看到的风景才更远
  第8课:贪恋温室的盆景,肯定成不了好栋梁
  第9课:如果你是一把矛,磨锋利自己才是首位
  第10课:再好的靠山也比不上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二章  伴君如伴虎,擒贼先擒王
  第11课:服从而不是盲目顺从
  第12课:给老板期待之外的惊喜
  第13课:把功劳留给上司,把苦劳留给自己
  第14课:老板需要的是方法,而不是没完没了的请示
  第15课:遇到老板的误解,急于解释很愚蠢
  第16课:“下次我会注意的”是最折磨老板耳朵的话
  第17课:碰什么都千万别碰老板的“地雷线”
  第18课:越级报告最令老板抓狂
  第19课:你可以做老板的亲信,但绝对不能邀宠
  第20课:处处以退为进,“管理”老板不再难
第三章  同在屋檐下,是敌亦是友
  第21课:关键时刻要帮手,平时少树一个敌人
  第22课:天下没有完全免费获得的人心
  第23课:尊重竞争对手,凭实力说话
  第24课:可以嫉妒,但不要被它冲昏头脑
  第25课: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的人注定会摔跤
  第26课:和同事保持最玩味的距离
  第27课:闲谈莫论他人非
  第28课:与比自己强的同事吃午饭
  第29课:做示弱的强者,不做示强的傻瓜
  第30课:改变自身态度,变竞争者为合作者
第四章  身居庙堂处,刚柔自有度
  第31课:手腕有软有硬,运用自如是关键
  第32课:投资人心将给你带来最大收益
  第33课:在别人都精明的时候可以装装糊涂
  第34课:抓大放小,这才是聪明上司的选择
  第35课:投桃报李,激励法永远是最奏效的
  第36课:看穿背后每一双盯着自己的眼睛
  第37课:巧放办公室里的烟幕弹,迷住别人而不是自己
  第38课:宽容别人其实是对自己最大的宽容
  第39课:坐标轴上的位置就是你的命运
  第40课:“尽力而为”的鼓励是最蹩脚的鼓励
第五章  潜伏办公室,成败寸心知
  第41课:适当示弱可以降低别人的反抗力
  第42课:说服对方前请先学会倾听对方
  第43课:能者除了善于表现,还善于沉默
  第44课:面对顽固分子,谈判从最低要求开始
  第45课:要求过于委婉最容易被拒绝
  第46课:暂时失利,也不要忘记拿出你的风度
  第47课:没有伙伴,再厉害的独行侠也会失败
  第48课:危机公关,请留好最后一张王牌
  第49课:让那些非语言技巧帮你渡过难关
  第50课:清空你的“杯子”,轻装上阵

内容摘要
 如何处理工作事务与人际关系,是职场文化的精髓所在。处理好了,处处得心应手,平步青云;处理不好,容易左右碰壁,陷入困境。
要想成为一名卓越的职场精英,必须识得职场制胜之法,明辨各式规则,避开种种误区,跨越层层障碍,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职场的路上大步向前!什么样的报告会令你的老板抓狂?谁才是你最稳当的靠山?应该和什么样的同事一起吃饭?最有价值的职场投资是什么?
张振华的职场课堂《潜伏办公室的50堂课》,现在开讲!

精彩内容
 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圈子。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一个公司,都有着
各种各样圈子的存在。除了亲戚圈、朋友圈,作为职场人士,最常接触到的就是职场圈。人脉圈的重要性如今已不需赘言,最经典的莫过于斯坦福研究中心调查的一组数字:“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而人脉圈的重中之重就是“职场圈”,它像一个无形的场,囊括进来的是人脉、信息、经验,甚至最宝贵的升职秘籍都可以拿来分享。任何一家公司总会有那么几个圈子,作为职场新人,想要
深刻融人公司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加入一个圈子。虽然加入了圈子无异
于画地为牢,然而,不加入一个圈子,就等于与所有人为敌,你无从回避,所以可以这样说,在办公室只有加入了圈子你才有立锥之地。
当然,如果你渴望在这家公司有大作为,你的前提就是选择加入一
个正确的圈子。加入圈子之前,首先会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毕竟,如
何选择和营建属于自己的“圈子”,圈子的大小和质量,都直接关系着
个人长期的职业曲线。而在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只存在着一个圈子,这样的“大同社会”显然是不存在的。在一个公司,你可能遇到互相对立的两方势力,也有可能遇到三足鼎立的盛况,甚至更多,这时候,请记住选择圈子的黄金法则:一定要站到主流阵营的一边。
很多职场新人有一个思维定式,就是当在公司遇到势不两立的双方时,首先想的是从道德上判断谁对谁错。然而,职场不是看电影,你不需要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也没有那么多的正义需
要你去弘扬和声张,你要做的,就只是分辨谁是大势所趋,然后,自觉地站到主流阵营的这一方。
如果你想明哲保身,当然也行,明哲保身?谁都想!问题是,置身于复杂纷乱的派系斗争中,要做到明哲保身谈何容易,不仅要有相当的定力抵挡住拉拢你的诱惑,还要有足够的智力和谋略才能屹立于乱世而不倒。要是你没有这样的本事,倒不如做个识时务的“俊杰”,瞄准一
个“得势”的队伍站过去。
至于你是否站对队伍,是在同化中爆发,还是在同化中灭亡,就要
看你自己的道行了。有没有圈子,圈子的大小和质量,代表了一个人的职场情商高低,标志着一个人混迹职场的“软实力”。靠共同利益圈定在圈子里的人,可以互通信息、互予机会、互相勉励,进可并肩同行,相互提携,退可共同作战,互相支撑。
林刚进公司半年以来,对公司内的派系斗争一直是冷眼旁观。公司李、王两大副总经理的矛盾不断升级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大到权、
利、人缘,小到公车的品牌,两人都要争个高下,公司内的员工很自然地分成了“拥李”和“拥王”两派。但林刚不想赶这趟浑水,他想得很简单,只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可以,于是,他选择了两边都不参
加,觉得这样便意味着不得罪,欣欣然当起了“中立国”。
林刚凭借自己的认真、勤奋和踏实,很快就在公司崭露头角。眼看升职加薪在望,偏偏这时候出了一点事情,他和另外两个同事因一个小小的失误遭到客户的投诉,两位同事因有“大人物”相保,很快就没事,他们的“智囊团”还教他们把责任通通推到林刚身上。可怜的林刚不但升职泡了汤,还被通报批评。林刚这时才感到自己在公司完全是孤军奋战,势单力薄,放眼望去,举目无亲,一片荒凉。
孔夫子说过,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从小到大,我们所接受的正统教育都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正直的人,勤劳的人,与人为善的人,服从组织安排的人,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平心而论,世上又有几个人天生就愿意或者喜欢不停地搞斗争呢?
但是,职场如战场,它是一个充满阴谋与陷阱的地方,如果你想将自己的职场人生演绎得恰到好处,收获平步青云的辉煌,那么就一定要
先摆平心态,首先从心理上清除障碍,然后从技术上掌握其中的生存之道,同时还要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游戏规则,并能将这些潜规则巧妙地玩弄于股掌之中,只有这样,你才能如鱼得水,成为最
后胜出的那一个!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拨开重重云雾选对一个圈子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呢?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但凡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政治,这是一
个基本事实。职场中当然也有政治,一样会有派别。
不过在很多时候,如果你不抱着“明察秋毫”的审慎态度,看到的情况往往是,没有明显的派别,甚至没有明显的小圈子,有的只是一种感
觉,一种氛围,甚至只是传闻。尤其,在一个公司内部,往往存在多种势力间的利益纠葛,这种关系往往盘根错节,复杂透顶,如果你一定要用简单的是非观
来衡量,到底哪一方正确哪一方错误,你一定会如坠云雾。因为站在他们各自立场上讲,他们便都是对的;但是,一旦换到另一帮人的立场来看,便又都成错的了。
甚至,当问题显而易见,能很容易看清楚谁的主张是对的,你也很难保证,自己做出什么选择才绝对正确。P2-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