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公共领域论杨仁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公共领域论杨仁忠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28.2 7.2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仁忠

出版社人民

ISBN9787010076638

出版时间2009-03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1499045

上书时间2024-06-12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

目录

导言 公共领域理论范式何以可能
    一、问题的提出:从市民社会到公共领域
    二、问题的回应:公共领域理论范式何以成立
    三、问题的解决:公共领域理论的学术建构
第一章 西方公共领域的古典传统
  第一节 希腊社会与城邦文明
    一、希腊文明:一种城邦岛国文明
    二、希腊文明:一种城邦城镇文明
    三、希腊文明:一种城邦民主文明
    四、希腊文明:一种多元共存文明
  第二节 城邦制度与古典公共领域
    一、城邦生活是公共生活
    二、城邦领域即公共领域
    三、古典公共领域的特征
  第三节 城邦文明与宪政理性
    一、城邦理性的基本内容:民主平等观念
    二、城邦理性的核心精神:独立自由意识
    三、宪政理性体现为法治精神
    四、宪政理性体现为公民意识
    五、宪政理性体现为权力监约观念
  第四节 罗马共和文明与公共领域的共和传统
    一、希腊衰落与个性觉醒
    二、共和制度与宪政理性
    三、共和精神与公共领域
第二章 西方近代公共领域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中世纪公共领域的演进
    一、多元社会结构与多元文明格局
    二、中世纪公共领域的特征
    三、代表型公共领域的式微与“公共权力”的产生
  第二节 近代公共领域的形成
    一、近代公共领域的兴起背景
    二、近代公共领域的形成过程
    三、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特征
  第三节 现代公共领域的社会基础
    一、市场经济与公共领域
    二、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
    三、民主政治与公共领域
第三章 现代公共领域理论的产生
  第一节 康德对公共性的追寻
    一、公共性的提出
    二、公共性的含义与特点
    三、公共性思想的历史定位
  第二节 阿伦特公共领域理论的建构
    一、公共领域思想的提出
    二、公共领域理论范式的建构
    三、公共领域的机制与特征
    四、公共领域思想的历史定位
  第三节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一、公共领域概念的学术建构
    二、公共领域的兴衰与重建
    三、公共领域话语系统的建立
第四章 公共领域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公共领域概念界定的前提性分析
    一、“公共领域”的词源学考察
    二、“公共领域”的现代界定
  第二节 公共领域概念的政治哲学解读
    一、公共领域概念的描述性意蕴
    二、公共领域概念的分析性意蕴
    三、公共领域概念的价值性意蕴
  第三节 公共领域概念的政治哲学界定
    一、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
    二、公共领域观念的价值性特征
    三、公共领域概念的政治哲学界定
第五章 公共领域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要素及其机制
    一、公共空间及其公共性
    二、社团组织及其公共性
    三、公共传媒及其公共性
    四、社会运动及其公共性
  第二节 大众传媒时代公共领域的“衰落”
    一、公共领域的“重新封建化”
    二、商业原则对公共领域的侵蚀
    三、国家政治权力对公共领域的挤压
  第三节 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重兴
    一、信息时代网络传媒的特点
    二、网络媒介与公共领域的重兴
第六章 公共领域的宪政民主功能
  第一节 宪政民主的含义及其规范模式
    一、宪政民主的含义
    二、宪政民主的两种规范模式
  第二节 公共领域与自由主义宪政民主
    一、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模式的特征
    二、自由主义民主模式的宪政缺陷
    三、公共领域理论对自由主义民主模式的纠偏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与共和主义宪政民主
    一、共和主义宪政民主的特点
    二、共和主义民主模式的局限性
    三、公共领域理论对共和主义民主思想的修补
  第四节 公共领域与法治人权
    一、公共领域与法律合法性
    二、公共领域与法治的社会根基
    三、公共领域与人权保障
结语 公共领域话语的中国意义
    一、中国的公共领域问题
    二、公共领域话语的中国意义
    三、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公共领域是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性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书从政治哲学的维度,把公共领域从市民社会话语中离析出来予以学理建构性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属于公共领域自身的理论话语系统。本书对公共领域的古典传统、近现代生成、现代理论发展、理论特征、运行机制、宪政民主功能以及中国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探讨和研究,既对公共领域及其理论进行了社会史和学术史的考察与梳理,又对公共领域及其概念进行了机制分析和理论界定,同时还在东西方不同语境下探讨了公共领域及其理论的宪政民主功能和时代价值
。它既为当今的社会政治哲学研究拓展了新的理论空间,也为探讨我国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开辟了新的视域,具有多方面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精彩内容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