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美术与抗战陈天白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美术与抗战陈天白著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83.4 5.6折 148 全新

库存4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天白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60215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48元

货号4340103

上书时间2024-06-10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导 论 
7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大地从此蒙受了 一场空前大灾难。这场历史浩劫夺走了几千万同胞的宝贵生命, 使无数城市和村庄变成废墟,血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撰写这本 专著,是为了记载中国的美术家们为抗战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为了 缅怀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无数革命先辈,更是为了让身处和平年 代的我们不要忘记历史,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过去,牢记中华民 族曾经遭受的苦难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 抗战美术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艺人绝不是这社会里的特殊阶层,也绝不是可以脱离社会而 独立存在的,他们也像社会上的人们一样,必须使自己的活动与社 会发生密切的联系。”①对水深火热的人民来说,抗战美术是一剂兴 奋剂;对侵略者来说,抗战美术是匕首,是揭开罪恶阴暗的力量之 手。但是,对抗战美术这一重要抗战史资源的研究,多年以来很不充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美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它引导了中国美术的走向长达几十年,而这种影响一直波及当代中国美术。学术 界对抗战美术以及各种抗战文化资源的研究都还很不充分,一些研究领域至今还是空白。抗战美术是中国国家叙事中的重要组 成,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民族文化价值与历史内涵,是中国艺术叙事的重要组成,它充分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提供了清晰的、图像的文化记忆与叙事途径。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美术家们以自身的美术技能为武器, 投身抗日洪流之中。他们走上街头,画宣传画和壁画宣传抗日。 由于抗战时效性宣传的需要,许多在战前追求艺术性创作的美术 家,在抗战中响应时局需要,创作美术宣传作品,积极参加抗敌活动。在14年抗战期间创作的有关抗战或以抗日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是名副其实的抗战美术,这些美术作品是集艺术与社会意识形态表达于一体的符号化载体。它的使命在于用鲜活的美术形式表 达社会意识形态内容,使民众在观看图画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抗战美术不仅需要呈现抗战宣传内容,而且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指导观看者对待这些内容的态度。所以,抗战美术的宣传效果需从美术作品本身的鲜活度和民众的接受度两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抗战美术的鲜活度取决于题材的现实性和感染力,抗战美术作品主要表征的内容包括前线的战事情况、政治策略以及民众的生产生活,现实场景的艺术再现和艺术提炼使民众从心理上产生一种亲近感,所以,民众愿意去看、去了解、去模仿图像中参与抗战的革命战士和民众的行为。其次,增强抗战美术作品的宣传效果必须从民众的接受能力出发,抗战时期的美术宣传,必须从少数精英群体扩展到普通大众群体,在提倡“普及提高”的文艺大众化过程中,民众的艺术审美会有提高, 遵循适应与超越原则,美术作品的表征方式也应有所转变才能取 得相应的效果。20世纪初以来,美术家们逐渐觉醒并认识到,美术 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或者标榜文人精英的符号,它应该具有社会功 能,是为民族、为社会、为大众传播力量的旗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加快了侵略步伐,中国东北 三省陆续沦陷。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爆发迫使蒋介 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从而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7月7日,日军全面侵华,白热化的民族战争情势使中国再次面临危机。一年内,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败多胜少,损失惨重。 此时,知识分子从他们自己的世界中觉醒,转变思想,将艺术热忱放于次要地位,投身到抗日救亡的队伍中去,用艺术的手段为抗日 的宣传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美术家们克服重重困难,在战争的残酷和生存的泥沼中,从多方面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以艺术服务战场。抗战美术作品的创作,首先,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人民群众是战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媒介传播的重要受众群体,美术工作者的创作活动以人民的现实诉求为中心,是美术工作者的共同课题,能够将革命宣传和政治动员的战争诉求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利益诉求相结合,才使得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媒介能够发挥巨大的宣传作用。马克思曾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只有将人民的利益诉求摆在首位,关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才能真真触动人民的内心,从而生发参与革命斗争的意识和动力。其次,引发抗战中家国同构的共情点。创作和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内容和手段进行情感渲染,利用人们的情绪的情感,引发民众心底最直接的情感共鸣以达到突破其心理防线并最终感化对象的目的,从而影响其认知和行为的转变。抗战时期这一策略广泛应用于全国军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对敌的策反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战时美术作品以具象的表达方式将国破家亡的场景呈现在受众面前,有助于深化军民对家国互构关系的感性认知,使民众在看图的过程中产生共情,深化家国情 怀,明白家国互构的道理,激发其救己及救国的责任担当。最后,激发多元创作主体的积极性。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文艺全面纳入政治宣传之中,广泛吸纳艺术人才并建立艺术统一战线,从数量和质量上扩充了抗战宣传的人才队伍,其创作主体具有多元性,不仅包括了部队宣传人员,还包括社会中的美术家和美术团体。专业美术人才对创作美术作品的要求更加精益,能够大大提升抗战艺术宣传的效果。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势下,创作主体的意识更多地被社会价值取向所取代,并逐渐转化为创作个体的自主的能动的选择,“为抗 战而艺术”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成为其进行创作的精神动力。 



 
 
 
 

商品简介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美术家们以美术为武器,投身抗日洪流之中。他们在抗战期间创作的以抗日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既有直指日军侵略意图和行为的,又有控诉侵略者暴行、弘扬团结御辱精神、彰显保家爱国气节的,对水深火热的人民来说,是一剂兴奋剂;对侵略者来说,是揭开罪恶阴暗的力量之手。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是特定时期内的特殊文化形态,是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一环。梳理中国美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功绩,不仅有利于激发当代艺术家的民族责任感,而且对建构中国当代的艺术形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陈天白,女,1988年11月出生,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美术学博士、艺术学理论博士后。现于南京艺术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民国美术史、艺术学理论。

目录
本书内容: 抗日战争爆发后, 中国的美术家们以美术为武器, 投身抗日洪流之中。他们在抗战期间创作的以抗日为题材的美术作品, 既有直指日军侵略意图和行为的, 又有控诉侵略者暴行、弘扬团结御辱精神、彰显保家爱国气节的, 对水深火热的人民来说, 是一剂兴奋剂; 对侵略者来说, 是揭开罪恶阴暗的力量之手。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是特定时期内的特殊文化形态, 是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一环。梳理中国美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功绩, 不仅有利于激发当代艺术家的民族责任感, 而且对建构中国当代的艺术形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容摘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美术家们以美术为武器,投身抗日洪流之中。他们在抗战期间创作的以抗日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既有直指日军侵略意图和行为的,又有控诉侵略者暴行、弘扬团结御辱精神、彰显保家爱国气节的,对水深火热的人民来说,是一剂兴奋剂;对侵略者来说,是揭开罪恶阴暗的力量之手。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是特定时期内的特殊文化形态,是现代中国美术目前的重要一环。梳理中国美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功绩,不仅有利于激发当代艺术家的民族责任感,而且对建构中国当代的艺术形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编推荐
本书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价值,史料丰富,研究深入,对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问题,立意新颖,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本书研究存在众多难点,也给以后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

媒体评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很好计划项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