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图解汉字于童蒙
  • 【假一罚四】图解汉字于童蒙
  • 【假一罚四】图解汉字于童蒙
  • 【假一罚四】图解汉字于童蒙
  • 【假一罚四】图解汉字于童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图解汉字于童蒙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27.6 4.1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童蒙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85592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0845110

上书时间2024-06-10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内容全,面广,一本满足读者需求:起源、分类、形体演变、发展史、天文地理、礼器兵器、行为举止、性别姓氏、民生、数字、动植物等汉字精讲细解应有尽有。
★读者定位清晰,适用人群广泛:是文学、汉字爱好者学习中国汉字的工具书,也是成人及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趣味性读物。
★图解更直白,轻松上手,快速入门:全书1000幅精美清晰手绘图,号称读懂一个汉字仅需3分钟的汉字学习新方法!
★高质量印刷,性价比高:选择高质量轻型纸印刷,厚而不重,便于携带。

作者简介
于童蒙,本名范雅,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畅销书作家,现居重庆。小说、散文入选《旗 八零后小说集》、《2005年天涯年度很好小说选》。曾编译《人间词话》等作品。

目录
第一章  汉字的起源
  第一节  结绳记事
  第二节  文字八卦说
  第三节  契刻记事
  第四节  画图记事
  第五节  伏羲造字
  第六节  河 图
  第七节  洛 书
  第八节  仓颉造字的传说
  第九节  象形文字
  第十节  陶 文
第二章  形体的演变—古文字阶段的汉字
  第一节  甲骨文
  第二节  金 文
  第三节  石鼓文
  第四节  简帛文和玺印文
  第五节  战国文字
  第六节  小 篆
第三章  汉字的分类
  第一节  六书的由来
  第二节  象形造字法与象形字
  第三节  象形造字法的演变过程
  第四节  指事造字法与指事字
  第五节  会意字的特点与分类
  第六节  形声造字法与形声字的构成
  第七节  转注造字法与转注字
  第八节  假借造字法与假借字
第四章  汉字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书法的发展)
  第一节  隶书的起源
  第二节  隶书的发展史
  第三节  草书的起源
  第四节  草书的发展与分类
  第五节  楷书的起源
  第六节  楷书的发展与分类
  第七节  行书的起源
  第八节  行书的特点
第五章  汉字与中国文化
  第一节  汉字和中华民族的历史
  第二节  汉字与民族艺术
  第三节  汉字与家族
  第四节  汉字与亲属称谓
  第五节  华夏民族的“四灵”
第六章  汉字中的数字
  第一节  万物生发的开端—“一”字解
  第二节  阴阳之气的幻化—“二”字解
  第三节  天地人之道—“三”字解
  第四节  两仪生四象—“四”字解
  第五节  最为神秘的数字—“五”字解
  第六节  五加一等于六—“六”字解
  第七节  宇宙循环数—“七”字解

内容摘要
本书以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依托,收录了近300个有代表性的汉字,从造字本义、历史文化、神话传说等角度解说汉字的神奇。为方便读者快速、准确地掌握汉字的字形、字义,本书精心为每个汉字配置了插图,并按字形演变的历史顺序依次列举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详细介绍汉字源流、历史文化内涵的工具书,是读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佳选。

精彩内容
第一章汉字的起源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例如『结绳记事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等。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仓颉造字说』。中国古书里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有的古书说,仓颉造字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因为他泄露了天机。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从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获得了发明文字的灵感。
第一节 结绳记事传说,上古时候,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是依靠结绳记事的。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来记时间、人数、男人或女人,打结的位置、形状不同,则表达的意思也不同。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古埃及、古波斯、非洲等皆有此习惯,即使到了近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仍然采用结绳记事来传播信息。
关于结绳记事,古书上多有记载。《周易·系辞下》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东汉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在其《周易注》中也说:“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说:“自包牺以前,及包牺,及神农,皆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宋代词人张先在《秋天岁》有:“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的句子。用以形容失恋后的女孩思念故人、心事纠结的状态。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就有多么千变万化。“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
在汉语中,许多具有向心性的事物几乎都用“结”字作喻,如结义、结社、结拜、结盟等。对于男女之间的婚姻大事,也均以“结”表达,如结亲、结发、结婚等。结是事物的开始,有始就有终,于是便有了“结果”“结局”“结束”。如此像“同心结”自古以来便为男女间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又如“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等,结饰在民间被公认为是表达情感的定情之物。而“结发夫妻”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烛之夜,男女双方各取一撮长发相结以誓爱情永恒。
结绳记事是上古时的一种简单的记事方法,但它毕竟难以记载复杂的事物,故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被图画、符号或文字取代。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