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书画同源:潘天寿潘天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书画同源:潘天寿潘天寿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37.6 4.8折 78 全新

库存9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天寿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

ISBN9787500319757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11654421

上书时间2024-06-05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剑,江苏扬州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出站博士后,东南大学艺术学出站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任职于中国美术馆藏品征集部。现为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学术专著7部,发表各类评论、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以及省级科研项目多项。

目录
第一章潘天寿的人生之路与成才之道

 一、人格的奠基与形成

 二、性格与艺术的双重磨砺

 三、内心信念与外在环境的冲突

 四、事业高峰后的人生悲剧

 第二章潘天寿书画的师法源流与风格演变

 一、艺术的启蒙与海派画风的浸润

 二、超越成见的积极探索

 三、海纳百川的风格酝酿与成熟

 四、新时期的彷徨变通与艺术生涯的全盛

 五、自然的霸悍:理性控制下的自由创作

 第三章潘天寿的书法与绘画之关系

 一、潘天寿的书画艺术本体观与书画同源论

 二、潘天寿书法与绘画之笔通

 三、潘天寿书法与绘画之法通

 四、潘天寿书法与绘画之意通

 第四章潘天寿的美学思想与书画实践

 一、潘天寿的形神观和书画实践

 ……

内容摘要

一、人格的奠基与形成浙江宁海,一座已有17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境内群山绵延,英才辈出。本书的主人公潘天寿,便出生在这里。潘天寿原名天谨,又叫作藩,学名天授,后改作天寿,字大颐,号寿者、阿寿、懒道人、心阿兰若住持,晚年常署雷婆头峰寿者、东越颐者、颐翁等,1897年3月14日(旧历丁酉二月十二日)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冠庄村。在介绍潘天寿的生平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主人公童年生活的自然环境进行简单的描述。因为我们相信,对这一自然环境中某些景物的印象留在潘天寿的记忆深处,对他日后寻找自己艺术风格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诱发和认同作用。1冠庄位于小块田地的包围之中,西边是黑黝黝的群山。那里天空经常浓云密布,厚厚的云层垂压向山峰。群峰顶部的边际线参差不齐,它们衬着云层中透出的一线金色阳光,似乎努力撑着整片铁板似的阴云,从而豁出向上挺立的空间。在这些群山中,有一座距离冠庄约十里路的神秘山峰。人们无法直接从冠庄眺望到它,而只能穿越如织的小巷,继而通过冠庄中心的潘家祠堂,再拐至南边穿过一大片农田后,面向西南——才看到在一座名为牌位山的三座峰头空隙处,隐现着一个轮廓柔和的半圆形青黑色的峰顶,像村姑头上的巨大的发髻,倒扣在青灰色的天边。它,就是雷婆头峰。关于雷婆头峰的神话故事在当地流传久远,而去雷婆头峰的道路则十分荒凉,冠庄村民去过者寥寥无几,因此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和诱惑力。总的来说,冠庄山乡给人的感觉是疏野、深厚、清旷、沉寂。这些特征,其实都在潘天寿的书画风格和境界中得以透露,潘天寿中年以后的作品中反复题写“雷婆头峰寿者”,也向我们暗示着两者间隐蔽却密切的关联性。[2]现在我们将叙述重点转到潘天寿的家庭。潘天寿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也是当地颇有名望的乡长。B)潘天寿的母亲周氏,则为举人之后。因此,潘天寿从小生长在知书达礼的环境中,而且作为家中的长子,他从父母处更多地感受到了耿介、稳重、平和、正直和端信等可贵品质。对于一个孩子的性格形成而言,父母的言传身教无疑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故而潘天寿从小就奠定了性格基础,当此性格通过书画外化出来时,便是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1903年,潘天寿6岁。宁海发生了一件让潘天寿刻骨铭心的大事。是年,与潘天寿父亲潘秉璋同榜的秀才王锡桐聚集千人反对当地教会并击杀外国传教士和当地教民,此案被称为“宁海教案”。此事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而潘秉璋也牵涉其中,由于他一贯不满教民以信教为由欺压平民,所以在王锡桐起事路过冠庄时,曾在潘家大院予以接待。事后当局欲清算,潘天寿母亲周氏受到惊吓,一病不起并很快去世。联系母亲的死因,潘天寿自然而然地萌发了民族自尊的信念,并终生为此奋斗。中国的艺术成为他心目中能够促进民族独立自强并带来尊严的重要介质,也与此有一定关系。不过同时,幼年丧母也让潘天寿的性格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开始沉默……



精彩内容

此书为系列图书。通过对现代著名书画家潘天寿的人生简述、生活经历与艺术经历、书法与绘画之关系、书法对其绘画成因的作用、艺术成就与学术影响来寻找书风与画风的内在联系,从“引书入画”的视角推向社会,以期促进中国画的时代繁荣和发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