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使节[美]亨利·詹姆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使节[美]亨利·詹姆斯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33.5 4.9折 68 全新

库存26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亨利·詹姆斯

出版社四川天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45537383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9220429

上书时间2024-06-05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划时代的美国小说家、评论家。其父为著名神学家老亨利· 詹姆斯(Henry James,Sr.),兄弟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 詹姆斯(William James)。詹姆斯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接受其父的“世界公民”概念,常到欧洲游历,后定居伦敦。詹姆斯于1864年开始写作生涯,他以国际间人与人的关系为主要题材。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一个美国人》《一位女士的画像》《卡萨玛西玛公主》等。他的写作在晚年进入高峰期,陆续发表了以美国人在欧洲为题材的三部杰作:《鸽翼》《使节》《金碗》。詹姆斯的创作奠定了20世纪美国现代文学的基石,影响了乔伊斯、伍尔芙等现代派大师,是美国当之无愧的现代文学先驱。亨利· 詹姆斯的小说关注人物内心的细腻变化,讲究构思的曲折回转。欧洲和美国的双重生活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他常思考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因此开拓了著名的“国际主题”,展现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被誉为“大西洋两岸的阐释者”。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内容摘要
    斯特瑞塞一到达旅馆,便首先打听有无他朋友的消息。当他得知韦马希要晚上才能抵达旅馆时,他并没有感到怎样的不安。问事处的人递给他一封电报,那是韦马希发来的,并付了回电费,上面说要求预定一个房间,“只要安静就行”。他们预先商定在切斯特而不是在利物浦见面,现在看来此协议依然有效。出于某种考虑,斯特瑞塞没有坚持要韦马希到码头来接他,他们见面的时间也因此推迟了数小时。同样的原因也使他觉得等待不会使自己感到失望,不管怎么样,他们至少可以共进晚餐。而且即使他不考虑自己,仅仅为韦马希着想,他也不必心存忧虑,因为他们在此之后有的是见面的时间。我刚才提到的安排是这个刚登岸的人出自本能考虑的结果,因为他敏锐地感觉到,尽管与老友久别重逢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当轮船靠岸时,首先看到的就是老友的脸,而不是欧洲的其他景物,毕竟会令人感到扫兴。斯特瑞塞的若干担心之一就是害怕老友的形象会过多地出现在欧洲的景物之中。

     由于上述的巧妙安排,自昨日下午开始,他的近期新体验就给他带来了阔别已久的自由自在的感觉。这儿环境接近不同,再加上他心中毫无挂牵,他因此感到这次访问将会很顺利,而且这并非期望过高。他在船上很随便地就交了一些朋友(如果“随便”一词能用来形容他的话),但这些人多数一登上码头,就汇人涌向伦敦的滚滚人流之中。也有人约他去旅店聚会,甚至还有人愿意充当导游,带他观赏利物浦的景物,但他都一一婉拒了。他既不同任何人约会,也不同任何人发展友谊关系。有些人认为同他相识是一件幸事,他的感觉却接近不同。他一副遗世独立的样子,离群索居,悄然隐遁,下午和晚上的时光都用于观赏周围那些饶有趣味的事物。在默西河畔度过的下午和傍晚使他有机会领略到有限而纯粹的欧洲的风光。想到韦马希很可能已经到了切斯特,他不感到有点不安。要是他告诉对方自己这么早就来了,那么他将很难掩饰自己已不急于同他见面的事实。他就像一个人发现口袋中的钱比平常多,于是便洋洋得意,在把钱花出去之前还要把它叮叮当当地耍弄一番。他不准备明确地告诉韦马希自己到达的时间;他一方面急于见到他,另一方面又想推迟见面的时间。这些在他身上显示出来的很初征兆都使人感到他与他的使命之间的关系绝非单纯。我们优选一开始就加以说明,可怜的斯特瑞塞被一种奇特的双重意识所累。他能在狂热时感到超脱,在缺乏兴趣时却充满好奇。

     玻璃隔板后的那位姑娘从柜台的那一面递给他一张印有他朋友名字的粉红色便笺,并准确地念出他朋友的名字。随后他转过身来,发现大厅中一位女士正瞧着他,她似乎突然留意到他。她并不十分年轻而且也说不上格外漂亮,然而却五官端正。他觉得很近曾见过她。他俩对视了一会儿,他这才想起,在昨天住过的那家旅馆里,也是在大厅中,他看到她和一些曾和他同船旅行的人交谈了一会儿。他俩其实并未交谈一句话,他也不明白她脸上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以至于第二次见面马上就能认出她来。她显然也认出了他,这使人愈加感到神秘。她却对他说道,因为偶然听到他在询问,因此便想不揣冒昧地问一下,他打听的是否就是康涅狄格州米洛斯的韦马希先生――美国律师韦马希先生。

     “哦,是的。”他回答道,“我那大名鼎鼎的朋友。他从莫尔文来,准备在此地同我见面。我认为他已经来了,可是他还得晚些时候才来。我很高兴没有让他在这里老等。你认识他吗?”斯特瑞塞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讲完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话说得太多。她回答时的语气,以及她那此时变得更富有深意的原本变幻不定的表情都似乎说明了这一点。“我曾在米洛斯见过他,很久以前我在那儿住过一段时间。我的一些朋友也是他的朋友,我去过他家。我不能肯定他是否还认得我,”斯特瑞塞刚认识的人这样说道,“可是见到他我会很高兴。也许,我将……我将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她停了下来,我们的朋友斯特瑞塞则在思忖她讲的那番话,好像他俩谈了许多似的。他俩甚至还因此微微一笑。斯特瑞塞随后说见韦马希先生并不难,这使得那位女士觉得自己提出的要求过多。她似乎并不想掩饰自己的想法。“哦,”她说,“他根本无所谓!”她接着又说她相信斯特瑞塞认识芒斯特夫妇,在利物浦时他曾看到她和一对夫妇一起,那就是芒斯特夫妇。

     P1-3

主编推荐


 

1.小说《使节》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奠基性作品,在美国文学地位卓著,开启了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也因其独具一格的情节内容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入选“兰登书屋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

 

2.作者亨利?詹姆斯是美国划时代的小说家、评论家。他的创作奠定了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基石,影响了乔伊斯、伍尔芙等现代派大师,是美国当之无愧的现代文学先驱。他也是一位有着特殊文化背景的小说家,深受美国、欧洲两地生活熏陶,这也使其作品体现出鲜明的“”。

 

3.《使节》是亨利?詹姆斯晚年创作*期的代表作品之一,集中展现了美国、欧洲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小说对人物内心的刻画细致入微,情节构思精巧绝妙,意蕴悠长,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4.《使节》受到了海明威、博尔赫斯、格雷厄姆﹒格林等文坛大师的高度评价。
 

精彩内容
斯特瑞塞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美国中年人,他作为“使节”被他那令人敬畏的资助人纽瑟姆太太派往巴黎,以召唤她的儿子查德回来继承家业。纽瑟姆太太一直困惑于究竟是什么原因又或者是谁使自己儿子留恋于巴黎这个“臭名昭著”的享乐之城,她猜测查德一定是被某个“坏女人”牵绊了,但斯特瑞塞抵达巴黎后却发现事实与此截然相反,那位让查德狂热迷恋的维奥内夫人根本不是什么想象中的“坏女人”。在欧洲的游历使斯特瑞塞自己也开始重新思考一切,最终,这位来自美国的“使节”做出了怎样令人惊异的决定?查德又是否回到了美国?他与维奥内夫人的关系将如何发展?……

媒体评论
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奠基性作品,入选兰登书屋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海明威、博尔赫斯、格雷厄姆·格林推崇备至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