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鱼丽之宴(精)木心
  • 【假一罚四】鱼丽之宴(精)木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鱼丽之宴(精)木心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28.8 5.1折 56 全新

库存25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木心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69025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6元

货号30903696

上书时间2024-06-04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木心(1927—2011),本名孙璞,原籍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晚年归根故里乌镇,被海内外华人视为深解东西方艺术传统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生前定稿出版有文集13种著作,即散文小说系列6种《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即兴判断》《素履之往》《爱默生家的恶客》,诗歌系列6种《西班牙三棵树》《我纷纷的情欲》《诗经演》《巴珑》《伪所罗门书》《云雀叫了一整天》(引发刷屏的小诗《从前慢》即来自《云雀》),包括答问录1种《鱼丽之宴》。逝世后,另有“世界文学史讲座”整理成书《文学回忆录》(即听课学生陈丹青笔记),及作为《文学回忆录》补遗的《木心谈木心》。陈丹青说,《文学回忆录》布满木心始终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数家珍的文学圣家族,接近不知道怎样持久地影响了这个人。

不止文学。英国BBC制作大型文献纪录片《世界文明》(20世纪以来的公众艺术教育电视片经典),中国部分,拟拍摄宋元以降的山水画。这部影片将探讨逾千年的中国山水画之路,摄制组为此来到乌镇的木心美术馆,拟将画家木心作为BBC千年历程纪录片的“一个开场的故事”,以诠释艺术的力量。

目录
【答客问】

江楼夜谈
——答香港《中报》月刊记者问

海峡传声
——答台湾《联合文学》编者问

雪夕酬酢
——答台湾《中国时报》编者问

仲夏开轩
——答美国加州大学童明教授问

迟迟告白
—— 一九八三年—一九九八年航程纪要

【附录】

战后嘉年华

有朋自西方来
——木心珍贵的文友们(童明/辑译)

内容摘要
木心说,“自作多情”和“自作无情”都是可笑的,“以后我还想改名……”依据木心晚年定稿,《鱼丽之宴》收入木心历年来的“答好友问”与“答记者问”等文章,并配有作家影像、创作手迹等,包括《江楼夜谈》《海峡传声》《雪夕酬酢》《仲夏开轩》,以及披露木心1983年至1998年去国旅美“航程纪要”的《迟迟告白》,此外,《战后嘉年华》还回溯了“个人的青春期”,《有朋自西方来》则亮相了木心晚年“珍贵的文友们”。
木心自序,《鱼丽之宴》是我“答客问”之类中的某些选篇,触及的话题虽只限于文学、艺术,因为也自有一番纷繁,故美其名曰“鱼丽”……如此则原想叙叙人生上的利钝成败,结果变成了一场酒酣耳热的飨宴。

主编推荐
★  木心自己公布的一本“答案之书”——为什么木心是木心,Who is who?依据木心晚年定稿,《鱼丽之宴》收入木心历年来的 “答好友问”与“答记者问”等文章,并配有作家影像、创作手迹等,包括《江楼夜谈》《海峡传声》《雪夕酬酢》《仲夏开轩》,以及披露木心1983年至1998年去国旅美“航程纪要”的《迟迟告白》,此外,《战后嘉年华》还回溯了“个人的青春期”,《有朋自西方来》则亮相了木心晚年“珍贵的文友们”。★  木心定稿×抢先发售布面精装——木心手写文章,就像手工一样,看上去一气呵成,其实通常改六七次,好文章是磨出来的。甚至从1986年《散文一集》在台北出版,这是木心开山之作,到2006年新编为《哥伦比亚的倒影》在中国大陆首亮相,也还在推敲字句。从此,木心晚年定稿系列均交理想国完成出版。今“木心全集”汇齐15种文字著作(含讲稿《文学回忆录》《木心谈木心》),一字一句,悉从木心生前的定稿(及陈丹青听课笔记),素雅设计,由设计师陆智昌担纲,均抢先发售布面精装。

精彩内容
今天,我一再提醒我的陈述必须保持克制。我只是他的学生,不是一位有资格评价文学的人。当此向大家介绍先生,我实在做不到像他的文字那样精确而恰如其分。我不敢说在座的朋友中没有一位读过先生的文章。人不能单凭一篇文章认识作者,尤其是像木心先生这样丰富、深沉而多变的作者;然而有时一段词语、一句话,就能透射光芒,直指人心,先生正是这样的作家。前天,当我接到印刷厂送来的第一册木心散文集,翻阅那些我在二十多年前就阅读过无数次的散文,再次感到先生是一个无解的谜——他来路宽阔,但没有师承,他秉承内在的意志,但没有同志,他与文学团体和世俗地位绝缘,他曾经长期没有读者,没有知音,没有掌声……这是他所追求的吗?多年来庞大的中国文学群体之外,我看见,这个人自始至终单独守护着、同时从不受制于五四开启的价值、精神与世界观,凭一己之身、一己之才,持续回应并超越五四那代人远未展开的被中断的命题——譬如白话文如何成熟?譬如传统汉语在当代文学的命运与可能性,譬如中文写作与世界文学的关系,譬如在世态与时代的种种变幻中怎样以文学挽救文学……我们或许会说,几代文学家都在寻索实践同样的命题,但现在有了比较的机缘:一端,是我们历来所见的庞大的中文写作;一端,是木心先生的书。我们会看见,前者所有的,木心先生那里半点无有,前者所无有的,请在木心先生书中见——我所谓的“有”与“无有”,是指什么呢?
这一层意思,在诸位阅读木心之前,在诸位获得各自的心得——或没有心得——之前,我应该缄默……◎精彩书摘《海峡传声——答台湾〈联合文学〉编者问》选摘——一九八四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特设“作家专卷”,题名“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编者导言:经由“联副”,木心在国内文坛一出现,即以迥然绝尘、拒斥流俗的风格,引起广大读者强烈注目,人人争问:“木心是谁?”为这一阵袭来的文学狂飙感到好奇。
身逢动乱,木心的经历不平凡,成就也不平凡。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他始终坚持自我的生活理念、文学立场,像在一座孤岛上一样,不间断地从事创作。因此所谓“文学鲁滨逊”之说,实深含傲然雄视之情。
面对这样一位作家,《联合文学》满怀惊喜。经过长达三个月时间的筹划和联系,终于集木心小传、著作一览、木心答客问及其散文新作四帖等而成此一专卷。本卷合融木心人生观照、艺术风情,是国内首度最完整的呈现。
——摘自《联合文学》创刊号问:从今年四月您在“联副”发表一九六六年后第一篇作品以来,短短几个月,已经引起国内文坛及读者的轰动,人人争问:“木心是谁?”可否请您介绍一下“木心这个人”?
答:当有人问:“木心是谁?”我的本能反应是:“哪一个木心?”福楼拜先生的教诲言犹在耳:“呈显艺术,退隐艺术家。”文稿上具名的“木心”,稿费支票背面签字的“木心”,是两个“木心”。
孟德斯鸠自称波斯人,梅里美自称葡萄牙人,司汤达自称米兰人,都是为了文学上之必要,法国文学家似乎始终不失“古典精神”。那么,我是丹麦人,《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个小孩。
在远远的前代,艺术家在艺术品上是不具名的。艺术品一件件完成,艺术家一个个消失了。
痴心而明哲,明哲而痴心。唯其痴心,再不明哲就要烧焦了,因为明哲,没有这点痴心岂不冻死在雪山上。
那个在稿费支票背面签字的木心为那个在文稿上具名的木心先作这一点点介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