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远去的回声(晚茶三杯)姚振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远去的回声(晚茶三杯)姚振发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22.5 5.4折 42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振发

出版社上海三联

ISBN9787542657817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801206

上书时间2024-05-30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平生碌碌无为,谈何成就?唯《晚茶》三册,敝帚自珍。呕心沥血,尚难圆梦。名日晚茶,杂质不少。友朋建言,集中主题,删繁就简,汇成一册。言之有理,着手构筑;杂文主唱,其余靠边。一些散文、读书笔记,甚至通讯报道,一概不收,提纯“指数”。这样一次过滤,更能代表作者的为文初衷。作为一个干了一辈子新闻的人,难免奉命写作,驳杂支离。有了这样一册“集萃”,是否向文学靠拢了一步,或者没有虚戴这顶“作家协会会员”的桂冠?作者不敢说。
本书为姚振发所著的《远去的回声(晚茶三杯)》。

作者简介
姚振发,新闻工作者,高级编辑。1935年出生于浙江余杭古镇塘栖。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大公报》,担任记者、编辑;70年代调至《浙江日报》,曾任记者、编辑和文艺体育部主任;后任《文化交流》杂志副总编辑。
曾任浙江杂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常用笔名成放。
在从事文化新闻报道、编辑之余,喜爱杂文、随笔写作,著有《晚茶》随笔、杂文系列三册。杂文《脱了“官袍”学说话》被收入《1976-2000年中国新闻学大系——杂文卷》;《“免费的午餐”自述》获鲁迅杂文大奖赛二等奖,被收入文汇出版社出版的《世纪初杂文200篇》;杂文《赵太后的“听德”》被收入山东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少年人文读本》。此外,还主持编辑出版《之江论道——新时期浙江杂文精选》等著作。

目录
前言
三篇序言  弥足珍贵
  《难得人生三杯茶》
  《晚茶心语》
  《迟来的“嫁衣”》
何以解忧  唯有杂文
  “免费的午餐”自述
  脱了“官袍”学说话
  赵太后的“听德”
  “推销”官话与传播真话
  年龄的表现
  可爱的“提醒”
  对诺贝尔奖的“胃口”
  放弃是一种智慧
  唐骏“学历门”连锁什么
  中外“状元”比较观
  “相级”高官为何落马
  “喜”“怒”之间的老话
  何必难为逯军
  请安当今“卖炭翁”
  这只“菜鸟”为何不起飞
  看“浑身是刺”的乔布斯所想
  也说“普京的眼泪”
  县长“拿来”的校车
  无官一身“重”
  成功“背书”平庸
  一次宴请引出的话题
  也说“慢下心来”
  “马谡”不死
  与吴波有缘
  现代版“焚琴煮鹤”
  新版《鲁迅全集》未购之前
  再谈人寿与房寿
  谢晋如果不去上虞
  拒绝传媒
  法律的“网”和人才的“鱼”
  漫说“职务银行”
  “赵大叔”的真言
  “护士学校”哪里去了?
  “首席”是过度“包装病”
  牧惠逝世一年祭
  讣闻忆往
  写一部《文殇》如何?
  “周瑜打黄盖”——双向效应
  麻雀充金鹰
  “淡淡的”招呼
  当了一回阿Q?
  “光”里斗法
  评两种“上当”
  不妨编一本《怕鬼的故事》
  “放”与“派”
  敢摸烟“屁股”吗?
  从“黛奶奶”说到“黛妹妹”
  《从“黛奶奶”说到“黛妹妹”》续篇
  买个“不像”的尴尬
  当代“冯媛”的感慨
  “瓜皮帽”为何而来?
  何必“抱”在自己身边
  一则泄洪新闻引起的议论
  “胎记”种种
  论“劳动路小学”改名
  新凤霞如果不去常州
  烧来烧去“三把火”
  给“明星派头”击一槌
  寻找“自己”
  漫话“适从”
  不容荆棘不成兰
  副部长演戏的题外话
  苏“市长”登台有感
  呼唤“大家”
  画家的“错位”
  花钱能买到名气吗?
  桂冠岂能贱卖
  卖画的价格与画家的“再生产”
  桂冠和豪光
  啊,现在的年轻人
  谈双休日的“转嫁”现象
  金发碧眼和烧香老太
  以平常心看批评
  有感于“上海佬”……
  闻麻将有了博物馆
  病去如抽丝
  识春
  点火煮鸡蛋
  得欢常有余
  评吴波荐贤
  “爬格子”有感
  脑袋与真理
  接班人与“贵公子”
  后天下之乐而乐
  成方圆的“规矩”
  忽然想到“山在哪里?”
  “前度刘郎今又来”
  影评要有不同声音
  “马前炮”与媒体竞争
  书店自有潜在效益
  饭要吃得自由一点
  给新茶降点温
  门外谈“车”
  开掘时间的“金矿”
  永远的高鹗
杂文者说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杂文达人”朱大路
  梁晓声诫弟不写杂文
  宣传部长写杂文何以成为新闻
  艰难的奋进
  无人喝彩
三篇后记  袒露心迹
  最后的晚茶
  晚茶二杯
  晚茶一杯

内容摘要
 姚振发所著的《远去的回声(晚茶三杯)》是作者的一本杂文自选集,书中收录了它用心观察时势,潜心思考问题而作的文章,是一本新集,是精神和心灵的托付。

精彩内容
 “免费的午餐”自述我本名“午餐”,是最平常不过的名字。后来那个美国老头替我加工成了“没有免费的午餐”,从此便声名大振,还上升到了“理论高度”,我一下子红得发紫了。
那个老头名叫米尔顿·弗里德曼,是美国经济学泰斗。2006年11月,他活到了94岁逝世,真是个老寿星啊!“没有免费的午餐”是他的至理名言,他一生
写了32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1976年还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没有免费的午餐”——我戴着这顶“桂冠”刚由大洋彼岸来到东土时,国人很感新鲜,也就成了“口头禅”。而在大洋那边,则是很稀松平常之事。一
位华人到美国后说:“免费午餐”算什么理论啊,在美国,这是个人人都懂的道理。话虽这么说,这个老
头可是了不起的,有学者评论说:“弗里德曼的思想,是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忘记他,我们将与财富绝缘;牢记他,我们的财富与自由将一同成长。”《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本书,我可没读过。我只是“午餐”而已,“午餐”被加了料,我也始料不及。但我从自身“加料”后的遭遇,却也多少悟出其中“三昧”。有位经济学家告诉我:没有免费的午餐“从字面意义上说,就是不掏钱就吃不来饭。从象征意义上讲,就是不付出大致相等的有形无形的代价,就别想有足够的收获。”经济学家说的当然没错,但我们这儿最讲“国情”,忌讳“照搬”。不是说这个理论不灵,而是“不讲区别就没有政策”,既有“没有免费的午餐”,就有“免费的午餐”。“不要不服气”、“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
当今不少人是以“权力和金钱”为价值观的,有了这两样“法宝”,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什么都做得到,这点“免费午餐”算啥?真是“小意思”啦!有句民谚道:工资基本不动,抽烟基本靠送,喝酒基本靠供……,——天天有饭局,时时有应酬,夜夜有笙歌,来往汽车送……这不都是“免费午餐”吗?何须自掏一个子儿。当然,也有另一种“工资基本不动”的,像韩国的总统李明博,他不但在担任首尔市长四年间,将所有月薪用于环境清洁工和消防员子女的奖学金方面,还承诺担任总统5年期间将全部工资捐助给穷人。这样的“工资基本不动”在我们这儿会成为天方夜谭,或会被认为是“傻瓜”一个。
也许会有人说,这种“没有免费午餐”的劳什子理论,对违法违规之人岂可列入,又当别论。那么,对守规守矩的官员或成功人士是否适用呢?大概也相差无几吧!他们享受现有政策保护,很多是“免费午餐”,这是谁都看得到的。医疗、住房、教育、汽车等领域中的“免费”是名正言顺的,更何况他所处的社会地位、人脉资源、权力交换,彼此馈赠……这就不一而足了。别说在职的,即使退下来的,甚至退了一二十年的,免费午餐、免费旅游、免费汽车、免费办公室……,一样不缺。一荐一荐的退啊上啊,当任的大都看在眼里,却眼开眼闭,一是谁会去得罪前任“元老”,主动去动这个“手术”,不是自找麻烦吗?二是也为自己留点“后路”,不但相安无事,还能获得个好口碑,正是“和谐”所需啊!
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