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哲学的慰藉小黑
  • 【假一罚四】哲学的慰藉小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哲学的慰藉小黑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26.1 6.2折 42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小黑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ISBN9787519501563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0153262

上书时间2024-05-28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NO.1哲学看人性:在人性最深处遇见哲学
NO.2哲学看生活: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NO.3哲学看生死: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
NO.4哲学看道德:寻觅灵魂的栖息之处
NO.5哲学看内心:伟大的心灵更喜欢独白
NO.6哲学看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
NO.7 哲学看人伦:不是牺牲,不是占有
NO.8哲学看教化: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NO.9哲学看艺术: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
NO.10哲学看世界:一切皆流,无一静止
NO.11哲学看存在:现在是生命的唯一形态
NO.12哲学看自由:变化的只是人的感觉
NO.13哲学看精神世界: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

NO.1哲学看人性:在人性最深处遇见哲学
001 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    003
002 弗洛伊德:无意识,生命的源泉    /    005
003 弗洛伊德:趋乐避苦,乃人之本能    /    008
004 马斯洛:解密人的需要    /    010
005 弗洛姆:自爱并非一种原罪    /    012
006 斯宾诺莎:情感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    014
007 斯宾诺莎:情感是人性的所有物    /    016
008 休谟:习惯,人生最伟大的指南    /    018
009 马基雅维利:人性恶,立法的前提    /    020
010 培根:如何改善人性    /    022
011 克尔凯戈尔:公众是虚伪的,个人是软弱的    /    025

NO.2哲学看生活: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001 苏格拉底:治疗灵魂的医术031
002 苏格拉底:锻炼是宠爱肉体的最佳方式033
003 柏拉图:快乐,或是快乐的影像035
004 亚里士多德:什么是最优良的生活037
005 斯宾诺莎:遵循正确的方式,过真正的生活039
006 奥勒留:过一种自然的生活041
007 罗素:爱与知识,即美好人生043
008 尼采:孤独是哲学家的命运045
009 尼采:回归于生活048
010 尼采:不断超越,权力意志的真义050
011 叔本华:远离妒忌的人生052
012 叔本华:财富之于人生054
013 孔子:克己复礼的中庸之道056

NO.3哲学看生死: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
001 苏格拉底:灵魂是不朽的061
002 柏拉图:“死亡练习”,哲学家的生活062
003 伊壁鸠鲁:不谈死亡,它与我们无关064
004 弗洛伊德:死亡乃生命的最终目标066
005 海德格尔:人生是向死而生068
006 培根:死亡犹如黑暗070
007 克尔凯戈尔:死亡是人的最高存在072
008 庄子:人生百年,终有一死074
009 孔子: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077

NO.4哲学看道德:寻觅灵魂的栖息之处
001 柏拉图:至善,犹如太阳083
002 亚里士多德:公正是最完善的品德085
003 亚里士多德:完备的德性,至高无上087
004 马基雅维利:政治是非道德的088
005 罗素:善的伦理观091
006 培根:财富是道德的包袱093
007 罗素:道德源于迷信095
008 罗素:正派人的时代正在逝去098
009 培根:善是关心大众的福祉100
010 孟子:人性本善102

NO.5哲学看内心:伟大的心灵更喜欢独白
001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107
002 柏拉图:你是自己的主人109
003 柏拉图:灵魂分为三个部分111
004 尼采:成为你自己112
005 笛卡尔:心灵与身体的关系114
006 荣格:以对话为根本117
007 斯宾诺莎:理智是心灵的永恒部分119
008 维科:人类心头共同的词典121
009 康德:人类心智的“哥白尼式革命”124
010 叔本华:抑制想象的空中楼阁126
011 孔子:做天真无邪的人128

NO.6哲学看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
001 苏格拉底:关注现实,才能幸福133
002 苏格拉底:需求越少,就越幸福135
003 亚里士多德:幸福是适中的生活137
004 亚里士多德:幸福,是人类的终点140
005 罗素:任何快乐都值得珍视142
006 塞涅卡:服从命运,才能拥有幸福144
007 叔本华: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永恒的146
008 蒙田: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148
009 彼特拉克: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150
010 薄伽丘:没有来世,幸福在人间152
011 伊壁鸠鲁:快乐,幸福的起点和终点154
012 伊拉斯谟:幸福来自愚蠢156

NO.7 哲学看人伦:不是牺牲,不是占有
001 柏拉图:妇女的潜能与家庭161
002 柏拉图: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163
003 弗洛姆:真正的爱情源于自由165
004 弗洛姆:母爱的根本是分离167
005 弗洛姆:爱他人若爱自己170
006 波伏娃:婚姻与性中的第二性172
007 波伏娃:从女孩到少女,女性第二性的构建173
008 培根:为人父母的快乐与痛苦175
009 培根:爱情总是招惹是非177
010 培根:朋友是舒心的良药179

NO.8哲学看教化: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001 柏拉图:如何挑选学习者185
002 亚里士多德:婴儿教育的相关问题187
003 亚里士多德:谁是公民教育的对象189
004 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公民教育最重要的形式191
005 尼采:现代教育掠夺了人的灵魂193
006 尼采:教育应以培养“超人”为目标196
007 司各脱:完善的知识是个别的知识198
008 洛克:人的知识从何而来200
009 索绪尔:语言是人类的符号系统203
010 笛卡尔:学习离不开方法论205
011 孟子:为学可取207
012 孔子:积极入世,有教无类209

NO.9哲学看艺术: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
001 叔本华:艺术审美,暂时的解脱215
002 尼采:为痛苦的人生寻找光明217
003 黑格尔:美学是一种艺术哲学220
004 黑格尔:艺术是凡人的灵药222
005 黑格尔:建筑,人类精神的自我发展224
006 笛卡尔:近代美学的肇始226
007 笛卡尔: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美228
008 马斯洛:无关美学的审美需要230
009 培根:造物主是园艺的创始人233
010 庄子:天地之序,审美之维235
011 孔子:醉心于艺术的生活237

NO.10哲学看世界:一切皆流,无一静止
001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243
002 阿那克西曼德:万物诞生之源,亦是结束之因245
003 赫拉克利特:一切皆流,无物常住247
004 亚里士多德:时间、空间与运动249
005 奥勒留:宇宙是统一的整体251
006 莱布尼茨:早已预定的和谐253
007 笛卡尔:宇宙之美,在于光怪陆离256
008 柏格森:“生命冲动”是创新的源泉258
009 孔子:乐山乐水,仁爱万物260

NO.11哲学看存在:现在是生命的唯一形态
001 柏拉图:混沌与秩序,即万物的本性265
002 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267
003 萨特:他人即地狱269
004 巴门尼德:存在与思维的同一271
005 普罗提诺:物质是由灵魂创造的273
006 梅特里:人是机器275
007 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277
008 海德格尔:世界只对你的存在有意义278

NO.12哲学看自由:变化的只是人的感觉
001 孟德斯鸠:自由以法律许可为前提283
002 尼采:意志成就自由285
003 卢梭:唯有自由,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288
004 卢梭:自由是社会契约的基础290
005 但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292
006 斯宾诺莎:自由源于理性294
007 萨特:选择是困难的,但你必须选择296
008 黑格尔:自由的三重奏299
009 伏尔泰:自由是人性最大的天赋301
010 伏尔泰:特权就是侵犯人权303

NO.13哲学看精神世界: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
001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本质307
002 黑格尔: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309
003 黑格尔:绝对精神311
004 皮浪:聪明的人不动心313
005 恩披里克:怀疑乃不做判断315
006 斯宾诺莎:用理性克制情感318

内容摘要
一入哲学深似海,从此迷茫是路人。正如马可·奥勒留所言:若问人世间还有什么能指引我们的人生?那么,就是哲学。
所以说,如果哲学不能帮助我们指导生活,哲学也就没有意义了。本书为你引荐古今中外众多著名哲人的个人体验与思考智慧,针对生命、人性、处世、道德等人生重大意义的核心命题,帮助你用哲学慰藉心灵,关照现实。

精彩内容
NO.1哲学看人性在人性最深处遇见哲学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城邦乃自由人的共同体。”在他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天生就渴望着一种社会生活,也就是城邦生活。这里的城邦指的是国家。人一旦离开了社会,就不复存在,要么成为神,要么成为动物。
亚里士多德对国家的理解与柏拉图有所不同。柏拉图并没有将国与家严格地区分开来,他所提倡的理想国其实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而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就是国王。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国家可以说是一个政治社团,相较于其他社团,它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其一,它是由平等的成员缔结而成的社会组织,任何不拥有平等身份的个体不能参与其中,比如儿童、奴隶等;其二,这个组织靠契约来维系,也就是说,社团的成员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关系,不平等的人之间根本无法订立契约,与此同时,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在内的所有公民都必须依照法律来处理社团里的各项事务。
国家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让公民过上优良的生活,而非一般的生活。依靠个体是不可能过上所谓的优良生活的,这种生活只有依托于国家才能得以实现。这种优良的生活并不是只属于其中的某一部分人,而是属于全体公民的,换而言之,国家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至善,也就是全体的善,这个国家得以组建就是为了所有公民的福利。对于任何一个个体来说,真正的至善就是拥有强健的体魄、一定数额的财富与良好的德行,三者缺一不可。而好的国家正是这种至善的幸福生活得以实现的场所。
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可以划分为三种,即富人、穷人和居于两者之间的那个阶层,即中间阶层。在他看来,中间阶层是统治理想国家的不二人选,他们有着富人和穷人所不具备的优势。他指出,富有的人拥有过多的财富,常常飞扬跋扈,很难服从于他人的领导或是遵守法律;贫穷的人往往出身卑微,很容易成为流氓、地痞、无赖,也并不知道要服从于法律。因此,这两个阶层的人一旦掌握了国家的统治权,都会最终让整个社会陷入混乱,并最终造成双方的对立,因为这些人往往是瞧不起对方的。而中间阶层统治国家则大有裨益:就德行而言,他们拥有一定的财富,性情温和,少有野心,是三种群体里最讲道理的人,也是社会中最稳定的群体。让这类人掌权,可以有效地调和富人与穷人之间的矛盾,在政治上行中庸之道,避免国家走向任何一个极端。
亚里士多德将国家的组成者称为公民,并指出公民有三种特点:第一,所有的公民都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力,否则就不是公民;第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属于公民,他们之间是平等的,而奴隶并不属于公民之列;第三,公民应该要具备一定的自由意志,一旦服从于他人的意志,就沦为奴隶。
而这样理想的国家要如何运转呢?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所提倡的“哲学王”的观点持反对意见,在他看来,这种人治的方式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正义。正如他在《政治学》中所说,“人是兽性的,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总是无法避免感情用事,而法治则是避免滥用感情的有效途径。法治以集体智慧为根据,而集体的智慧永远高于个人的智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即使再英明的统治者也难免犯错,他的智慧根本无法与集体的智慧相媲美。集体的智慧可以与个人的智慧互为补充,从而尽量避免犯错。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法治要以保持臣民的判断力即自由意志为大前提,也就是说,臣民在法治中要承担起责任来。臣民一旦失去了自由的意志,就丧失了生而为人的尊严,也就沦为了统治者的奴隶。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这样的国家就不再是人的国家,而是兽的国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