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隐秘的战国真史张远山
  • 【假一罚四】隐秘的战国真史张远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隐秘的战国真史张远山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50.2 5.1折 98 全新

库存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远山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7866446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1660520

上书时间2024-05-28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战国史为何错讹无穷(代序)

 

 

 

战国两百余年,贯穿着缠绕纠结、难解难分的两条主线:一是天下诸侯的战场决胜,结果是野蛮的秦国战胜了文明的中原,决定了此后两千年的中国政治走向;一是诸子百家的思想博弈,结果是周秦的否术遮蔽了夏商的泰道,决定了此后两千年的中国思想走向。

 

后人欲知野蛮如何战胜文明,否术如何遮蔽泰道,困难之大,甚于登天,因为秦始皇焚烧了六国史书,汉武帝罢黜了诸子百家。

 

商鞅变法以后,六世秦君凭借野蛮残忍的斩首计功,厚颜无耻的无信无义,屠杀了战国两千万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费时一百多年,伐灭中原各国。同时代中原各国的官方史书,以及中原民间的百家著作,详尽记录秦军野蛮残忍,愤怒控诉秦君厚颜无耻。因此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尽烧六国史书和百家著作。

 

中原各国的官方史书均为孤本,秦火之后,彻底消失。中原民间的百家著作,多有弟子传承,秦灭之后,汉初重出。然而躲过秦火的百家著作好景不长,不久汉武帝采纳儒生董仲舒献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著作遭遇灭顶之灾。

 

秦火汉黜之后,秦国史基本完整,六国史缺失殆尽,儒家书基本完整,百家书非亡即残。辉煌灿烂的先秦文明,被秦汉否术一统天下,飞流直下三千尺,持续衰退两千年,百代皆行秦政制,万民均诵儒家经。国人难以诊断中华政治的病灶,难以探明中华思想的源头。

 

秦始皇尽烧六国史书之后百年,西汉早期的司马迁撰著《史记》,其战国史部分,除了依据《秦记》的秦国史事基本完整,其他各国史 事大量残缺,所记少量史事不仅错讹无穷,而且拆散分记于各国编年史。因而《史记》的各国历史,仅有残缺断裂的历时性纵向罗列,缺乏天下互动的共时性横向关联,沦为秦汉僭主破坏犯罪现场之后残存的断烂朝报。

 

秦始皇尽烧六国史书之后两百年,西汉晚期的刘向编纂《战国策》,可以略补《史记》战国史的严重残缺,然而这些战国史残片均无系年。后世学者凭借《史记》的错讹纪年,对《战国策》史料予以系年,仍然错讹无穷。因而《战国策》的史事残片,仅有天下互动的共时性横向关联,缺乏定位精准的历时性纵向逻辑,沦为秦汉僭主谋杀先秦巨人之后残存的零余尸块。

 

战国史之残缺错讹,除了秦火汉黜两大浩劫,尚有诸多其他原因,姑举九例:

 

其一,君主多妻制度,导致各国君主时常废立太子,众多同父异母的嫡庶兄弟激烈争位,频繁篡弑。由于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因此争位胜利者和篡弑成功者,常常抹去争位失败者和被篡弑之君。比如田齐太公田和死后,嫡长子田剡继位,庶幼子田午(田齐桓公)弑兄篡位,于是抹去田侯剡。又如秦武王嬴荡死后无子,同母弟嬴壮(秦季君)继位,异母弟嬴稷(秦昭王)弑兄篡位,于是抹去秦季君。各国官方史书,原本讳言丑史秽史,自隐其恶,文过饰非,不尽真实。

 

其二,官方史书失真,加上秦火汉黜,导致后世史家常常误少误多君主,误减误增君主在位年数。比如秦国误少秦季君,田齐误少田悼子、田侯剡,姜齐误少齐幽公,晋国误少晋悼公,卫国误少卫孝襄侯;秦国误多秦敬公,赵国误多赵武公,魏国误多魏哀侯。又如魏文侯在位五十年,误减至三十八年;魏武侯在位二十六年,误减至十六年;魏惠王在位五十一年,误减至三十六年;魏襄王在位二十三年,误减至十六年。韩哀侯在位三年,误增至六年;韩昭侯在位三十年,误减至二十六年。燕献公在位二十二年,误增至二十八年;燕闵公在位二十四年,误增至三十一年;燕简公在位四十三年,误减至三十 年。田齐太公在位二十二年,误增至二十六年;田侯剡在位四年,误增至九年、十年;田齐桓公在位十八年,误减至六年;齐威王在位三十九年,误减至三十六年;齐湣王在位十七年,误增至四十年。晋出公、晋哀公、晋烈公均在位二十三年,晋出公误减至十七年、十八年,晋哀公误减至十八年、十九年,晋烈公误增至二十七年。姜齐宣公在位五十五年,误减至五十一年。宋景公在位四十八年,误增至六十四年、六十六年;宋悼公在位十八年,误减至八年;宋桓侯在位四十一年,宋剔成君在位三年,误将年数互换;宋康王在位五十二年,误减至四十七年、四十三年。

 

易君治丧,既是一国重大史事,又是影响各国战局变动的重要原因。君主在位年数一误,丧期随之而误,天下战局变动的原因随之不明。君主在位年数的基础性讹误,不仅导致一国一君一事有误,前君之事误为后君之事,后君之事误为前君之事,进而导致史家增减别君而强合年数,牵连别事而整体搬移,波及别国而强求一致,于是不误之国之君之事也随之而误。战国史终于真伪杂陈,因果难明。

 

其三,战国时代的中原,魏国变法先强,稍后齐国变法继起,最后赵国变法崛起。中原以外,楚国在战国中期之前为天下最强,秦国在战国中期之前弱于六国。战国中期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逐渐由弱变强,因此东进中原长达百余年,并非直线推进,而是反复拉锯,时进时退,攻占之地常被收复,乃至被迫归还或主动归还。尤其是孟尝君发动的第二次合纵伐秦,一举收复四世秦君东侵之地,把秦国打回函谷关以西。因此秦军常对同一城池一拔再拔,甚至三拔四拔。由于史料残缺不全,史家不明某地曾被收复或归还,尤其不明孟尝君曾把秦国打回原形,于是看见秦军二攻三攻已拔之地,即把真史视为讹史,进而妄改真史。

 

史家的有意妄改,加上传抄的无意错讹,导致残存史料的错讹程度雪上加霜,难以厘正复原。

 

其四,秦灭六国之前一百四十六年(前 367),东周王朝分裂为西 周、东周二公国。由于秦昭王在秦灭六国之前三十五年(前 256)伐灭了东周朝、西周国,秦庄襄王又在秦灭六国之前二十六年(前 247)伐灭了东周国,因此秦始皇尽烧六国史书之前,西周国史、东周国史早已亡佚殆尽。

 

战国诸侯为了代周为王而混战两百年,周分为二是极其关键的重大事变,然而《史记》失记这一重大史实,导致《战国策》之“东周(国)与西周(国)战”,如同“关公战秦琼”的笑谈,进而导致后世学者混淆东周朝之王、东周国之君,难以明白秦昭王 “灭东周

 

(朝) ”之后,秦庄襄王为何又“灭东周(国) ”。其五,秦灭六国之前七十五年(前296),赵武灵王伐灭魏属中山。因此秦始皇尽烧六国史书之前,魏属中山史早已亡佚殆尽,所以《史记》没有《中山世家》。《战国策》虽有《中山策》,然而后世学者多把赵武灵王伐灭的魏属中山,误视为魏文侯伐灭以后复国的白狄中山,因而难以明白魏、赵敌对百年的真实原因,难以明白魏惠王两次伐赵大败而由盛转衰的重大转折,难以明白魏文侯变法而启动两百年混战的最初动因。

 

1974年,河北平山(即魏属中山国都灵寿)魏属中山王墓出土了青铜钺、青铜圆鼎、青铜方壶、青铜圆壶。四器铭文,足以证明白狄中山(国都顾邑,即河北定县)被魏文侯伐灭之后从未复国,中山文公即魏文侯魏斯,中山武公即魏文侯长子魏击(后为魏武侯),中山桓公即魏文侯幼子魏挚;足以解释中山成公(魏挚之子)为何任命乐池(乐羊后裔)为中山相,魏惠王为何任命中山成公(魏惠王堂弟)为魏相,魏惠王为何邀请中山先王(魏惠王族侄)参加五国相王,中山公子魏牟(中山先王之子)为何姓魏;足以正确解读《战国策·中山策》等一切残存的中山史料。然而众多学者囿于成见,仍把魏属中山王墓误视为白狄中山王墓,致使重大考古发掘长期不能显现重大价值。

 

其六,秦灭六国之前六十五年(前 286),齐湣王伐灭宋国。因此 秦始皇尽烧六国史书之前,宋国史早已亡佚殆尽。《史记》虽有《宋世家》,但其春秋阶段可以参考儒书《春秋》《左传》而基本完整,其战国阶段由于史料不足而残缺错讹。《战国策》虽有《宋卫策》,然而后世学者大多凭借《史记》的错讹纪年,予以错误系年。六国史的残缺错讹尚且乏人厘正复原,不属七雄的宋国史更加无人厘正复原。

 

其实宋国是七雄之外的最大千乘之国,宋康王拓地三百里,号称“五千乘劲宋”,又是居于天下之中的前朝遗邦。东之强齐,南之强楚,西之强秦,北之强魏和强赵,为了代周为王而分从四方问鼎中原,无法绕开宋国。只要深入梳理残存史料,宋国史就能大致厘正复原。

 

其七,战国中期的合纵连横,导致反间之事频繁。比如楚怀王派遣昭滑使越反间而相越,最终灭越。赵武灵王派遣楼缓使秦反间而相秦,最终破秦。秦昭王派遣吕礼奔齐反间,导致孟尝君罢免齐相而转任魏相,放弃合纵伐秦而转为合纵伐齐。燕昭王派遣苏秦使齐反间而相齐,最终灭宋破齐。反间之事,原本极端隐秘,当时已经知者极少,秦火汉黜之后更加鲜为人知。苏秦为燕使齐反间,则是最为隐秘又最为重大的战国秘史,司马迁、刘向全然不知,因此《史记》《战国策》误将苏秦移前三十年,变成张仪师弟,共同师从子虚乌有的鬼谷子。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全书二十七篇,除了九篇附录,十八篇是苏秦遗稿,均为苏秦游说陈轸、燕昭王、齐湣王、魏昭王、秦昭王、赵惠文王、孟尝君、李兑、魏冉的对话记录和信件底稿。第四篇是齐伐宋第二年(前 287),苏秦在齐致燕昭王的密信,详尽回顾了为燕反间至此十五年(前 301-前 287)的过程细节,力辩自己从未叛燕忠齐。苏秦遗稿足以纠正《史记》《战国策》关于苏代、苏秦、苏厉三兄弟的种种谬误(误以苏秦为兄,苏代为弟),足以揭破苏秦为燕反间十八年(前 301-前 284)的惊人秘史。

 

然而整理者囿于《史记》的错讹纪年,未能对《战国纵横家书》做出 正确排序、精确系年和合理解读。至今近五十年,其他学者也未深入研究,致使重大考古发掘长期不能显现重大价值。

 

其八,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百家著作亡佚残缺,道家著作也不例外。因此《关尹子》《列子》《子华子》亡佚(或许包括杨朱之书),《文子》真伪杂陈。儒家官学仅对《老子》《庄子》难以剿灭,只能先篡改到面目全非,再反注到反转宗旨。传承泰道、反

 

对权谋的真《老子》,于是变成了鼓吹否术、宣扬权谋的伪《老子》。拒绝臣服、反对混世的真《庄子》,于是变成了鼓吹臣服、宣扬混世的伪《庄子》。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老子》帛书。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战国墓出土了《老子》竹简。足以证明今本《老子》的关键字句,多被后儒篡改。然而众多学者囿于窃据权威两千年的伪老学成心,未能深入研究马王堆、郭店《老子》,致使重大考古发掘长期不能显现重大价值。伪老学、伪庄学至今窃据权威,毒害天下。

 

其九,伏羲画卦,并予命名,乃是中华文明黎明时期的初始史实,中华民族“开天辟地”(认知天地本质,确立天地之道)的根本史实。夏代《连山》、商代《归藏》、周代《周易》,均有六十四卦及其卦名。由于周之灭商、孔子从周、独尊儒术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变,无不导致《周易》取代《连山》《归藏》,因此秦火汉黜之后《连山》《归藏》亡佚。西晋咸宁五年(279),汲郡魏襄王墓出土了《归藏》(孔子得之于宋,子夏携之至魏,魏襄王葬之入墓),包括六十四卦及其卦名,因其危及《周易》《易传》权威,唐宋以后再次亡佚(同时出土的魏史《竹书纪年》,因其危及《史记》权威,也在唐宋以后亡佚。仅有价值最小的小说《穆天子传》,因其不会危及官学权威,独存至今)。此后国人仍然盲信积非成是的权威谎言,以为编纂《周易》的周文王始叠八卦为六十四卦,始定六十四卦卦名;不知中华第一圣山泰山之名,取自伏羲泰卦;不知儒家官学以《周易》《易传》为权威根据而鼓吹的庙堂否术“天尊地卑,君尊臣卑”,违背《连山》 《归藏》《老子》《庄子》一脉相承的伏羲泰道“天柔地刚,君柔臣刚”。

 

1993年,湖北王家台秦墓出土了《归藏》竹简,包括六十四卦及其卦名。至今近三十年,仍未整理出版,遑论深入研究,致使重大考古发掘长期不能显现重大价值。国人仍把《周易》视为中华真道的至高宝典,不知《周易》实为中华伪道的终极根据,不知《周易》打开了两千年庙堂黑暗的潘多拉之盒。正如鼓吹《周易》伪道的《易传》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两千年悖道“道统”,导致了形而下的两千年悖道“政统”。中华民族失典忘祖两千年,无法认祖归宗,只能认贼作父,盲信“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盲信“皇帝封泰山而得天下”,有眼不识泰山。

 

独一无二的战国时代,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中国文化的一切独特性,催生了作为中国思想根源的诸子百家,造就了高居先秦绝顶的庄子,所以我把研究战国视为研究百家的前提,又把研究百家视为研究庄子的前提。由于战国史残缺错讹,疑难重重,因此我研究战国史的时间精力,超过研究百家书和《老子》《庄子》。潜心战国四十年,反复研究了无数历史疑案,只要新见不能验于所有战国史残片、百家书残片,立刻推倒重来。积累多年而不敢轻率发表的大量笔记,成为撰写本书的重要准备。

 

秦灭六国之后,尽焚六国史书。司马迁著《史记》时,战国史仅有依据《秦纪》的秦国纪年基本无误,六国纪年只能据《秦纪》推断。除了周室纪年、楚国纪年也基本无误外,其余五国纪年纪事错讹无穷。司马迁排比魏、齐、赵、韩、燕五国纪年纪事时,有时改了《魏世家》,却忘了与《赵世家》《韩世家》统一,导致五国《世家》互相冲突。有时统一了《齐世家》《燕世家》,却忘了与《六国年表》统一,导致五国《世家》与《六国年表》成为错进错出、难以兼容的两个系统。由于牵一发必动全局,司马迁甚至会根据错误排定的五国纪年,把周、秦、楚的正确纪年纪事改为错误纪年纪 事。

 

这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况,本该在西晋太康年间汲冢出土魏国编年史《竹书纪年》之后迎刃而解,可惜此书又于两宋间亡佚。尽管亡佚前唐人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已依据《竹书纪年》对《史记》的战国纪年稍加厘正,但一来厘正极不完备,二来《竹书纪年》止于“今王(魏襄王)二十年(前 299) ”,因此战国史至今一团乱麻。虽经诸多学者殚精竭虑地考订勘误,如陈梦家《六国纪年》、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等,至今仍多异说。《辞海》所附《战国纪年表》,既代表学界主流观点,又进一步影响学界主流观点;参考综合了差别极大、均有错讹的各家系统,遂成错讹之集成。《辞海》 1999版的《战国纪年表》,对 1979版做了一些改动,然而有时纠正了前者之错,有时反将原本不错者改错,有时两者相同而皆错,有时两者相异而皆错。

 

我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理顺了十九个主要诸侯国的战国纪年,即周室、秦国、楚国、晋国、魏国、韩国、赵国、姜齐、田齐、燕国、宋国、郑国、鲁国、卫国、越国、白狄中山、魏属中山、西周国、东周国的战国纪年。我考定的《战国纪年厘正表》,与学界主流观点差别极大。本书即以《战国纪年厘正表》为基础,梳理战国三大秘史。


【书摘与插画】

四 周赧王迁至西周国及二周之战

 

张仪死后,秦武王改变了秦惠王听从张仪而定的不伐二周之策,决定发兵东周,夺取九鼎,代周为王。

 

秦武王三年、周赧王七年(前 308),是三代周王寄居东周国六十年(前 367—前 308)的最后一年。秦武王四年、周赧王八年(前307),是周赧王寄居西周国五十二年(前 307—前 256)的第一年。两年之中,东周朝、二周国发生了重大事变,因此史料大多连言两年之事。为了便于引用和叙述,本文也特辟专节连言两年之事。周赧王从寄居东周国变成寄居西周国的两年,二周史料共有十四条(41—54)。

 

史料 41,《史记·秦本纪》:

 

(秦武王)三年(前 308) ……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 ,死不恨矣。”其秋,使甘茂、庶长封(向寿)伐宜阳。(秦武王)四年(前307),拔宜阳。(《秦策二》六略同)

 

史料 42,《战国策·东周策》二:

 

秦攻宜阳(前 308),(东)周(昭文)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 ” 对曰:“宜阳必拔也。 ”

 

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 ”

 

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议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 ”

 

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 ”

 

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胥]秦(援)[拔]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 ’”

 

秦拔宜阳(前 307),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事在秦武王三年至四年、韩襄王十一年至十二年,即周赧王七年至八年、西周武公四年至五年、东周昭文君五十二年至东周嗣君元年(前 308—前 307);发生于公仲朋第二次相韩(前 313—前 303)时期。

 

韩国三川郡,处在秦军前往东周的必经之路。因此秦武王先命甘茂、向寿领兵进攻三川郡之郡治、韩国旧都宜阳,费时八个月攻下。

 

东周昭文君担心甘茂攻取韩国宜阳之后,乘胜进攻东周夺取九鼎,于是采纳赵累之策,以利诱使楚将景翠率领楚军,阻止了甘茂进攻东周。景翠终于回报了二十多年前(前 333)昭文君的礼遇之恩。

 

此后再无昭文君史料,综合各项史证推定:秦攻宜阳(前 308)之年,当为东周昭文君死年。秦拔宜阳(前 307)之年,当为东周嗣君元年。

 

东周昭文君担心秦武王先攻宜阳、后伐东周,老病忧急而死,在位五十二年(前 359—前 308)。其子东周嗣君即位以后,不再重用杜赫。杜赫于是因缘老友景翠,离周仕楚。

 

离秦仕楚的陈轸,不愿名重天下的杜赫危及自己在楚之地位(陈轸拒绝苏秦至楚献策,原因相同),于是百般排挤刁难杜赫。杜赫未能得到楚怀王重用(参看《楚策一》十五“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后来又为韩相公仲朋使秦(参看《韩策一》十六“公仲以宜阳之故仇甘茂”)。因其无关二周,不再赘述。

 

东周昭文君,颇有祖父西周威公之风。西周威公礼贤下士而师事宁越,终其一生西周国免于国难。东周昭文君礼贤下士而师事杜赫,终其一生东周国免于征伐。贾谊《过秦论》曰:“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首句所举六国四大谋士,宁越是西周国谋士,徐尚是赵国谋士,苏秦是燕国谋士(东周国人),杜赫是东周国谋士。次句第一齐明也是东周国谋士,第二周最也是西周国谋士。可见强大的七雄均非天下中枢,弱小的二周才是天下中枢。因为七雄争夺的天下是东周朝之天下,只要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尚在,二周就是群策所集、群力所指之箭垛。尽管秦火汉黜导致战国史残缺、二周史亡佚,但是宁越、杜赫、齐明、周最等二周谋士主导天下中枢的重要作用仍然不可小觑。

 

西周惠公、东周惠公均承西周威公,又均自居正统。西周惠公之子西周武公,仍然称“公”,尚武逞强,除了挑衅东周,又与列强争雄。东周惠公之子昭文君,则采纳杜赫之策,以“安天下”而求“周自安”,由“公”降“君”,自贬其号,除了忍让西周,又向列强示弱。二周国策不同,其后国运也异。

 

史料 43,《战国策·西周策》十三:

 

秦(武王)欲攻(东)周。周最谓秦(武)王曰:“为王之国计者,不攻(东)周。攻 (东)周,实不足以利国,而声畏天下。天下以声畏秦 ,必东合于齐 。兵弊于(东)周,而合天下于齐 ,则秦孤而不王矣 。是天下欲罢秦,故劝王攻(东)周。秦与天下俱罢,则令不横行于周矣。 ”

 

——事在秦武王四年,即周赧王八年、西周武公五年、东周嗣君元年(前 307);紧接上文,秦拔宜阳稍后。刘向误编于《西周策》,应编入《东周策》,因为秦武王欲入东周夺取九鼎,此时九鼎不在西周。《史记·周本纪》误书此事于周赧王四十五年(前 270,秦昭王三十七年),误后三十七年;旧多误从。周赧王八年,周最尚未公开反秦,所以面谏秦武王,其时齐强而赵弱,也合于周最谏言。周赧王四十五年,周最早已公开反秦,不可能面谏恨其入骨的秦昭王(详下史料 76),其时齐衰而赵盛,也不合周最谏言。

 

秦武王原本希望甘茂攻取宜阳之后,一举伐灭东周,夺取九鼎,代周为王。此时周最尚未撕破亲秦假面,因此秦拔宜阳之后,向秦武王谏阻秦军进入东周。

 

秦武王不听。

 

史料 44,《战国策·西周策》三:

 

秦(武王)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东)周,(东)周(嗣)

 

君迎之以卒,甚敬。楚(怀)王怒,让(东)周,以其重秦客。游腾[为东周嗣君]谓楚(怀)王曰:“昔智伯欲伐厹由,

 

遗之大钟,载以广车,因随入以兵,厹由卒亡,无备故也。桓公伐蔡也,号言伐楚,其实袭蔡。今秦者,虎狼之国也,兼有吞周之意;使樗里疾以车百乘入(东)周,(东)周(嗣)君惧焉,以蔡、厹由戒之。故使长兵在前,强弩在后,名曰卫(樗里)疾,而实囚之也。(东)周(嗣)君岂能无爱国哉?恐一日之亡 国,而忧大王。 ”

 

楚(怀)王乃悦。(《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略同)

 

——事在秦武王四年、楚怀王二十二年,即周赧王八年、西周武公五年、东周嗣君元年(前 307);年中,紧接上文,楚怒东周而欲伐之后。秦军所入,楚怀王所怒,均为东周国。刘向误编于《西周策》,应编入《东周策》。

 

秦武王尽管不听周最谏阻,但是鉴于甘茂受阻于楚将景翠,深知伐灭东周、夺取九鼎、代周为王的时机尚未成熟;为免激怒天下列强,于是放弃强攻东周,改变策略,命令左丞相甘茂率领大军返秦,改命右丞相樗里疾率领兵车百乘访问东周,试探东周嗣君、周赧王、天下列强的反应。

 

东周嗣君遵循其父昭文君的亲秦“安周”之策,打开洛阳城门,迎接樗里疾的兵车百乘进入东周国都。樗里疾进入王宫,向周赧王提出:秦武王准备亲至东周,试举周鼎,先派自己前来接洽。周赧王严词拒绝。樗里疾大怒,不仅把周赧王逐出了王宫,而且逐出了东周国,强迁至西周国。

 

楚怀王闻讯大怒,迁怒东周嗣君,准备征伐东周国。

 

东周嗣君闻讯大恐,派遣游腾使楚,谎称迎接樗里疾进入洛阳,意在诱敌深入,即将囚禁樗里疾。

 

楚怀王将信将疑,欲观后效,暂时不伐东周。

 

史料 45,《战国策·秦策五》一:

 

[周最]谓秦(武)王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骄、忿非伯王之业也。臣窃为大王虑之,而不取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与终。何以知其然?昔智伯瑶残范、中行,围逼晋阳,卒为三家笑;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惠)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后(太)子(魏申)死(于马陵),身布冠而拘于齐。三者非无功也,能始而不能终也。今王破宜阳 ,残三川 ,而使天下之士不敢言 ;雍天下 之国 ,徙两周之疆 ,而世主不敢交;塞阳侯,取黄棘,而韩、楚之兵不敢进。王若能为此尾,则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王若不能为此尾,而有后患,则臣恐诸侯之君,河、济之士,以王为吴、智之事也。《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今大王皆有骄色,以臣之心观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必秦也。何以知其然也?秦人援魏以拒楚,楚人援韩以拒秦,四国之兵敌,而未能复战也。齐、宋在绳墨之外以为权,故曰先得齐、宋者成。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韩氏铄,则楚孤而受兵也。楚先得齐、宋,则魏氏铄;魏氏铄,则秦孤而 受兵矣。若随此计而行之,则(两)[柄]国者必为天下笑矣。 ”

 

——事在秦武王四年,即周赧王八年、西周武公五年、东周嗣君

 

元年(前 307);年中,紧接上文,秦迁周赧王至西周国之后。《西周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