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谁主沉浮:宋辽金元卷/国史通鉴方志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谁主沉浮:宋辽金元卷/国史通鉴方志远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76.8 7.8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志远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2817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31313220

上书时间2024-05-28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方志远,祖籍安徽休宁,1950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史学硕士,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科评审组专家,江西开放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研究领域为明代国家制度与社会进程、明清江西商人与地域社会、王阳明与明代社会思潮。主要著作有:《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明清江右商帮》《千古一人王阳明》《王阳明:心学的力量》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发表史学评论及杂文100余篇。应央视《百家讲坛》之邀,主讲《大明嘉靖往事》《万历兴亡录》《王阳明》《国史通鉴》等,2011年(《万历兴亡录》)、2014年(《国史通鉴?远古先秦篇》)两次被央视官网评为“百家讲坛”最受欢迎主讲人。

目录
总序
第一讲 黄袍加身
传说种种  并非重复  酒的作用  八字方针
第二讲 立国原则
矫枉过正  誓碑三约  十国形势  三王入闽
第三讲 江南旧事
吴越王兴  江海龙王  江淮保障  南唐先主
第四讲 卧榻之侧
君臣同道  文人政治  攻取之道  无理可讲
第五讲 金瓯有缺
秋毫无犯  仓皇辞庙  同归殊途  太宗皇帝
第六讲 燕云情结
政治交代  一战灭汉  兵不血刃  高梁河战
第七讲 宋辽争锋
雍熙北伐  契丹韩氏  耶律休哥  杨家父子
第八讲 时代智慧
燕云归属  御驾亲征  澶渊之盟  是非曲直
第九讲 契丹党项
唐时契丹  汉化种种  党项崛起  大夏立国
第十讲 宋夏纠结
西夏建制  公然挑衅  庙算不定  锁定延州
第十一讲 谈谈打打
韩公范公  攻乎守乎  龙图老子  宋夏盟誓
第十二讲 庆历新政
积贫积弱  四贤四谏  新政颁布  阻力重重
第十三讲 熙宁新法
鄞县小试  变法纲领  新法推行  富国强兵
第十四讲 荆公温公
青苗之行  君臣默契  整体个体  尽废新法
第十五讲 元祐绍圣
众正盈朝  风云变幻  何去何从  成败章惇
第十六讲 建中不易
皇位继承  不阿不附  大公至正  爱莫之助
第十七讲 徽宗君臣
重启党籍  徽宗初政  君臣同道  结好女真
第十八讲 女真崛起
白山黑水  誓师伐辽  连战告捷  国号大金
第十九讲 灭顶之灾
直捣黄龙  期灭女真  两军相遇  风卷残云
第二十讲 盟约难守
海上之盟  马家父子  平州风波  道君皇帝
第十二一讲 偏安江南
泥马渡江  憋屈伪楚  明州之战  真万人敌
第二十二讲 赵氏家法
胜负之间  名将奇葩  义理玄机  将星升起
第二十三讲 壮怀激烈
中原情怀  嚣张伪齐  精忠岳飞  两个承诺
第二十四讲 和议风波
意外之喜  和议初成  权力博弈  风云突变
第二十五讲 以战促和
东京副守  攻防绝配  重创宗弼  今昔异势
第二十六讲 新南北朝
目标立场  大势所趋  上下互动  期盼无期
第二十七讲 大蒙古国
蒙古各部  成吉思汗  战争机器  四大汗国
第二十八讲 奠基中原
思路出路  金材蒙用  治天下匠  无能为力
第二十九讲 联宋灭金
作一定死  汴京闹剧  雪耻灭恨  三种价值
第三十讲 各念权经
扼关守河  背盟是非  兄弟相残  藩邸班底
第三十一讲 天下一统
阿里不哥  大哉乾元  天下之大  再度联手
第三十二讲 大元帝国
天下正气  奠定版图  中国皇朝  行中书省
第三十三讲 马上马下
新政旧俗  元有三仁  财臣儒臣  海内海外

内容摘要
《国史通鉴》第五部《谁主沉浮?宋辽金元卷》共三十三讲,从赵匡胤黄袍加身拉开两宋大幕,到宋、辽、夏、金各政权间进退争锋;从成吉思汗率铁骑南下西征缔造大蒙古国,到忽必烈创建元朝、长驱江南,中国历史上继秦汉、隋唐之后的第三次大一统完成,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创建的包括汉民族在内的多民族全国性政权。作者从这风云变幻的四百多年里,择取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生动的讲述和深入的评论,以史为镜,鉴以得失。本书不仅学术上尽可能客观公允、精益求精,而且极富故事性,将史实情节化,浓墨重彩地描述出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壮阔画卷。

精彩内容
 一、传说种种在《大国气象:隋唐五代卷》的最后一讲,我们说到周世宗柴荣北上伐辽,试图夺回被后晋石敬瑭割让给辽的“燕云十六州”,但是“天护英才”,柴荣重病而归,不久去世,儿子柴宗训继位。(按:为何是“天护英才”而不是“天妒英才”,参
见《国史通鉴》第四部《大国气象:隋唐五代卷》第二十七讲。)柴荣的英年早逝,引起人们极大的焦虑,刚刚稳定并且显示出良好发展势头的“大周”,将面临一个“主幼
国疑”的艰难时期。这艘已经扬帆启程的航船,将如何继续前行?
新继位的皇帝柴宗训是柴荣的第四个儿子,此时不到七岁(仍然按虚岁算)。
不是柴荣要废长立幼,是因为柴宗训的三个哥哥都在郭威起兵反汉时为后汉统治者所杀。柴宗训和三个哥哥一
样,母亲是谁,已经无人知道。
此时被尊为太后的,是柴荣的第二位皇后符氏,人称“小符皇后”。因为柴荣的第一位皇后也是符氏,是“小符皇后”的姐姐,贤德而有主见,因病而逝。出于对皇后的怀念,也是为了让幼
子柴宗训等人有合法的监护人,柴荣在逝世前十天,立时年二十八岁的符氏为皇后。姐妹均被立为皇后,人们为了区别,也是出于对“大符皇后”的怀念,称这位继立的符氏为“小符皇后”。
有一个流行很广的传说:柴荣继承郭威的皇位之后,向一位名叫王朴的术士咨询:“朕当得几年?”王朴对曰:“陛下用心,以苍生为念,天高听卑,自当蒙福。
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旧五代史·周书·世宗本纪》)王朴不但以精通术数著称,而且极具政治眼光,为世人所重,其言当然可信。柴荣闻言大喜:果真如您所说,我将用十年时间开拓天下,十年休养百姓,然后再用十
年致天下太平!何等豪气,何等情怀!
还有一个流行更广的传说:柴荣北伐期间,一面时时部署前方战事,一面每日批阅四方文书。为了避免意外,一应军用物品,皆由京师开封运达。一天,在一堆文书或物件中,柴荣发现一
个“韦囊”,也就是皮袋子。
韦囊中有一木条,长约二三尺,上面题有五字:“点检
作天子。”(《宋史·太祖本纪》)这五字题文,自然当属“妖言”,但古人又往往认为是一种谶语、一种预言,所以柴荣心中不免狐疑。此处之“点检”,当然是指“殿前都点检”,这是后周禁军中的殿前军主帅的官名。当时任“殿前都点检”的,是柴荣义父、已故后周太祖郭威
的女婿张永德。张永德比柴荣小一岁,既是亲属,又是铁杆兄弟,曾在高平之战中立下战功,并促使柴荣下决心整顿军纪,处死临阵脱逃的宿将樊爱能等,甚得柴荣的信任。
如果前面那个传说兑现,柴荣将在位三十年,后面那个所谓“点检作天子”的传说也就出不来了。
但是,柴荣并没有能够
在位三十年,他在北伐夺取了益津、瓦桥二关及宁、瀛、莫三州之后病了,而且一
病不起,回到开封不久竟然去世,在位仅五年零六个月。后人解释,王朴说的“三十”之数,隐喻五年零六个月,五六三十,并非三十年,这才是王朴测定的柴荣在位时间。王朴的测算是准确的,只是不便明说而已。原
来,所谓“术数”,还真是玄乎其玄,不知柴荣死前是否找过王朴的麻烦。但不得不说,上面那段经过史家整理的王朴的话,有一字没有认真推敲,即“三十”后面的那个“年”字,应该换成“之”字,由“三十年后”改为“三十
之后”,就天衣无缝了。
应该是受到“点检作天子”传言的影响,柴荣去世前做了一个重大的人事调整:以忠武军节度使赵匡胤为检
校太傅、殿前都点检,取代张永德。
这个调整可以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旨在破除“点检作天子”的谶语。张永德既是郭威的女婿,又长期
担任军中要职,根基深厚,具备“做天子”的条件。给他挪个窝,不让他做“点检”,自然也就做不了“天子”。但是,正应了我们经常说的一
句话,“人算不如天算”,“点检”后来还真做了“天子”,只不过不是被调离岗位的张永德,而是新任命的赵匡胤。类似的传说和故事,实在是屡见不鲜。如有记载说,曹操曾梦见“三马同槽”,于是对司马懿父子充满警惕,但司马父子最终还是夺了曹氏江山。又有记载说,唐太宗时期,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传言,不管唐太宗如何防范,若干年后,武则天还是改国号为“周”,以周代唐。
P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