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戏曲诗学方李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戏曲诗学方李珍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

48.3 6.1折 7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李珍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0307222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3956497

上书时间2024-05-23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写意篇
  第一节  戏曲“写意”辨(一)
    一  写意与诗意
    二  戏曲人物“写意”蕴涵
  第二节  戏曲“写意”辨(二)
    一  人物塑造的写意化
    二  唱腔的写意化
    三  动作的写意化
第二章  意象篇
  第一节  戏曲意象初探
    一  “红豆”与“红裙”:意象与非意象
    二  “梅树”与“榆树”:文学意象与戏曲意象
    三  “枯枝”与“牡丹”:舞台意象的两种表现
  第二节  戏曲行当和程式:人物塑造的意象法
  第三节  戏曲意象与“形象种子”
    一  “形象种子”的基本内涵
    二  舞台意象及其与形象种子的不同
第三章  思维篇
  第一节  戏曲创作中的“模糊性思维”(一)
    一  古今对照:“模糊”的意蕴
    二  体武对比:程式与脸谱的“模糊”用义
    三  “模糊性思维”与喜剧创作
  第二节  戏曲创作中的“模糊性思维”(二)
    一  “自叙家门”:代言与叙事边界的模糊
    二  隐喻与渲染:对人物性格的模糊
  第三节“模糊性思维”与戏曲接受美学
    一  文体的改变带来接受的转变
    二  虚拟与局部的接受
第四章  叙事篇
  第一节  叙述的声音——以《拜月亭》题材为例
    一  故事与逸出:叙述的双声部
    二  欢乐与笑谑:民间形象的双重性
  第二节  叙述的身影
    一  显身叙述:显在的叙述者
    二  隐身叙述:隐在的叙述者
第五章  特质篇
  第一节  礼俗与狂欢:地方戏的文化特质——以梨园戏为例
  第二节  思想性与戏剧性:戏曲与话剧两方面的不同
    一  思想性的不同
    二  戏剧性的不同
  第三节  生命力与生活性:戏曲程式动作与舞蹈之不同
    一  “戏”与“舞”:二者互为源流
    二  “转”与“步”:二者美学内核的不同
    三  “象”与“隐”:二者在形象层面上的不同
第六章  范畴篇
  第一节  必要的区隔——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剧创作两组美学范畴的认识
    一  繁与简(单纯与复杂)
    二  轻与重
  第二节  古典与新古典——以当下整理改编传统剧目为例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