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四川(田野中的汉灵)华夏地理杂志社
  • 【假一罚四】四川(田野中的汉灵)华夏地理杂志社
  • 【假一罚四】四川(田野中的汉灵)华夏地理杂志社
  • 【假一罚四】四川(田野中的汉灵)华夏地理杂志社
  • 【假一罚四】四川(田野中的汉灵)华夏地理杂志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四川(田野中的汉灵)华夏地理杂志社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

24 6.0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华夏地理杂志社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8134

出版时间2014-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2888060

上书时间2024-05-19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  四川、四川人和四川文化遗产
第一章 巴蜀石窟
  ——中国石窟寺最后的辉煌
第二章 田野中的汉灵
第三章 羌藏古碉
  ——人间堡垒还是天神之居?
第四章 古蜀人的创世纪
第五章 探秘金沙
  ——金面王国惊世记

内容摘要
 《四川(田野中的汉灵)》通过对四川地区的考古新发现,探秘四川这块神秘土地之中的历史与文化源流。通过金沙墓地以及成都等古城的挖掘,寻觅秦朝统一全国之前的古蜀文明;在四川纳入全国统一版图之后,四川的宗教造像风气日盛,特别体现在汉代独特的石刻艺术和唐代以来的佛教造像上。
文化遗产系列之《四川(田野中的汉灵)》由华夏地理杂志社编著,供广大读者阅读。

精彩内容
 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从新疆到敦煌,从云冈到龙门,一路留下诸多精美绝伦的石窟造像,晚唐以降,北方大规模开窟造像活动渐渐衰落。
唐宋以后,独巴蜀地区石窟开凿与摩崖造像日益繁盛,绵延不止,且独具蜀地特色,书写了我国晚期
石窟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四川周绕崇山峻岭,不知将多少美好阻隔在群山之外,但从未挡住佛陀的脚步。
四川是中国石窟造像延续时间最长、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川北广元、巴中地处中原入川要道金牛道与米仓道,较早开始开窟造像;西蜀成都在南北朝时已开始建寺造像,至唐宋更趋繁荣,成为中国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传播久远。当北方石窟造像渐渐停歇,四川石窟却遍地开花,安岳、大足的摩崖石刻更是晚期石窟寺最杰出的代表。
江波峭壁金牛道1998年夏天,我第一次走进广元,踏上向往中的古金牛道,这条从成都进入关中平原的千年古道是当年佛教和造像艺术入川的第一站,也是我与佛结缘的起点。从此,我走上了对它的探索与研究之路,人生
轨迹也因此改变。金牛道上,石柜阁栈道傍依着万仞峭壁,下面是滔滔的嘉陵江,自古是蜀道上最危险的路段之一。可就在栈道上方绝高处,竟重重叠叠、密如蜂窝般罗列着上千个佛教造像龛,龛内佛像数万尊。立于悬空的栈道上,脚下江水涌动,不经意间抬起头来,“千龛宝相列森罗,百尺金身拥堆壁”的景象赫然映入眼帘,你会有怎样的惊叹?这就是广元城外的千佛崖石窟和摩崖造像群,一座刻在江波峭壁上的千年古寺。
即使放眼整个中国,千佛崖的规模也名列前茅。
它起自北魏,在唐代武周、开元时期达到极盛,是四川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和摩崖造像群。唐以后虽造像渐少,但直到清代仍未断绝。我与广元皇泽寺博物馆的王剑平先生、北京大学的姚崇新先生一起,用了两年的时间,将现存13层848个大小龛窟一一
编号记录,这个数字并未将大龛(窟)内数百个补凿的小龛像计算在内。造像之间,数不清的造像题记、
游记、装彩记……让我读了又读,从中获取的历史片段,让那些过往的人物与场景神秘而清晰地再现眼前。
汉代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经营,打开了中西交流的大门,来到中国传教的僧人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不但拥有无数信众,甚至得到诸如后赵国石勒、石虎等皇帝与众多达官显贵的支持。到南北朝时期,我国佛教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期。北魏皇室开凿了著名的云冈石窟,南朝梁武帝数次出家,让大臣以重金为己赎身。佛教寺院与造像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
这一时期,位于南北政区交界处的广元先归南朝的宋、齐、梁政权,后属北魏。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来自北方长安—洛阳地区的造像风格很容易到达这里。
同时,广元西经天水与佛教传入我国的通道——河西走廊相连,因此,这时的造像显现出南北杂糅的样貌。千佛崖的三圣堂石窟,内容是北朝此时最流行的三佛题材,八字形的佛像袈裟下摆与麦积山同期造像十
分相似,但佛与菩萨的面型扁圆,又是典型的南朝造像风格。
南北朝时期,受佛教与玄学思想影响,审美倾向重清瘦、尚自然,士大夫追求褒衣博带的形象和飘飘如仙的感觉。艺术家们以中土流行的审美意识给外来的神像——佛穿上了宽袖大袍式的袈裟,将它们雕刻得或轻盈飘逸,或玲珑精致,镌刻于悬崖峭壁绝高处的千佛崖大佛窟,能够明显看出这种特点。但可能是离士大夫文化中心区域太远,或者绝壁高处雕刻太难,这里的佛像略逊色于同期中原的造像,衣纹生硬,面貌略显呆板,不似中原造像眉目含笑,衣带飘扬。
P6-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