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权力与城市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知识、权力与城市

67.84 5.7折 118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恒 著;苏智良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2-12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22

新典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恒 著;苏智良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22-12
  • 版次 1
  • ISBN 9787542679024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2页
  • 字数 480.000千字
【内容简介】
城市史
  从知识、权力到秩序:王朝统治意志与地方意识的博弈
  --以明清方志的编纂与传播为例
  …………………… 孙 波
  民国时期高校教师公派出国访学制度历史演进及其思考
  … 徐松如
  上海饶家驹安全区与战时平民庇护原则文化渊源述略
  …… 苏圣捷
  18世纪英国殖民者对孟买城市地理的大改造初探…………
  余志乔
  19世纪大马士革中上层女性的财产情况探析……
  王 霏 贾婧红
  城市与社会
  英属海峡殖民地华埠聚落斑块形成及街区动态延展轨迹
  --槟城华侨聚落及其周边区域的开发…
  赵 龙李渊
  神圣坐标的营造与中心城市的形成
  -以成都为例……… 宋 峰
   我国城市“文化特色危机”的多元成因……………………
  张经武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在明代书画中的演绎与传播
  …续鹏
  宋诗词视域下的江南都市商业记忆……………… 彭健
   日本近代汉诗的上海都市书写……………………
  史可欣严明
  作为情欲空间的上海公园:公共空间、性别及亲密关系的转型….朱梦梦
  道德·疾病·新世界
  --抗战胜利后上海书写中的国家想象与历史观念
  张晓晴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中的江南情怀与都市想象
  --以蔡元培、丰子恺、鲁迅为例…田瑞陈伟
  圣约翰大学纪念坊语句的释义考辨及其中西意蕴融合的阐释
  …周伟良
  社会支持对缓刑人员孤独感的影响机制
  -一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 杨彩云 黄雅茹
   中国法医学的近代转型与上海
  --论司法行政部法医研究所的创设………
  王 洁 郑显文
  工业遗产与记忆表征:广州紫泥堂项目的美育潜能 ……… 丁文俊
  基于视觉符号视角的国际社交平台上海消费城市
  形象研究…………… 陈雅赛 林程程
   旅游因素与美国国家公园的兴起………高科
   艺术中的都市文化
  复古与再现:多尔梅茨对英国早期音乐复兴运动的影响
  ……… 王若屹
  中国首位甜歌歌手黎莉莉演唱风格的文化考量……………
  王韡
  从“族”到“号”,前现代中国都市的品牌文化 …………… 金樊嘉
  城市更新背景下生态艺术行动的空间路径………………
  杨方伟
  悲剧精神的结构分析
  …… … 毕聪聪
   伦敦《女士杂志》的出版、流通与阅读……………
  许姗姗
  双重“他者”视域中的女性意识
  -以《书城杂志》(2017-2022)经典文本诠释案例
  为观察重点………顾红梅
  ……
  光启评论
【作者简介】
陈恒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都市文化研究院主任。苏智良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人文与传播学院原院长。
【目录】

本书围绕“知识、权力与城市”这一主题, 主要立足城市和城市史理论, 从宏观和微观, 理论和现实等不同角度, 探讨了与城市世界与历史发展相关的种种论题。全书分为城市与社会、艺术中的都市文化、光启评论等三个块面, 收入学术论文、译文二十余篇, 论题涉及城市史、城市文化、都市艺术, 以及一系列具体的城市生活内容, 其中尤重上海本土城市文化的研究。

内容摘要

从知识、权力到秩序:王朝统治意志与地方意识的博弈以明清方志的编纂与传播为例

孙 波

摘要:明清时期方志的编纂,常以统治阶级收集地方信息为肇始,其间承载着王朝统治意志。实际的编纂过程需要地方士绅执行,由于方志承载的“知识”展现着权力来源的功能,因而编纂方志的实质是王朝统治意志与地方意识之间的博弈。虽然编纂者常秉持“忠于史实”的情怀,但在权力攫取的过程中,方志内容终究失于客观真实。编纂者也成为了区域性叙事这个行为面前的无意识者。官方意志在下探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以及执行问题,必须通过让渡一部分权力,以折中的方式与接手编纂的地方士绅们形成一种不成文的、类似于契约的权力传递形式,并从中获得更多合法性。在传统的实体权力结构下,知识的传递像一个纺锤形结构,广义上的知识成为秩序的具体表现。方志、书籍等印刷品作为知识的物质化载体,也就成为了秩序建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关键词:明清方志王朝统治意志地方意识新文化史

方志编纂历史悠久,传世数量较多,故而常被用作史学研究的资料。受西方后现代史学思潮影响,国内学者已经逐渐注意到以分析文本的视角来考察方志编纂的历史情境,从而跳脱出实证主义还原历史的窠臼,探究历史文本与历史之间的间隙。此类研究已有著述如孙正军《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的史料批判研究》、①包伟民《说“坊”——唐宋城市制度演变与地方志书的“书写”》、②李晓方《传记书写与皇权攀附:清代瑞金县志对谢长震的形象建构》③等,总结了历史书写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从文本上剖析了方志蕴含的权力格局、理学教化、宗族关系、地方意识等问题。④然而既有讨论多以讨论文本为核心,未曾深人到知识史的层面。知识史涵盖科学、风俗、书籍、文化等多个方面,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空等多个维度,对东西方文明的全球化融合也有巨大的推动力。⑤当然,在我们审视知识史的力量之时,也需要明白知识的“革命”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变革、需要社会群体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其潜能。在这方面,成一农、陈松在《中国古代的河源图研究——基于知识史的一些解读》已经有所提及。

本文拟以讨论方志的编纂、生产与传播过程,连接王朝统治意志及地方意识,并从知识史的角度来厘清知识如何通过影响权力,进而影响社会秩序。

一、“忠于史实”?——修志动因背后的权力攫取

方志的体裁沿革,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彼时应周天子的要求,诸侯进献各自属地的地图,由此可见最初编纂方志的主要目的是记录地理信息。⑦先秦时期,各国管辖面积不大,既已修史,按理说不必再专门修志,加之方志在早期多被史家称作“郡书”“郡国地志”等,因而也有学者如仓修良等推断,方志实起源于两汉之地记,③并经由隋唐五代之图经的过渡演化,时至13世纪,方志的体例已经大有扩展,逐渐涵盖了地理信息、历史记录、文学著作与政府档案,更像是一个混合类型的、杂烩式的知识集合。从体例上看,方志与史书的最大区别在于方志以地域范围为基准坐标,史书则以王朝更迭为时段架构。

……



精彩内容

《知识、权力与城市》系都市文化研究第27辑的出版物,该丛书是我社知名的学术品牌书系之一。本书围绕“知识、权力与城市”这一主题,主要立足城市和城市史理论,从宏观和微观,理论和现实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与城市世界与历史发展相关的种种论题。全书分为城市与社会、艺术中的都市文化、光启评论等三个块面,收入学术论文、译文二十余篇,论题涉及城市史、城市文化、都市艺术,以及一系列具体的城市生活内容,其中尤重上海本土城市文化的研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