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伯研究论丛(2015年第2期 总第2期)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阿拉伯研究论丛(2015年第2期 总第2期)

53.69 6.0折 89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烈、肖凌 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2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6

新典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烈、肖凌 编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84457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2页
  • 字数 38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的研究。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
【作者简介】
肖凌,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院系教授、系主任、阿拉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1996年9月-2000年6月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本科毕业,获得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9月-2002年6月叙利亚大马士革文学院国家公派留学生;2000年9月-2003年3月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9月-2010年6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2008年12月-2009年5月埃及开罗大学师范学院政府间互换奖学金留学生。2003年3月至今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教师;2010年11月2014年6月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校)办副主任;2012年4月起担任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文化研究室主任;2012年起任中国中东学会会员;2013年4月起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阿拉伯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2014年6月至今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系主任、阿拉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领域为阿拉伯文化、当代阿拉伯思想与思潮研究、当代阿拉伯国际问题研究、阿拉伯语语言教学研究。

周烈,男,1954年5月出生,汉族,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阿拉伯语分执委主任委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专家委员会召集人。1978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系阿拉伯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赴叙利亚、也门和埃及等国学习和任教。历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主任助理、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校长助理,1998年9月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2002年12月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2008年4月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主要研究领域:阿拉伯语言、文化、文学。

侯宇翔,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副主任,讲师。2004年9月-2008年7月于黑龙江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攻读学士学位;2008年9月-2011年6月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领域为阿拉伯语言文学与中东问题。
【目录】
国别与区域聚焦:黎巴嫩当下与未来
黎巴嫩对阿拉伯现代文学的贡献【周烈】
黎巴嫩现代戏剧探源【肖凌】
黎巴嫩初等学校的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金欣】
基于合法性危机理论框架的维系黎巴嫩和平局面前景分析【徐亮】
中黎双边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齐济】
纪伯伦作品爱情隐喻研究【庞博】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黎巴嫩经贸发展探析【付婧娇】

阿拉伯地区政治、经济与外交
“伊斯兰国”引发的网络恐怖威胁解析【李宁】
世界城市背景下加强北京与阿拉伯世界的城市外交之管见【刘欣路 施越飞】
“吉哈德”与“圣战”历史内涵与实践范畴考述【侯宇翔】
阿拉伯卫星电视业的现状与展望【贾鹏】
穆斯林女性参与伊斯兰极端组织的原因及思考【廖静】
中国对沙特阿拉伯的人文外交研究【田艺琼】
后金融危机时期卡塔尔宏观经济政策与中卡经贸合作研究【崔琪涌】
在京阿拉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李睿恒 刘欣路】
“一带一路”战略与中东安全合作机制【何思雨】
浅析美国同“伊斯兰国”间的“斗鸡博弈”【陈歌】

阿拉伯语言、文学与文化
如何发展学习者的阿汉互译能力【张宏】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高级阿拉伯语”课程教学【肖凌】
阿拉伯语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为例【叶良英】
一个富有冲击力的真实故事:舒克里的《裸面包》【邹兰芳】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华夏大地上的文化适应——以回族伊斯兰文化为例【戴晓琦】
当代沙特阿拉伯女性小说述评【吴晓琴】
《日子》中的阿拉伯—伊斯兰民俗文化【李小卫】
摩洛哥21世纪阿拉伯语长篇小说发展概况【王晶】
阿拉伯语礼貌原则:戏剧集《社会舞台》的语用解读【李振华】
《百种语法变因》与朱尔加尼的语法观【鞠舒文】
观察视角辨析阿拉伯语近义词及其对教学的启示【马伟】
从读者期待视野角度解读艾布·阿塔希叶诗歌【李仁龙】
阿拉伯现代小说中的东方形象【归帆】
认知隐喻视角下的阿拉伯语一词多义现象研究【裴东雪】
悬诗中“骆驼”意象的内涵及其成因初探【田思雨】
《阿拉伯研究论丛》征稿启示
《阿拉伯研究论丛》注释规范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