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视角下的城市贫困:格局、耦合与感知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空间视角下的城市贫困:格局、耦合与感知

40.77 4.2折 98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薛东前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29

新典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薛东前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6
  • 版次 1
  • ISBN 9787030533319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2页
  • 字数 3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空间视角下的城市贫困:格局、耦合与感知》基于地理学的空间视角,利用普查数据、统计资料和调研访谈资料,对1990~2013年西安市的收入不平等状况、贫困阶层聚居状况、贫困格局与城市功能格局及城市环境的耦合关系、城市贫困阶层的微观行为特征和生活感知等展开系统研究,以探讨20余年来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西安城市贫困的发展特征、问题与区位化规律,为西部地区的城市社会经济转型提供研究基础和决策依据。
【作者简介】


薛东前,1965年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博士于学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1—2003年在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2008年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院长、陕西师范大学城市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社会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与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主持、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文章100余篇,独著或合著著作5部。马蓓蓓,1983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博士于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2016—2017年赴美国犹他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系副系主任,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城市社会等方面的与研究工作。2010年以来主持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科技基础专项等项目多项,发表10余篇,合著著作3部。

精彩内容:

章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城市贫困问题具有高度的综合,既包含经济意义上的贫穷,也是社会意义上的权利剥夺,同时还存在的区域,也是地理学所侧重的空间视角(wu,2004)。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深入推进,劳动业制度、住房制度、企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促使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的城市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城市社会关系被重构,一个以下岗、失业、在岗低收入人员和流动人为主体的新城市贫困阶层迅速形成(刘玉亭等,2003)。该群体逐渐取代了以“三无人员”为主的传统城市贫困人群,成为我国转型期的城市贫困主体(袁媛等,2009)。在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住房商品化以后,我国的城市贫困阶层出现了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各地大量涌现的城中村、厂中村、棚户区、危旧改造区和外来人集聚区等成为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阶层集聚的典型区域(顾朝林等,2013)。北京市2016年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任务显示,北京市16个区共有城中村335个;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数据显示,2016年西安市共有城中村257个;松江区土地规划纲要(2010~2020)显示,2015年上海市仅闵行区有城中村61个。这些城市贫困集聚区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备、建筑破败、环境恶劣、治安混乱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和谐健康发展的“灰区域”(谌丽等,2012)。欧美发达的经验表明,社会弱势群体的空间集中,有可能产生更为严重的社会隔离和阶层对立,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孙斌栋和刘学良,2009;abramoal.,1995)。因此,城市贫困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妥善治理,城市贫富阶层的两极分化与空间隔离将会进一步加剧,不仅危害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将对城市、城市管理、城市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danzigerandgottchalk,1987;冯健和周一星,2008)。当前我国的城市贫困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老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方创琳和刘海燕,2007;chen,2011)。相较于西方发达和东部相对发达地区,我国西部地区的新式贫困具有连续强、规模大、类型多样等特点,而且易在区域发展水较低、财富积累不足的背景下产生“未富而新贫”的现象(高云虹,2010;暴向等,2015)。因此在认识和治理上,也存在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当前,我国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心已经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刘卫东,2010)。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空间的视角来探讨西部地区城市贫困的产生发展、时空格局、区位化规律,以及贫困群体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感知,对科学全面认识和治理城市贫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城市贫困的内涵1.西方的城市贫困西方的化和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西方对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lincoln,2012;manyaetal.,2007)。在城市贫困的界定上,已从收入贫困扩展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底层阶级和社会排斥。在城市贫困的成因上,形成了包括个人主义、贫困、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多种理论解释。在新城市贫困的治理上,也形成了系统化的应对策略(martin,1993;maey,1990)。1纪,西方学界对城市贫困的早期研究主要从“缺乏”的角度出发,认为城市贫困是指城市居民缺少在社会中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资源、物品、金钱、社会地位等(myer,1988)。大英百科全书中对贫困的定义为“个体缺乏在当时社会基本的财富和物品的存在形态”。此类定义说明贫困是一种缺乏的,既有可能是缺乏物质方面的经济资源和实物资源,也有可能是缺乏精神层面的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而且这种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的(curley,2005)。后来城市贫困的内涵扩展到“能力”的范畴,如世界银行认为贫困是由于个体不具备某种能力使其未能达到正常生存的水(aghioal.,1999;alcock,2006)。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在从化社会向后化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了一个以在岗低收入者、城市失业人员、移民、无社会保障和特殊家庭等为主体的贫困群体,并且呈现出区域和阶层等特点。该群体与以老年人、残疾人等为主体的传统城市贫困有着本质的区别,被称为“新城市贫困”(newurbanpoverty)。目前新城市贫困问题一直受到西方和学者的广泛关注(alkireandfoter,2008;bonaiutoetal.,2003)。在城市贫困的空间领域,贫困阶层聚居特征和区位化规律是社会学者和地理学者关注的话题。基于不等和贫困,社会学者和地理学者提出了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形成的影响机制。芝加哥学派早对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提出范式,贫民窟、有人种区、犯罪集聚区在城市地域中的分布具有同质(yeateandgarner,1980)。之后被发展为经典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主要包括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和哈里斯、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parkandburge,1925;hoyt,1939;harriandulman,1945)。后现代发展时期,发达的城市聚居区分为不错居住区、中产居住区、近郊城区、租住结合区和衰落城市中心区。贫困群体更多地聚居于衰落城市中心区之内,即“贫民窟”,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几乎被切断,这对于贫困阶层自身脱贫和社会有序发展造成大的阻碍(johnandkaarda,1993;fellmaal.,)。发达的城市贫困阶层体上呈现出空间扩张,以及内城贫困问题突出的特点。北美城市研究表明,新城市贫困空间大多在中心区、区(centralbuineditrict,cbd)外围;英国中等城市贫困和低中收入阶层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边缘区;澳大利亚主要城市贫困阶层由市中心向郊区集聚(mann,1965;worldbank,2000)。2.我国的城市贫困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的城市贫困主体为以“三无”人员为代表的传统城市贫困(闫小培,1999;陈果等,2004)。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城市贫困主要为转型期的结构贫困,城市贫困问题更容易发生在离退休人员、低水者及从事服务业的人群中,并具有社会分层特征,阶层明显,且易以群体形式出现,农民工群体是城市贫困高发群体(周春山,1996;何深静等,2010)。发布的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年底我国的城市低保均标准为每人373元/月,城市低保对象共有2064.2万人,其中城市“三无”人员8.6万人,其余均为下岗、失业、在岗低收入等新城市贫困人。在空间上,我国的城市贫困群体也出现了阶层聚居和居住隔离的空间特征,某类城市贫困阶层通常按照的地缘关系集聚,形成团状、条带状、散点状和片状等不同形式,体现了在生存方式、行为规则、关系网络乃至观念上与城市其他区域的显著异质(周素红等,2010;余建辉和张文忠,2010)。三、城市贫困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经济学的贫困理论1.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古典经济学认为,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是个人行为和市场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自由竞争市场条件下,劳动力的格是由劳动力的供给所决定的,如果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其格会降低,这样将导致劳动报酬下降,一部分工人因此陷入贫困。这部分劳动人由于贫困则减少生育,终人增长受到,劳动力供给又开始下降,劳动力供给下降后,劳动力价格会自然回升,然后进入新的循环调节(mann,1965)。也是说,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可以通过约束个人行为来规范劳动力供给,从而使得贫困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和社会没有必要对贫困者提供帮助和救济(王志标,2009)。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解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市场似乎不是多能的,不能自动解决所有问题。英国有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其因很好贡献被后人称为“资本主义的救世主”(gan,1972)。他认为一个社会的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价格均衡时的需求。当需求价格大于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资本家会扩大生产规模;相反,如果需求价格小于供给价格,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资本家被迫降价出售商品,如果无法实现其低利润会减少工人数量。当大量资本家这样做时,会出现大量失业人。市场调节不能减少贫困,在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不足以实现充分业,因而非自愿失业将会长期存在,贫困问题也将随之而来。凯恩斯(1983)认为干预经济是解决失业和复兴经济的好办法,首先采取赤字政策和膨胀的货币政策使开支扩大,接着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业,达到减少贫困发生的目标。(二)马思主义贫困理论马思通过对资本主义产生过程的研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城市贫困产生的根源在于其社会经济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导致社会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不等占有。资产阶级通过占有生产资料来榨取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从而导致后者陷入贫困。为了大程度限度地追求利润,资本家是要以低的价格雇佣工人,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尽管工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本身并不能享受这些财富。即使在资本增长、分工扩大和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财富也更多地以利润的形式被资本家拿走,而工人不仅工资不会有大的提高,还随时面临失业的危险。由此可见,工人阶级的贫困不是由于自身愚笨或者不勤劳,也不是由于社会整体财富不足,而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只有通过改变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三)多维贫困理论阿马蒂亚森(2002)早提出多维贫困理论,他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于贫困线的问题,更是人们享受自由等基本能力的问题。多维贫困中心的思想是贫困不仅指个人的收入贫困,还应该包括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如教育、住房、医疗、保障、公共设施等一系列其他客观指标。收入低及物质的匮乏只是贫困的一种基本体现,健康水、受教育、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和途径都是贫困的表现指标。因此,贫困是一个多维度的现象。目前多维贫困的主要测度方法有hm指数、hpi人类贫困指数、chm指数、fm指数、wm指数,近发展起来的有mpi指数、af法等(范晨辉等,2015)。多维贫困指数有以下几点特征:多维贫困某一维度的改善,不影响另一维度的剥夺状况;多维贫困指数的基数为0;贫困指数随着贫困状况的改善而降低;将维度矩阵复制多次不会改变贫困程度;某一维度的变化不会导致贫困指数的剧烈变动;贫困指数可按人、地区、维度等分解;基本需求的提高不会降低贫困程度;贫困指数是人规模的非增函数;各维度的值和临界值成比例变化不会影响贫困指数的大小(chakravartyetal.,2008;bettetal.,2003)。(四)社会剥夺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影响下,城市贫困人增加,贫困人在各方面处于不利状况。新政策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在相对富裕的社会如何定义和度量新城市贫困、如何分配公共资源及评估政策的有效等问题都需要解决(richardonandgrand,2002)。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外学者开始了对社会剥夺概念及指标的研究。社会剥夺是从事贫困问题研究的学者们提出来的,起初是指越南战场的美国士兵生活舒适但心理不满足的。英国的汤森早定义其概念,他认为社会
【目录】
序言/i
前言/iii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收入不平等与城市贫困/10
第一节 收入不平等与城市贫困研究综述/10
第二节 西安市收入不平等对贫困的影响/16
第三节 西安市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的空间演化关系/31
第四节 西安市收入不平等与贫困演化的影响因素/50
第三章 贫困阶层聚居与城市贫困/62
第一节 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研究综述/62
第二节 西安市城市贫困阶层的基本特征/66
第三节 西安市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研究/77
第四节 西安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的形成机制与效应/100
第四章 城市功能格局与城市贫困/105
第一节 城市功能格局与城市贫困研究综述/105
第二节 西安市城市贫困格局及演变/108
第三节 西安市城市功能格局及演变/116
第四节 西安市城市贫困与城市功能格局的时空耦合/124
第五章 城市环境与城市贫困/139
第一节 城市环境与城市贫困研究综述/139
第二节 西安市城市环境格局及演变/142
第三节 西安市城市环境与贫困格局的时空耦合/161
第六章 城市贫困居民的微观行为/177
第一节 城市贫困居民微观行为研究综述/177
第二节 西安市城市贫困典型区甄选/181
第三节 西安城市贫困典型区居民微观行为特征/189
第四节 典型区居民主要行为活动的时空间结构/212
第七章 城市贫困群体生活质量感知/240
第一节 城市贫困群体生活质量感知研究综述/240
第二节 西安城市贫困现状及典型区贫困人口属性/243
第三节 典型区贫困群体客观生活质量测度/252
第四节 典型区贫困群体主观生活质量感知/267
第五节 贫困群体生活质量感知的形成机制/281
参考文献/291
彩图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