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机器 [美] 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 浙江人民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情感机器 [美] 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 浙江人民出版社

正版二手书,发货前杀菌消毒,保证符合品相,不缺页,圆通发货(圆通不到走邮政),下单后24小时内发货。

21.92 2.2折 99.9 八品

库存2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 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69420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9.9元

货号1529363335861618177

上书时间2024-11-22

启灵正版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前言

情感机器离我们有多远


李德毅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不真的凭我的眼睛来爱你,


在你身上我看见了千处错误;


但我的心却爱着眼睛所轻视的。


       ——莎士比亚




  坠入爱河,本美妙无比,但莎士比亚的这句话可能要惊醒无数“梦中人”了。为什么体验如此美好,现实却如此残酷?我们的大脑为什么会自动忽略那“千处错误”,而“爱着眼睛所轻视的”?


  事实上是,我们的大脑很容易会欺骗我们自己。马文·明斯基在《情感机器》中对人类思维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人类大脑包含复杂的机器装置, 并由众多“资源”(resource)组成,而每一种主要的情感状态的转变,都是因为在激活一些资源的同时会关闭另外一些资源,这改变了大脑的运行方式。所以,愤怒用攻击代替了谨慎,用敌意代替了同情。


  而这人类思维的本质,正是我们研究人工智能、塑造最高级的“情感机器”的关键所在。


  人工智能在今年已经迈入了第59个年头。59年前,明斯基与约翰·麦卡锡一起发起并组织了达特茅斯会议,并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而这场会议也成了人工智能的起点。期间,人工智能经历了两次上升、两次寒冬,终于在今日迸发出了野蛮生长的态势。而明斯基,在这段历史中一直是一位闪耀着耀眼光彩的杰出的人工智能权威,是当之无愧的人工智能之父。


随着历史车轮的迈进,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智能机器时代:工业机器人开始替代很多高重复性的人类劳动,甚至进入极端环境实施救援工作;轮式机器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将人类排除在外、实现交通零事故的目标将指日可待;被植入云端“大脑”的家庭机器人能听得懂人说的话,陪护机器人开始成为老人、儿童的新伙伴,陪他们度过了或孤独或患病的那些难熬的日子;而世界第一家机器人酒店也在日本开业,从前台到后勤的工作岗位全由机器人担任……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更为严峻的问题:如果机器能够模拟人脑,具备意识、思维、自我观念等人类特质,会作出决断,是不是人类就能在无人驾驶和医疗这些关键领域实现质的飞跃?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那么,大脑要进行何种变化才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机器应该如何演化,才能让它们具备人类的常识、常识性思考与反思能力?


  在《情感机器》这本书中,明斯基为我们研究更高阶的人工智能——情感机器,提供了一幅详尽的路线图。他指出,情感是人类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并在洞悉思维本质的基础上,指出了人类思维的运行方式,提出了塑造未来机器的6大维度——意识、精神活动、常识、思维、智能、自我,揭示了人与机器根本性的不同,以及人之所以独一无二、足智多谋的原因,然后尝试将这种思维运用到理解人类自身和发展人工智能上。


  毫无疑问的是,在未来几十年里,各国的研究者都将努力致力于更高阶人工智能的领域,但正如明斯基所言:只有当这些机器变得足够聪明,能够掩盖自己的种种缺点后,我们发明的系统才不会出现新的缺点。


  情感机器,这一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答案,还将让人类上下求索。


 





作者简介


马文·明斯基


l 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之一,是首批机械人手臂、世界上首位神经网络模拟器Snare、世界上zui早能够模拟人类活动的机器人Robot C的创建者。同时,他还是世界上first人工智能实验室——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以及虚拟现实(VR)的zui早倡导者。


l 作为一位伟大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明斯基获奖无数:他是人工智能领域首位图灵奖获得者、MIT 1989年Killian奖获得者,并于1990年获得日本政府所设立的“日本奖”。此外,明斯基还是日本东芝公司媒体艺术和科学领域的教授,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院士,曾出任美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席。





目录
推荐序情感机器离我们有多远

李德毅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引言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的未来

第一部分情感,另一种人类思维方式

01坠入爱河

我们的每一种主要的“情感状态”都是因为激活了一些资源,同时关闭了另外一些资源——大脑的运行方式由此改变了。如果每次这种改变都会激活更多其他资源,那么最终将导致资源的大规模“级联”。

“爱”的手提箱

精神奥秘之海

情绪与情感

本能机,让婴儿情感更好捉摸

云认知型思维

成人精神活动的6大层级

情感“瀑布”

思维维度的多样性

02依恋与目标

人类的一些目标是天生的本能,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另一些目标则是通过“尝试和错误”学习,来实现已有目标的次级目标;而高层次目标,则是由一种特殊的机器体系形成的。这种特殊的机器体系是指我们对身为依恋对象的父母、朋友或亲人的价值观的继承,这些价值观积极地响应了我们的需要,在我们体内产生了“自我意识”情感。

沙子游戏:从叉子到勺子

依恋与目标

印刻者

依恋性学习模式

学习、快乐和信用赋能

价值体系的塑造

幼儿和动物的依恋

谁是我们的印刻者

自律,构建目标一致的自我模型

公众印刻

03从疼痛到煎熬

任何疼痛都会激活“摆脱疼痛”这一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目标本身的消失。然而,如果疼痛强烈而又持久,就会激发其他大脑资源,进而压制其他目标。如果这种情况级联式地爆发下去,那么大脑

的大部分区域都会被痛苦占据。可见,在处于某种精神状态中时,我们也就失去了“选择的自由”。

疼痛之中

煎熬,大脑失去自由选择权

苦难机器

致命性的痛苦

心智“批评家”:纠正性警告、外显抑制和内隐束缚

弗洛伊德的思维“三明治”

控制我们的情绪和性情

情感利用

第二部分洞悉思维本质,创建情感机器的6大维度

04意识

“意识”是一个“手提箱”式词汇,它被我们用来表示许多不同的精神活动。而这些精神活动并没有单一的原因或起源,当然,这也正是为何人们发现很难“理解意识是什么”的原因所在。心灵的每个阶段都

是一个同时存在多种可能性的剧场,而意识则将这些可能性相互比较,通过注意力的强化和抑制作用,选择一些可能性、抑制其他可能性。

什么是意识

打开意识的手提箱

A脑、B脑和C脑

对意识的高估

如何开启意识

主观体验,心理学中的无解难题

自我模型与自我意识

笛卡儿剧场

不间断的意识流

05精神活动层级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产生如此多新事物和新想法的?资源可以分为6种不同的层级——本能反应、后天反应、沉思、反思、自我反思、自我意识,以对想法和思维机制进行衡量。每一个层级模式都建立在下一个

层级模式的基础之上,最上层的模式表现的是人们的最高理想和个人目标。

本能反应

后天反应

沉思

反思

自我反思

自我意识

想象

想象场景

预测机器

06常识

我们所做的许多常识性事情和常识性推理,要比吸引更多关注、获得令人敬仰的专业技能复杂得多。你所“看到”的并不完全来自视觉,还来自这些视觉引发的其他知识。常识性知识的主体,即人类需要在文明

世界中相处下去会涉及的许多问题,如我们所说的常识性问题,目标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如何实现的,我们平常是如何通过类比来推理,以及我们如何猜测哪一项知识等,可能与我们的决策方式相关联。

什么是常识

常识性知识和推理

意图和目标

差异的“幻想”世界

在不确定性中,作出最优决策

相似推理

正面经验和负面经验的博弈

07思维

我们几乎从未认识到常识性思考所创造的奇迹。人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众多的兴趣爱好当中,是什么选择了我们下一步将要思考的内容?每一种兴趣又会持续多久?批评家又是如何选择所使用思维方式

的?事实上,工作被隐藏在“脑后”,仍在继续运行。

是什么选择了我们思考的主题

批评家-选择器模型,思维跳跃之源

情感化思维

人类的19大思维方式

6大批评家,选择最合适的思维方式

先有情感,还是先有行为

庞加莱无意识过程的4大阶段

认知语境下的批评家选择

人类心理学的核心问题

08智能

每个物种的个体智力都会从愚笨逐渐发展到优秀,即使最高级的人类思维也本应从这个过程发展而来。我们可以通过多种视角来观察事物,我们拥有快速进行视角转换的方法、拥有高效学习的特殊方式、拥有获

得相关知识的有效方式并可以不断扩大思维方式的范围、拥有表征事物的多种方式。正是这种多样性造就了人类思维的多功能。

预估距离

平行类比

高效率学习的奥秘

信用赋能

创造力和天才

记忆与表征结构

表征等级

09自我

是什么让人类变得独一无二?任何其他动物都无法像人类这样拥有各种各样的人格。其中一些性格是与生俱来的,而另一些性格则来自个人经验,但在每一种情况中,我们都具有各异

的特征。每当想尝试理解自己时,我们都可能需要采取多种角度来看待自己。

多样的“自我”

人格特质

“自我”观念的魅力

为什么我们喜欢快乐

情感描述难题

发现感觉中独特的“质”

人类思维的组织方式

复杂的尊严

人类智能的3大时间跨度

致谢

注释

译者后记

 



内容摘要

l 大脑如何产生新想法?思维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运作的?意识缘何形成?什么是情感、感觉、想法?如果将人类大脑看成一台机器,那么这是否有益于我们设计出能够像人一样能理解、会思考的高级人工智能——情感机器?


l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机器具备了情感,是不是就可以取代人类? 在《情感机器》中,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有力地论证了:情感、直觉和情绪并不是与众不同的东西,而只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也同时揭示了为什么人类思维有时需要理性推理,而有时又会转向情感的奥秘。通过对人类思维方式建模,他为我们剖析了人类思维的本质,为大众提供了一幅创建能理解、会思考、具备人类意识、常识性思考能力,乃至自我观念的情感机器的路线图。


 



主编推荐
  Gartner IT 2015年高管峰会预测,人类将在2020年迎来智能大爆炸;

  “互联网预言家”凯文·凯利提出,人工智能将是未来20年重要的技术;

  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更预言,2030年,人类将成为混合式机器人,进入进化的新阶段。

  

  一部引领人工智能大趋势、透视下一个大挑战的领先巨作。情感机器6大创建维度首度披露,人工智能新风口驾驭之道重磅公开。

  人工智能之父、MIT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创始人、人工智能领域首位图灵奖获得者马文·明斯基重磅力作首度引入中国!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专文作序!

  一部洞悉人类思维本质,创建情感机器的巨作。人类精神活动是如何发生和进行的?思维如果工作?如果人类大脑是一台机器,探究其内部意识运作机制是否有助于我们研发出能理解、会思考的人工智能?

  湛庐文化联合机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特设专家委员会!该专家委员会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创始人余凯、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国际人工智能大会(IJCAI)常务理事杨强、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胡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王卫宁等专家学者,他们将以自身深厚的专业实力、洞察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对这些优秀图书进行深度点评。

  国际人工智能领域先锋人物倾力推荐!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创始人余凯,人工智能先驱、LISP语言之父约翰·麦卡锡,奇点大学校长、谷歌公司工程总监雷·库兹韦尔,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文学评论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联袂推荐!

  国内首套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 书系0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