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在北大荒 郑笑枫 中共党史出版社
正版二手书,发货前杀菌消毒,保证符合品相,不缺页,圆通发货(圆通不到走邮政),下单后24小时内发货。
¥
9.14
3.3折
¥
28
八品
仅1件
作者郑笑枫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ISBN9787509800928
出版时间2008-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1595299195332972545
上书时间2024-11-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丁玲在北大荒》出版了,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延安时期与丁玲并肩战斗过的老文艺战士看到这《丁玲在北大荒》,也一定会和我一样,感到高兴和欣慰的。
丁玲在北大荒的情况,一般人所知不详。过去,我怕触及她的伤痛,也没有多问过她,并且一直想当然地认为她是被发配到北大荒的。后来我才得知.是她主动要求去的。笑枫同志撰写的这《丁玲在北大荒》中又告诉我们:1963年,也就是丁玲在北大荒度过五年的艰苦生活之后,作协党组和中宣部的负责人曾想让她回来,并且说可以发调令,但她却表示,愿意继续留在北大荒。丁玲到北大荒,无疑是她一生中的大事。我认为,她的这个决定很不一般,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没有非凡的勇气,是不可能采取这个行动的。而这个勇气则来源于她对党的信念和一贯的文艺思想;革命作家必须与群众相结合。丁玲当时认为,她住在北京的小四合院中,固然可以苟安一时,但被划了“右派”、没有人敢接近自己,这样就会形成与人民群众的隔离,而这是她所不能忍受的。她对自己说:“不必犹豫了。不要留恋这死寂的庭院,到暴风雨中,到人群里面去,到火热的劳动中去。”“沉在人民中去,和人民在一起,总有一天能和人民一样光明磊落地生活。”这就是她当时的想法。
作者简介
郑笑枫,中共党员,1925年生,大别山区湖北英山人。红军烈士子女,祖父在五次反围剿时牺牲,父亲在长征时牺牲,事迹均存英山红军烈士纪念馆。1944年参加新闻工作,先后任《新湖北日报》(鄂东版)、第十战区《阵中日报》、南京《新民报》等报社记者、特派记者;参加大别山诗
目录
我的自传
序
题记
严寒的日子,已经降临
附:反右派斗争中的六日
“向左村”
农场来了“大右派”
“我愿意留在北大荒继续锻炼”
纤笔一枝谁与似
在宝泉岭农场
附:三访汤原
附:追叙夜审丁玲
附:记入狱
重返北大荒
归来华发苍颜
永不消逝的活力
最后一篇作品
飞蛾扑火 非死水止
附:我怀念她
附:风雪人间
跋
再版后记
内容摘要
《丁玲在北大荒》是丁玲的朋友、原光明日报社高级记者郑笑枫根据采访陈明等人,并深入北大荒实地访问后写成的一部纪实报告,真实再现了丁玲在北大荒的感人经历。同时附有丁玲、陈明等回顾北大荒生活的文章,是深入流放者内心世界的一个难得文本。
1955年,“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黑头目”的帽子就扣在丁玲头上;1957年,丁玲没讲一句话又被扣上了“右派”帽子,夫妇俩被发配到荒凉寒冷的北大荒,从此一直到1970年转到秦城监狱,开始了12年的无罪流放生涯。12年,作为一个作家、一个女人,在寒荒地带,是如何熬过来的?
在北大荒,丁玲既感受到纯朴群众的友情关爱,也受尽奚落歧视,特别是在“文革”中,遭受非人待遇。但她奋起“飞蛾扑火”的精神,以钢铁般的意志在冰锋刺骨的环境下熬炼,最终和北大荒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