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款式 刘刚|李冬君 山西人民出版社
正版二手书,品相优良,圆通发货(圆通不到走邮政),下单后24小时内发货。
¥
11.38
3.3折
¥
35
八品
仅1件
作者刘刚|李冬君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79651
出版时间2012-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1821384872905266177
上书时间2024-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题记
历史,是一个文明的样式,我们身在其中,如何自处?
人生而自由,是一条公理,可经验告诉我们,人是历史的产物。
人必生于某个历史时期,长于某种文明样式,这一基本事实,决定了我们如何实现与生俱来的自由意志,天赋人权作为绝对理念,必定要获得历史的形式,转化为文明样式,为社会提供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常说“命运”二字,偶然地生于某个历史时期是我们的“运”,必然地进入某种文明样式是我们的“命”,好的文明,应该是天赋人权的摇篮,是人生而自由的保护伞。
在一个好的历史时期,进入一个好的文明里,那当然就是“幸运”。如有不幸,生为奴隶,被人统治,在灾难的丛林中,那就权当做绝对理念的最后证据:“不自由,毋宁死”!奴隶以自己被奴役的状态证明了自由的价值。
为什么不幸之人,往往更接近自由的本质?因为他本人就是证据。
如果说个人的不幸,还有偶然性,那么民族的不幸呢?肯定非偶然。要么受天启,要么被天罚。
看来我中华民族,已注定要受天启,盖因我民族自强不息,历尽苦难而知天理,受尽专制而能自立,内忧外患不已,文明却生生不息,王朝靠不住了,还有文化的江山托底。
“秦时明月汉时关”,说来道去,都与王朝有关;而人在桃花源,不知有秦、汉,然亦自成一文化的江山,足以为后人道,为后世法者,岂非陶翁之文化个体性,已转化为一个历史的样式?自由的款式?
在文化的江山里,历史并非王朝的专利,而是由文化个体性开显出来的自由的款式。陶翁“采菊东篱下”,那是多么自由的款式!而“悠然见南山”,便是有了文化的江山可依。
王谢风流,从《世说新语》里来,饮酒,吃药,品茶,无论怎样活着,如何活法,都活出了“魏晋风度”,活得“人与山川相映发”,向我们展示了“自由之思想”的美学款式。
还有唐诗,也超越了大唐盛世,一代诗人,盖了帝王将相的帽,栖于“独立之精神”的高枝,“天子呼来不上船”,凭什么?就凭诗。诗是一面历史的旗帜,要表达自由意志。诗言志,要让人闻到自由的气息,“两个黄鹂鸣翠柳”,那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还是分了“左”和“右”在争鸣?而“一行白鹭上青天”,便是自由在高处,超越了“左”和“右”的自由之思,向着普世价值奔去。
无自由,勿为诗。不能感发人生命中的自由意志而成一自由的款式,何必写诗!可怜乾隆帝,挂在他名下的诗,有四万多首,论数量,一人可敌全唐诗,可对不起,谁能记住其中哪怕一句、两句?而李白仅一首“床前明月光”,就将他盖趴了。何以“白也诗无敌”?全靠了自由意志。
历史是自由的款式,有如“大江东去”!喟然而叹“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花开几朵,那便是自由意志。
导语摘要
今人写历史,多从历史本身出发,得出其规律性,注重实证与理性,讲“普世性”。但刘刚、李冬君所著的《自由的款式》作者独辟蹊径,将文化个体性融入历史写作当中,贯通文史,将哲学的思辨与诗化的语言糅合在一起,自成一体。
作者简介
刘刚,自由写作者,主要著作:《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与李冬君合作)、《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晴的近代史》(与李冬君合著),以及《中国史诗》卷一“从天命观到帝王术”、卷二“自由的寓言”等。
李冬君,历史学博士,主要著作:除与刘刚合著上述书外,还著有《儒脉斜阳——曾国藩在官场和战场》、《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孽海自由花》、《中国私学百年祭——严修新私学与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系年》,译著《叶隐闻书》、《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等。
目录
壹 文明论语
贰 江山诗话
叁 国史清谈
内容摘要
今人写历史,多从历史本身出发,得出其规律性,注重实证与理性,讲“普世性”。但《自由的款式》作者独辟蹊径,将文化个体性融入历史写作当中,贯通文史,将哲学的思辨与诗化的语言糅合在一起,自成一体。
《自由的款式》分为“文明论语”,“江山诗话”、“国史清谈”三部分。
“文明论语”部分主要是文明论,以“论语”的形式梳理世界文明史:西方文明由“分化”而演进,中国文明由“统一”而展开。从神话到史诗,从英雄到公民,视野广阔,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江山诗话”撷取《史记》的诗性特质,以诗话形式论说历史:文化中国少年老成,周公的理智、孔子的伦理贯穿始终,用思想自由与否为尺度给诗人的江山排座次。从治乱兴衰到文化中国,指点江山,一气呵成。
“国史清谈”部分,不争论,只清谈,一步步重新发现近代史:清王朝卖国以维系王权,曾国藩、李鸿章之流办洋务、争海权,也只是专制制度下自由的微光。带着“流氓无产者习气”的慈禧,一步步拆了大清王朝的局。一句话,“中国人的自由精神埋伏在文化的江山里”。
主编推荐
好的文明,应该是天赋人权的摇篮,是人生而自由的保护伞。
在一个好的历史时期,进入一个好的文明里,当然“幸运”,如有不幸,生为奴隶,被人统治,那就权当绝对理念的最后证据:“不自由,毋宁死”!
精彩内容
语言的创世力语言可以通神,文字能表达出神的本质。在古埃及神话里,“心与舌”,即思维与语言,是神创造世界时使用的工具,而希腊字母表上的首尾两个字母,据说是由命运三女神所创,它们代表象征宇宙始与终的上帝,“我是首,我是尾,除我以外没有上帝”。
将字母作为创世元素,这一神话思维还启发了雨果,他认为象形文字是一切文字的根基,字母也有象形意义,字母“X”是两剑交锋,生死由命,所以它是命运的记号,也是未知数;字母“Y”是一朵长在花梗上的百合花,一个张开双臂向上苍祈祷的人;而字母“Z”则是鞭笞天空的闪电,显示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它就是上帝,也是宙斯。
古希腊人赋予字母以创世意义,还神化了话语权力。他们不仅将来自宗教的启示和国王的“法令”当做“神谕”,还把公民的话语权变为说服力之神“皮托”(Peitho),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就是在公民的话语权中诞生的,与之俱来的还有命运的理性形式——逻各斯。
神由语词而生
神由语词而生,神学中的上帝,其实是由希腊语的语法来支撑的。在希腊语中,有两个语法耐人寻味,一个是引发了“存在”范畴的“系动词”,一个是产生了“主体”概念的“主语”。而神学中的上帝,便是用“存在”和“主体”这两根拐棍来支撑的。
尼采叹日:我们还扔不开上帝,因为我们还在信奉语法。
《圣经》的作者们,似乎猜出了语言造神的秘密,为此他们要拨乱反正——让神来掌握语法和语根。《创世纪》中讲述了“巴别”塔的故事,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语言都是一样”,诺亚的子孙们来到示拿平原,决定为自己建一座城和一座塔,使塔顶通天,可以“到达星星”,直抵“上帝之门”。
人类的抱负使神恐慌,神就变乱人类的口音,使之语言不通,分散在各地,“因此那城名叫巴别,因为神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巴别”(babel)一词,从希伯来语中的“babeli'’派生而来,它的意思是“上帝之门”,《创世纪》将“babel”同另一个希伯来语“balal”(“混乱”)联系在一起,只作了一个小小的语言手术,人类便开始争吵起来。
从此“会说陌生语言”,便成为一种神授的能力,是“替天使说话”。
惟义人之舌,能传播福音;惟圣徒之舌,能出神入化。凡人不自量力,僭越了神权,会遭天谴。
仓颉造字二法天地交通,神民往来,“蚩尤”跑去民间,以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率苗民杀上天去,与黄帝争上帝,黄帝诛之。故仓颉造字,以“蚩尤”贬之。
或日“蚩尤盖以痴之尤异”,言其蠢不可及;或日“蚩从虫,尤从人”,言
其“毒如蝮而形似人也”。
仓颉用“象形”——观象于物、开物成务,“会意”——圣王制名、受命于天二法,奠定造字的天命观和天下观的基础,确立了造字的王权主义原
则。“蚩尤”作乱,故以“虫”象形,其意尽在“从虫”,而黄帝,则越来越成为一条大一统的龙。革命出自蚩尤一系颛顼称帝时,对蚩尤之辈,深恶痛绝;对下民上访神界,不胜其烦,便派重、黎二神,分管天地,将神与民分开,民再也不能上天,神也不能私自下凡,这便是所谓“绝地天通”。
从此神权落入帝彀,从表面看,改革由于“民匮于祀”引起的经济危机,而其根本,则在“民神同位”对帝的威胁。
“绝地天通”使神异化。为反抗异化,蚩尤一系与颛顼战,共工头断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使宇宙大翻盘。
后来的革命者,对蚩尤多有敬意,奉为战神和兵神;连隐士陶渊明,对蚩尤之属的刑天也心向往之,诗曰“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一直到毛泽东,对蚩尤一系的造反派,仍然表示尊敬,词日“不周山下红旗乱”,即言其革命传统,乃源于《山海经》里造反的蚩尤一系,而非来自三代替天行道的汤武革命。文明因语言而异
与耶和华用语言的分化搞垮通天塔不同,颛顼的改革,没有使人类因失语而分化,而是用了形意文字的神化功能来求解决方案,以写字一族,仓颉的徒子徒孙——巫史,为专业性和职业化神媒,以象形和会意,作为攫取权力的手段和促成大一统的符号,以此为中国文明的统一性奠基。中西文明一
开始便渊源有自,其后亦未同归。西方文明走了一条口语化之路,由口语来决定拼音文字;而中国文明则走了一条文字化之路,用文字之形意来规范口语的方向。西方文明因文字向口语靠拢,而不断“分化”,由“分化”而演进,而形成民族国家和民族精神;中国文明因口语向文字靠拢,而趋于“统
一”,由“统一”而展开,而形成天下观和中央集权。
用汉字才能造长城口语是大众化的,同时也是地域化和民族化的,以口语为基础的拼音化文字,也有着鲜明的地域化和民族化特征。一方面,地域化和民族化,限制了口语扩张,收缩了话语的统一性功能;另一方面,拼音化文字,难以形成语言的霸权,反而要跟着口语走,作为表达口语的工具,使语言更加分化,越来越地域化和民族化。
而形意化的汉字则趋于统一,与分化的口语化文字相比,它相对静止,较易固化,因而能刻在龟甲上,表达天机;铸在青铜上,宣示祖训和神谕;还可以如货币一般,广泛流通,稳定使用。
如果当初巴别塔的建设者们能用大一统的形意文字来交流与组织,也许通天塔就造起来了。想一想,那跨地域、跨民族的万里长城,不就是靠了大一统的形意文字来组织并建造的吗?语言一分化,不仅造不了通天的巴别塔,连万里长城也造不了吧?P3-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