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 比尔·波特 南海出版公司
正版二手书,品相优良,圆通发货(圆通不到走邮政),下单后24小时内发货。
¥
9.16
3.1折
¥
29.8
八品
仅1件
作者比尔·波特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ISBN9787544249133
出版时间201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1446014747618691072
上书时间2024-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我总是被孤独吸引。当我还是个小男孩时,我就很喜欢独处。那并不 是因为我不喜欢跟其他人在一起,而是因为我发现独处有如此多的快乐。 有时候,我愿意躺在树下凝视着树枝,树枝之上的云彩,以及云彩之上的 天空;注视着在天空、云彩和树枝间穿越飞翔的小鸟;看着树叶从树上飘 落,落到我身边的草地上。我知道我们都是这个斑斓舞蹈的一部分。而有 趣的是,只有当我们独处时,我们才会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与万物同在 。 我们都需要有时间独处,有些人需要更多独处的时间。有人却能从独 处中变得更有智慧、更为仁慈,这是我遇到中国隐士后让我吃惊的事。他 们是我见过的最幸福、最和善的人。在美国,隐士只是那些喜欢自个儿待 着的人,往往都有点神经质。但是,在中国,我发现隐士往往是社会的精 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美国人要我类比中国的隐士传统与美国社会的一些现象时,我告诉 他们隐士很像研究生,他们在攻读他们精神觉醒的博士。在中国,很多人 在佛教寺庵、道观、儒家书院、大学乃至家里获得他们精神觉醒的“学士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欲望、有能力、有精力攻读“博士”。然而,中 国社会从那些获得觉醒的“博士”的人受益甚巨。过去如此,现在亦然。 我并未打算为此著书,我仅仅是一名译者。但我居住在台湾时翻译的 作品恰恰是中国最伟大的隐士们的诗——《寒山诗》、《石屋山居诗》。 我仅仅想知道这种生活方式在中国是否还存在。当台湾有人告诉我中国大 陆不但没有人修行,隐士传统也不复存在时,我决定亲自去弄个明白。不 久之后,我发现隐士传统不仅存在得很好,而且是中国社会很有活力的部 分,我觉得必须把这个情况介绍给西方人。这就是我写作本书的缘由。我 想让西方各种宗教的修行者知道,尽管中国大陆曾经历战争、革命,但修 行人仍然坚持修持,我希望由此给西方的修行人以鼓励。他们怎会无动于 衷? 本书出版后,我很惊奇地发现,在美国很多大学都能看到。无论我在 哪里演讲,听众既有学院的学者,也有来自社区的普通居民。我在美国从 没遇到对此不感兴趣的人。我想这是因为我们羡慕这些隐士,他们所做的 是我们梦想、希望,是我们某一天也会去做的事情。 我感到荣幸的是,尽管还有不足和缺点,《空谷幽兰》被译成了中文 ,而且这次以这么漂亮的版本出版。我希望它能像鼓励西方读者那样,鼓 励中国读者追寻并找到生活中“独处”的乐趣——不是离群索居,而是因 为更深的觉悟和与仁慈,与大家更为和谐地共处。 比尔·波特(赤松居士) 2006年8月10日于华盛顿唐森港
导语摘要
本书是一部有关中国隐逸文化历史和传统的文学随笔。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为了寻找隐士文化的历史踪迹,亲自来到中国探访了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本书即是他这次探访的真实记录。他将采访到的现状与他所了解的与隐士相关的历史进行了对照,借此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叹和向往。
全书多采用白描的手法,自由随性,而又极富感染力,不仅为读者解答了隐士现在存在与否的疑问,还介绍了大量与隐士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适合大众阅读。
作者简介
比尔·波特,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他将大量的中国古代佛教典籍翻译成英文,在欧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曾经以“赤松”的笔名翻译出版《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著作。从1972年起,他一直生活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常在中国大陆旅行,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文的作品。
目录
空谷幽兰
代序
序
第一章 隐士的天堂
第二章 月亮山
第三章 举世皆浊
第四章 访道
第五章 鹤之声
第六章 登天之道
第七章 云中君
第八章 朱雀山
第九章 走过销魂桥
第十章 暮星之家
第十一章 访王维不遇
第十二章 大道入廛
内容摘要
《空谷幽兰》作者比尔·波特1972年去往台湾。在一个佛教寺庙里生活了三年。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天亮前起来诵经,夜晚听钟声,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如果我的腿太痛,我就读书。
三年后,他离开寺庙,隐居在一个山村里,开始着手翻译一些中国古代隐士的著作:寒山,拾得,丰干,石屋和菩提达摩。但最终,他决定自己亲自去寻访中国隐士,即使岁月流迁,他根本无法预知自己是否能够找到他们。或这种与宗教联结的生活方式是否存在。1989年,他找来自己的朋友,摄影师史蒂芬,两个人一起踏上去往终南山的路途。
后来他写了一本书。《空谷幽兰》。翻译出版是2001年,印了四千册。曾在一本先锋杂志上见到封面。是路途中拍下的照片。作者拄着登山的拐杖,穿蓝布衬衣,摄影师戴斗笠,身上斜背着包袋。两个对东方文化充满激情的成年美国男人。旁边站着年轻的和尚,路途装束,光头,浓黑的眉,左手手腕上绑着白毛巾。他们似正经过峻峭山顶的灌木丛,背后是尖耸的山峰和浓雾。
精彩内容
第一章隐士的天堂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中国人一直很崇敬隐士,没有人曾经对此做出过解释,也没有人要求
解释。隐士就那么存在了:在城墙外,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起,中国就已经有了隐士。 中国人说,他们的历史要上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是目前人们所知的最早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后来这些部落的人民把自己称为中国人。但是黄帝是从两个隐士那里,学会了怎样战胜敌人和延年益寿的,从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600年,他统治了一百年。大约与此同时,埃及建造了第一批金字塔。 黄帝乘龙回归了仙班。此后,中国新生文明的领导权又经历了几代人。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的时候,传到了尧的手中。两千年以后,孔夫子称赞尧是最有智慧的人,因为他略过了自己家族的成员而选择了一位隐士作为继承人。公元3世纪,皇甫谧在他的著作《高士传》中,记述了这件事情: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许由没有接受尧的建议,为了清除这席谈话可能残留的影响,他到河边洗了耳朵。但是尧决意要找到一个品德优秀的人,于是他又去接近另一
位名叫舜的隐士。舜接受了尧的禅让,后来他也去找了一位隐士来做自己的继承人。《高士传》又一次记载了这一事件:(及尧受终之后,)舜又以天下让卷(善卷)。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从之,不赏而民劝之,天下均平,百姓安静,不知怨,不知喜。今子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丕作皇韶之乐以愚民心,天下之乱从此始矣。吾虽为之,其何益乎?予立于宇宙之中,冬衣皮毛,夏衣纟希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去,入深山莫知其处。 皇甫谧所记载的这两个故事,是从《庄子》以及其他公元前4世纪或更早的著作中择取的。看起来,中国人似乎从开始记录中国文明早期领导者的轶事时起,就已经同时记载了隐士的故事。在过去的两千年里,他们一
直重复着这些隐士统治者的故事——如果不竭力去仿效的话,那么他们就将其视为理想人物,珍藏于心中。当然了,密集的群山是不会像人这样做的。但是这些故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一个隐士社会——姑且假定这是可能的——它们是针对那些行使权力的人的。它们所传达的信息是,权力的传递应该建立在美德和智慧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裙带关系。 这些故事构成了中国最早的政治批评。但是它们不仅仅是故事:真的有人更愿意选择荒野,而不是文明。这正是世界各地隐士传统的基础。而中国隐士传统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隐士在他们所遗弃的那个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我自己开始了解中国的隐士传统是在1972年。那一年,我离开了美国,搬到了中国的岛省台湾。台湾在上海的南面,香港的北面,与福建海岸遥遥相望。到了之后没几天,我就开始了在一座佛教寺庙里的生活:天亮前就起来诵经,夜晚听钟声,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如果我的腿太痛了,或者对禅垫感到“深恶痛绝”的时候,我就读书。 除了佛经之外,我也读儒家和道家的书。那些书里有很多生活在山里的中国古代隐士的故事。我非常喜爱这些故事。我能够理解有的人什么都不想要,而只想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廛外,靠着月光、芋头和大麻过活。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暝之时的片刻小憩。从黄帝时代算起到现在,中国一定有上百万隐士了。但是,读他们的故事的时候,我很怀疑他们能不能存在于20世纪。每当我问起台湾的和尚,他们都向我保证说,中国隐士已经不复存在了。经过一个世纪的革命、战争和压迫之后,他们怎么还能够存在呢?但是,我仍然心怀疑问。 三年后,我结束了寺院生活,自己隐居在一个名叫竹子湖的山村里。
从那里可以俯瞰台北盆地。与此同时,我开始着手翻译一些中国古代隐士的著作:寒山、拾得、丰干、石屋和菩提达摩。12年后,即1987年冬,到中国大陆旅游的禁令解除了,岛上的人民纷纷开始探望他们长达40年没有见过面的亲友。 P10-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