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厂魂 王延才 作家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厂魂 王延才 作家出版社

正版二手书,品相优良,圆通发货(圆通不到走邮政),下单后24小时内发货。

12.68 3.3折 38 九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延才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77751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1047036159609913353

上书时间2024-11-15

启灵正版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工人阶级的雄壮乐章

  贺绍俊

  如果我说这是一部战争小说,大家一定会感到吃惊,这分明写的是当下和平年代里一个工厂的故事,怎么会说是一部战争小说呢?的确,故事与战争毫无关系,但是这个故事的激烈程度和对抗性,就像是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个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故事。国企改革,是中国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一桩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大事,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的下岗工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国企改革的严峻性,但当我读到这部小说,才真正被震撼了。

  小说中的松江纺织印染厂在国企改革的大潮中和其它企业一样,风雨飘摇,濒临倒闭。面对固有体制的窠臼和腐败官僚的操纵,企业只有破产的死路一条;以王毅光为代表的工人们,为挽救自己的工厂,进行着不懈的挣扎奋斗,不屈不挠……老厂长李智儒为破解工厂的滞销困境疲于奔命,回厂后他面临的却是“厂长”易人……他为了救厂临终前把眼角膜捐给了王毅光;为了筹够救厂的集资款,王毅光不得已去卖血;肖丽意外获得父母遗产,她和王毅光毫不犹豫地将巨资投入工厂;市里为了稳定拿启动生产的集资款给退休工人开了支,老工人们得知后毅然将工资退回,拯救工厂;“老报告”得了绝症,可面对危亡的工厂,他几乎拒绝治疗,把工厂拿给他的看病钱让家人又交到了工厂的手里;李丹后悔堕落,轻生前为帮工厂贷款去求郭行长,而不惜一切代价……这一切又伴随交织着政治斗争、权力倾轧、圈套、谋害……可最终工厂在破产中死而复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工人阶级一如战场上满身硝烟的将士,可歌可泣!他们是社会的脊梁,作品始终洋溢着“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题,歌颂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

  《厂魂》通过一个工厂的经历反映了国企改革的艰难和曲折,令人欣慰的是,结局是一个凯歌式的结局,松江纺织印染厂最终完成了改制,破茧成蝶。尽管现实生活远比小说要严峻得多,我们看到了无数国有企业的倒闭和破产,但正如书中的市委李书记所言:“国企改革是一个完整的体制机制转换过程,是结构性的战略调整。实行市场经济之后,很多企业因体制弊端和资源结构问题面临破产重组。有些企业破产退出了市场,更多的企业通过转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主体,这正是改革的必然和成功。”小说不但为我们描写了以王毅光为首的工人阶级的悲壮,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图景,当然,这个图景不是作者的想象,它是整个国企改革的一个缩影。

  作者本人是一名下岗工人,下岗后还曾收过破烂,可他对工厂的情感依然那么炽烈,他对现实的忧患依然那么沉重,他写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以小说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愿望。从上个世纪50年代过来的人应该都记得一首歌:《咱们工人有力量》,那铿锵昂扬的旋律传达出那个时代的工人阶级的精神特征。但中国社会近二十年来急于发展经济,造成了社会文化思想的畸形生态,当下社会,仿佛唯有财富才有话语权,工人自然而然地被边缘化了,谁还相信“工人有力量”呢?但是,王延才作为一名曾经的工人,他执着地要发出工人的声音,为工人阶级树碑立传,难能可贵!

  王延才的这部小说还给当代文学带来了新的希望。

  随着现代化和都市化的不断扩展,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都市文学逐渐成为了文学舞台上的主角。但尽管都市文学越来越兴盛,却缺乏有思想力量的作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都市文学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传统。从思想资源上看,写都市文学的作家,特别是年轻作家,多半还是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为参照的。当然,西方的都市化和现代化远远走在我们的前面,他们的思想资源值得我们借鉴,但真正要建立起自己的传统,还必须依赖自己的经验和精神遗产。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在都市化进程中那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国家,工业仍是我们城市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工业经验和工人文化应该是建立我们自己的都市文学传统的重要因素。

  不久前,我还参加了一个以“老工业基地与都市文学创作”为题的研讨会,因为我从2004年起去了沈阳的一所大学,有了与沈阳这座老工业城市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对这个题目感受颇深。我去沈阳的八九年间,正是国有企业面临改革重组的时期,在沈阳铁西区这个有名的工业区,一座座厂房都被拆掉了。但我发现沈阳人的“不一样”跟老工业基地有着密切关系,包括伦理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城市的性格,都打着老工业基地的烙印。我得出一个结论,老工业基地上的厂房能够拆掉,但老工业基地上的产业工人精神并没有拆掉,而且也许永远也拆不掉。老工业基地上的马达虽然不再运转了,但仍然在工人们的心中运转,仍然在释放出能量。我于是在研讨会上呼吁大家重视老工业基地所凝聚的精神资源,老工业基地应该成为培育都市文学新传统的重要基地之一。我还就都市文学如何处理工业文化资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在处理工业文化资源时首先应该坚持工人的立场。为什么要坚持工人立场?因为对于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来说,在工业文化中工人是绝对的主体,所谓工人立场,也就是要把工人作为观察城市的主体视角。尽管过去我们曾经以“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为口号,曾经极力提倡工业题材,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学会怎么以工人立场去把握工业文化。在我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的几天后,我就读到了王延才的小说《厂魂》,这部小说简直就像是专门来呼应我的观点似的,小说写的就是老工业基地的故事,资源就是老工业基地的资源。更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具有鲜明的工人立场,因此小说自始至终都跳荡着工人的灵魂。我们很少有这样的直接、正面书写工厂和工人生活的小说了!都市文学的空间几乎就局限在高级写字楼或豪华别墅群里,《厂魂》顿时敞开了都市文学的空间,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是能够让当代文学的希望生长得更加茁壮的。我也希望读者朋友喜欢这个广阔的空间,我们何不跟随着这部《厂魂》,从憋屈的写字楼里走出来,去轰鸣的厂房里体会一下雄壮的社会和人生乐章呢?

作者简介
  王延才,1956年生,黑龙江佳木斯人。当过农民,当过工人。在农村时赶上文化大革命,回城后经历了国企改革。

目录
序:工人阶级的雄壮乐章

引子

第一章 非你莫属

第二章 王毅光上任

第三章 天灾人祸

第四章 李厂长下台

第五章 承包

第六章 撤职

第七章 大字报事件

第八章 报国无门

第九章 歌舞升平

第十章 民主选举

第十一章 生死关头

第十二章 最后的希望

第十三章 破产

第十四章 救厂

第十五章 意外转机

第十六章 重陷困境

第十七章 命悬一线

第十八章 可歌可泣

第十九章 化茧成蝶

后记

内容摘要
  《厂魂》是一部奋不顾身的战争小说。

  故事与战争毫无关系,而是讲述和平年代一间国营工厂的改革往事。但故事的激烈程度和对抗性,就像是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亦是一次在国企改革的大潮中,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风凰涅磐的决心冲向彼岸的自新之旅。固有体制的窠臼,腐败官僚的权弄交织成巨大的风暴漩涡,使得每一次的抵达都堪称悲壮和不朽。

  这是一封写给工人阶级的情书。

  一切历史都是个人史。国企改革作为一段改变了千百万工人的历史,汇聚成一股血与肉、泪与汗的命运洪流。在这个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的时代,小说中的众多人物仿佛圣徒:从厂长到工人,他们为救厂捐钱、卖血、卖身,甚至放弃最后的疗治……身为一名曾经的下岗工人,作者为现实忧患、为工人歌哭,字里行间燃烧着又魂深处的炽热。

  这是一首工业美学的咏叹调。

  小说中时刻出现连绵的厂房、高耸的烟囱、苍茫的天际,悠长的镜头不徐不疾地横栩出一个巨大而延宕的全景。那画面仿佛默片时代的一个回溯,灰色、寂寥、凝滞,却于无声处流淌着凛然和优美。这是穿透记忆、连结现实的一次审美想象,更是献给公有制荣光下工业文明的深情挽歌。

主编推荐
  《厂魂》首先是一部接地气的现实题材力作。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东北某市松江纺织厂一波三折的改革转制入手,集中展现了这一复杂过程中,从厂长到工人、从官员到外商、从庶民到黑社会等多方的利益角逐和博弈。市场经济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大锅饭体制,鲶鱼效应让国企只能用求变寻找生存的突破口。这样的主题充满了冲突与对抗、混沌与彷徨,更是历史改革进程中永不磨灭的国家记忆;同时,为我们文学宝库里不多的工业化题材创作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厂魂》献给曾奋斗在国企改革困境中的工人阶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