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课堂:超越分数的教学案例与评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重塑课堂:超越分数的教学案例与评析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3.67 7.4折 32 全新

库存16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希斌,黄月初 编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42204

出版时间2015-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2元

货号23817150

上书时间2024-10-14

启灵正版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预测未来,有多少人会希望找他预测一下自己哪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以后的每一天会遇到什么人、会发生什么事?要得到这种预测的人会很少,因为如果自己生命的每一天都已知,这样的人生就失去了新鲜,失去了可能性,会很无聊。当前的中小学教学可能正在陷入这种困境,当下的所有的努力及未来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明确和不可改变——分数、升学率、二本率、重点率……一沓沓的试卷、一摞摞的参考书,教师像高级的工匠,默默地规划和执行着每一道工序。教师可能很自信,在应试的路上越走越顺;教师也可能很失望,他们盯着那毫无悬念的终点,他们也能预知这条路上将会发生的一切。
  几天前,笔者看到北京的一所小学门前竖起一个喜报板,是北京的一所高中发来的,祝贺、感谢这所小学为他们输送的学生在今年高考时考分超过600分。学校、教师、家长陶醉在这荒诞的世界中,学校俨然成了一个插满了塑料花的花园——一切看起来那么逼真,一切看起来又是那么虚无。有一百个理由能证明这是合理的,有一千个原因能表明这是无奈的,但总要一个理由,也应该有一个理由,告诉我们,这一切可以改变,这一切也应当改变。
  这本书基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湖南省好的中学之一——真实的教学案例,其中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教学的改变,也看到了改变的理由——不屈服。分数、升学率自以为是教学和教师的主人与上帝,它们轻蔑地笑看教师臣服在自己设定的情境中。但是,有些教师就是不服!有些学校就是不服!他们即使戴着镣铐也要跳舞!他们就是要在这情境中上演自己的剧本!他们向分数、升学率低吼:这是我的讲台,这是我的课堂!
  湖南师大附中不是不要分数和升学率,相反,该校的分数和升学率在湖南省一直名列前茅。这些教学案例向我们显示:教学可以超越分数,可以很精彩,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可以呈现更多的可能性。因此,这样的教学在现实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富有教育理想的好戏。
  分数、升学与学生全面发展在现实中构成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我们不应惧怕和回避矛盾,因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教师不能忽视分数,分数已然成为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无可躲避的一种基本生态环境,忽视分数就是回避矛盾;教师也不能臣服于分数,否则就牺牲了学生的发展、放弃了自己的教育理想。那么,面对分数与学生发展的矛盾,教师应该做的就是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获得分数的同时也获得更全面、更好的发展。因此,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就是当下中小学教学获得改进的核心举措。
  本书展示的是湖南师大附中的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具体案例,这有助于解决分数和学生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条件是教师具有相当高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而解决矛盾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提高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有更多的教师看到这种努力,看到教学改进的希望与可能性。
  2012年,笔者给湖南特级教师做培训时(国培计划2012——湖南省中小学特级教师高级研修项目北京师范大学特级教师培训班)构建了优质教学的十个指标:
  把握教学内容:高、思、实、正、通。
  把握教学形式:引、问、比、动、趣。
  这是理论的总结,也是本人的实践经验。基于这十个指标,笔者在2013年出版了《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一书。赵希斌:《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2014年,“湖南省高端研修项目北京师范大学高中校长高端研修班项目”安排笔者主讲了《高效与有趣的教学》,讲座内容基于上述十个指标,得到了参训校长的认同与共鸣。这次参加培训的四十位校长都来自湖南省秀的高中,代表了湖南高中教学的水平。笔者和项目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黄文峰副院长及项目主管戴琼老师商议,如何将优质教学的标准真正落实到一线教学中,我们决定从参训学校中找一所试点校,请学校教师根据上述十个标准提交符合优质标准的案例。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教师能根据优质教学的指标提供精到的教学案例,说明他们真正理解了这些指标,这是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反思能力的过程。
  每一个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提出高质量的教学案例,经过汇总和分类,将成为非常丰富的案例库。同侪的经验能引起共鸣,真实的教学案例有启发性和说服力,能够被教师直接、高效地学习和借鉴。
  在学校层面,这是一次典型的源自教学又指导教学的高效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学习、实践、反思的契机。
  项目组找到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的黄月初副校长,黄校长欣然应允将师大附中作为提交案例的实验校。项目组编写了详细的案例说明和样例,黄校长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两个月之后,由学校部分骨干教师撰写的近200个教学案例提交上来了。
  让人欣喜的是,教师们认真学习和领会了优质教学的十个标准,提交的案例质量很高,其中相当多的案例让我们很激动——这样的教学已经超越了应试训练,很好地解决了分数与学生发展之间的矛盾,“重塑”了一个活泼、生动、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这样的教学不但学生是受益者,教师也是受益者,在教学中涌动想象力和创造性,这是教师建立职业效能感的一个重要条件。
  本书以《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中的十个指标为基础,以案例加点评的方式呈现了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的努力与收获。对于教师来说,高效与有趣的教学同样要满足两方面的条件:一是把握好教学内容,二是把握好教学形式。把握好教学内容意味着教师对教学内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能够在教学中凸显学科教学中有价值的成分;把握好教学形式意味着教师能够以恰当的、吸引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程度地将学科教学内容中的精华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富有热情地学习。根据一线的教学实际情况以及教师们提交的案例的内容,《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中提到的“高”在本书没有出现,“思”在本书则分解为“用”和“辨”两个指标,因此本书优质教学的指标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把握教学内容:用、辨、实、正、通。
  把握教学形式:引、问、比、动、趣。
  本书呈现的案例或者启发教师应该怎么做,或者使教师警惕不能怎么做。有些案例是教师可以直接借鉴的,而有些却是需要教师从中体会其反映的原则和精神,不能简单模仿和照搬。每个优质教学的指标都有很多种表现方式,本书呈现的案例可能只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因此,我们在每个指标的后会呈现一个小结,提出实现该指标的方向和策略,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本书案例的启发下,创造属于自己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不仅希望教师能够认同本书提出的优质教学的指标及相应的案例,还能够实现这些指标,而这需要教师学术素养的提高,为此我们在本书的后提出了建议——教师要多读书以及教师如何读书。本书也是湖南师大附中“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建设”(湖南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之一)中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我们希望这本书是一个新起点,激起湖南师大附中教师更大的教改热情,生成更多的教研成果。
  著者
  2015年8月

 



导语摘要
《重塑课堂:超越分数的教学案例及评析》是以优质教学的10个标准为理论框架,辅以湖南师大附中骨干教师的各科教学案例及其点评分析,生动阐述了如何构建高效、有趣的课堂。这些精彩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现了教师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以及他们对教学的反思能力。来自同侪的经验能引起教师的共鸣,能够被教师直接、高效地学习和借鉴。

作者简介
赵希斌,发展心理学博士,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参与多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项目,研究专长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业质量监测。十多年来就高效教学、教师素质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等内容开展了近千次的讲座、培训。已出版《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魅力课堂》《听学生在说》等数本专著。

  黄月初,中学高级教师,湖南师大附中副校长。湖南省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班主任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导师。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学、教师培养、课程与教学论等的研究,承担多个研究课题,发表论文20多篇。


 



目录


前言



把握教学内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学习的知识可谓无数,如何处理这浩如烟海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既获得真正的素质提高,又能够应对现实的考试压力?

用——学以致用

辨——批判性思维

实——扎实的学科基本功

正——正确先进的价值观

通——通联广达



 



 



第二辑

把握教学形式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既可以达成教学目标,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引生入“胜”

问——好问题驱动教学

比——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

动——让学生动起来

趣——乐趣、兴趣、情趣



内容摘要
《重塑课堂:超越分数的教学案例及评析》是以优质教学的10个标准为理论框架,辅以湖南师大附中骨干教师的各科教学案例及其点评分析,生动阐述了如何构建高效、有趣的课堂。这些精彩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现了教师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以及他们对教学的反思能力。来自同侪的经验能引起教师的共鸣,能够被教师直接、高效地学习和借鉴。

主编推荐
赵希斌,发展心理学博士,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参与多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项目,研究专长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业质量监测。十多年来就高效教学、教师素质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等内容开展了近千次的讲座、培训。已出版《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魅力课堂》《听学生在说》等数本专著。
  黄月初,中学高级教师,湖南师大附中副校长。湖南省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班主任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导师。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学、教师培养、课程与教学论等的研究,承担多个研究课题,发表论文20多篇。

 



精彩内容

  用——学以致用

  用:将知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与学生的经验相关联,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要解决的问题:怎样将抽象知识与学生的经验关联起来?怎样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怎样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1)让抽象知识与学生的感性经验和具体的生活现象密切关联起来,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观察与抽象知识相关的各种现象。
  (2)创设具有典型性与真实性的情境,让学生面对和解决真实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辅以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在理解、辨析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要多读学科发展史的相关资料,了解学科知识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演进的脉络。

  ①

  在讲授楞次定律的时候,准备两个透明塑料管,其中一个缠上一段导线,并接通低压电源,另一个不做任何处理。将两个塑料管并排竖直放置在同一高度,学生观看两个铝块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穿过塑料管。学生将发现没做任何处理的塑料管中,铝块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快。但铝块进入缠了通电导线的塑料管后,速度增加比另一个铝块慢得多,终会迟于另一个铝块落地。
  教师提问:“铝块为什么在缠了通电导线的塑料管中下落得慢呢?”学生只对自由落体运动有较深入的学习,对电磁感应现象还无较透彻的理解。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学生会根据已有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预测两个铝块下落情况相同,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既有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的矛盾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尹玲娟)

  ***
  人教版《物理》(必修1)中关于“完全失重”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实际体验完全失重,我让学生亲手做实验:
  每个同学都准备一个矿泉水瓶,装大半瓶水,去掉盖子,距瓶子底部约4厘米侧部处打一个小孔。首先让学生用手指封住小孔,然后再打开,学生会看到水从小孔里面喷出来,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都观察过的现象,他们觉得很正常。然后让学生高举矿泉水瓶,让其自由落下。学生惊讶地发现,矿泉水瓶在落下的过程中,水不从小孔里喷出来!
  我提出问题:举着装有矿泉水的瓶子不动,水为什么会喷出来?瓶子自由落下来,水为什么不喷出来?
  这个实验既可以在学习自由落体原理前,也可在学习后实施。学习前的实验让学生体验自由落体的相关现象,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为后续自由落体原理的学习奠定基础;学习后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现象确证并深刻理解自由落体的原理。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李湘黔)

  ***
  本节课的主题是“音乐鉴赏——勋伯格的《一个华沙幸存者》”。为了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我要求学生课前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并提出以下三个问题作为音乐赏析的基本线索:
  (1)你听到了什么?(把听到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2)作品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情绪表达)
  (3)这种感受是用怎样的音响来营造的?(不同的要素和技巧表现声音效果)
  (湖南师大附中杨萍)

  ***
  古人云:学贵质疑。“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在学习高一地理“大气的垂直分布”这一内容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
  还记得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吗?为什么“高处不胜寒”?是不是越往高处越寒冷呢?
  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后,将以上基于经验的问题导向与地理知识相关的问题:
  大气的一层对流层的物理状况是怎样的?
  地面的冷暖取决于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那么山顶离太阳近,为什么反而比山脚冷呢?
  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和讨论,终得出结论:对于对流层来说,高度越高,温度越低。但对整个大气层来说,由于各大气层的热量来源不同,因此其温度也有差异,还不能笼统地说成是越往高处越寒冷。
  这组问题设置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本质,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不仅让学生扎实地获得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彭雪峰)

  点评:
  这四个案例很典型,教师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并且尝试将抽象知识的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
  个和第二个物理教学案例,教师分别通过演示和让学生亲手操作,让学生观察、体验楞次定律和自由落体的现象,鲜活的感性经验为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个音乐教学案例,音乐是既感性又抽象的表达方式,教师让学生观看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让学生形成欣赏音乐的经验储备,并且产生感情的共鸣。教师在教学中提的三个问题非常好,个问题有关经验描述,第二个问题有关情感共鸣,第三个问题有关艺术表现形式,这三个问题密切关联又层层递进。
  第四个地理教学案例,教师由一首古诗词引入,调动学生的经验,并且形成了认知矛盾,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相关地理知识。
  这些案例让我们看到,现象和经验对教学来说是一个多么关键的因素。赵希斌:《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53-57页。人的认知活动发端于感知觉,对现象的感知觉为后续的思维提供了信息和素材,无论是整个人类,还是每一个个体,认识世界和思维发展的基本路径都是从现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有些知识是通过逻辑推理获得的,但人类所有的知识初都来源于现象和经验,换句话说,所有的知识都能回溯到现象和经验的层面。中小学生接受的是基础教育,这一点体现得更明显,即绝大部分的知识都与具体现象和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此要提到“多重编码”这个心理学概念。就像土豆不止一种吃法,一个知识点也不止一种学习方式。多重编码意味着对知识进行多样化的处理和加工,这使学生有机会以多种形式并从多个角度认识、理解、记忆这个知识。无论是一个艺术作品还是一个数学问题,既让学生从感性、经验的角度体会它,也让学生从理性、逻辑的角度认识它,这就是多重编码,这样获得的知识形成了立体结构,更加丰富,更加稳固。
  中小学的课程主要有三类: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要表达感情,要表现美,其基本载体就是可视、可听、可想象的形象。音乐教学案例显示,学生首先通过听觉、视觉获取感知觉信号,进而用音乐的方式将这些感知觉信号及其引发的情感再现出来,而艺术的欣赏是上述过程的逆过程,欣赏者通过感官感受作品的具体形象,进而体验由这些形象激发的情感。所有的艺术家都要采风,所有好的艺术品欣赏者都要有敏锐的感官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因此,艺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极为丰富的感性经验,让学生借助这些经验表达情感、理解艺术作品。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此基础上发现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规律,因此,教学中的知识、规律、公式、定理、模型等都是以现象和经验为基础的。相当多的知识一定可以,也应该用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如符号、公式和定理,教学不应当排斥抽象,但教师要注意抽象知识的获得应当以具象经验为基础,让自己的教学真正做到深入浅出,这对中小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