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战国(归一)
  • 春秋战国(归一)
  • 春秋战国(归一)
  • 春秋战国(归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春秋战国(归一)

正版二手书,完整不缺页,实拍图片为准。

20.44 4.2折 48.8 九品

仅1件

广东河源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兴宇 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ISBN9787507836899

出版时间2014-03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8.8元

货号909-9787507836899

上书时间2024-03-18

启灵旧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高兴宇编著的《春秋战国》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人物、事件、思想、智慧、知识,夹叙宫廷斗争、女色祸国、官场沉浮、军事作战等等。书中的一个个诸侯国各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君主、政客、将军、说客、刺客、壮士、美女、平民、少儿等一个个历史人物出场简短而且有力。整部小说,没有生拼硬凑,而是一环紧扣一环,段与段紧密相接。本书是其中的《春秋战国(归一)》,是《春秋战国》一书的后7—9回。

作者简介
高兴宇,政府公务员,业余撰稿人,靠前**一位系统研究“以物(数理、常识、生活、动植等)来理解社交”学问的人员,是《好运密码》等数本畅销书的作者。高兴宇笔耕不辍20载,至2007年12月,共有2700余篇文章在《读者》、《青年博览》、《青年文摘》、《意林》、《**关注》、《中国青年》、《心灵世界》、《青年心理》、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大公报》等报刊发表或转载。曾被评为《演讲与口才》创刊20周年*很好作者。

目录
一 战国七雄
二 合纵连横
三 统一六国
尾声

内容摘要
 《春秋战国(归一)》的内容简介如下:穷则变、变则通。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强国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殊死较量。你合纵,我便连横。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战国四君,孙武、吴起、孙膑、赵奢、乐毅、田单、
白起、廉颇、李牧、王翦战国十将,邹忌、苏秦、张仪、卫鞅、蔺相如、吕不韦、范雎、李斯、韩非、尉缭等战国名臣,穷尽才华,各显风流。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最终,秦始皇统一六国,使秦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春秋战国(归一)》由高兴宇编著。

精彩内容
 且说越王勾践称霸,身为原霸主的晋国本应不满、干涉,但却低三下四、委曲求全,这是何故?原来这时候,晋国由盛转衰,出现了内乱,自顾不暇。就在吴、越相争的时候,晋国国政被智、韩、赵、魏、
范、中行氏六卿把持。六卿左顾右盼,各怀肚肠,一
有机会,都想从别人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势寡力弱但有远见卓识的赵鞅,欲建一座城池作为自己的战略据点。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家臣董安于。董安于出身史官世家,先祖董狐,孔子称为“古之良史”。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认真学习研究《周易》;成人后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并且忠义仁爱。董安于审时度势,将睿智的目光投向远离其他五卿的汾河西畔盆地,那儿背靠龙山,面临晋水。董安于就率人在这儿筑建了晋阳城,城内建筑,以铜柱取代木柱;屋墙,由板夹夯土而成,里面填满丈余高的荻蒿。
晋阳城建好后,赵鞅向邯郸同族赵午也就是赵胜之后索要自己寄放在他那里的五百户奴隶,意图充实晋阳。赵午虽然口头答应,心里却不想给。霸悍的赵鞅一怒之下,诛杀了赵午。结果,赵午之子赵稷在邯郸叛乱,晋定公即派大夫籍秦率兵前往征讨。同为六卿的范氏、中行氏,与赵午是姻亲,便在暗中与赵稷结为同盟。董安于觉察到形势严峻,立即提醒赵鞅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赵鞅害怕担当内乱的罪名,不敢实施。
多门屋多风,多嘴世多祸。有多嘴之人把董安于的提醒传到范氏、中行氏家族耳中。他们闻风而起,联手击败籍秦兵马,再挥师扑向赵鞅一族。赵鞅退守晋阳,坚守城池。为激励士气,赵鞅下令:“士民斩敌首级,有赏;奴隶斩敌首级,焚烧丹书,免除奴籍。”众人皆斗志昂扬,加上坚固的晋阳城,令来犯的范氏、中行氏束手无策。
一釜饭,六人吃,如果其中三人倒下,则这釜饭就由剩下的三人吃。就在范氏、中行氏围困晋阳城赵氏之时,晋国的其他三卿智、韩、魏氏,为了各自的利益,联合向晋定公请命,要求严惩挑起内乱的赵、
范、中行氏这三卿。晋定公当即派军前往,由于赵氏在晋阳城内,范氏、中行氏在晋阳城外,所以晋国平乱大军首先对范氏、中行氏开刀。范氏、中行氏一时昏了头脑,竟然向晋国平乱大军发起反击,成为晋国众矢之的。六卿之首、智氏宗主、中军将荀跞宣布范氏、中行氏为叛党,率领智、韩、魏氏三家兵丁及晋国平乱大军,协助赵氏反攻中行氏、范氏。中行氏、
范氏很快败下阵来,仓皇逃亡。赵鞅回到晋都新绛,得到晋定公宽大处理。
荀跞隐隐感到,如果董安于尽心竭力辅佐赵鞅,赵氏迟早会独霸晋国,便给赵鞅施压说:“晋国法令,始祸者死。范氏、中行氏作乱,由你的家臣董安于引起。范氏、中行氏如今逃亡在外,算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你的家臣董安于却还逍遥法外。”赵鞅左右为难,杀掉自己的肱股家臣,于心不忍;强硬对抗智氏,势必殃及自身。就在他愁眉不展之时,董安于坦然说道:“我一生研究《周易》,我知道‘易’这个字,本身指蜥蜴。到了危亡时刻,蜥蜴是要勇敢断尾的。如果我的死能够保全赵氏,换取晋国的安定,我又怎会吝啬自己区区一条性命?”于是在晋阳城自缢。
赵鞅流着泪感叹道:“这样一个忠肝义胆的家臣,却死在自己手里;这样一个深谋远虑的贤士,却自杀于自己精心建造、全力守护的晋阳城中。世道无情又无奈啊!”董安于死后,尹铎受命于赵鞅,成为晋阳宰。受命之时,尹铎面请赵鞅:“欲将晋阳治理成一个敛财、聚财的财源之地呢?还是要它成为一个士民安居、
民无二心的屏障之城呢?”赵鞅即刻说:“当然是保护赵氏的屏障。”尹铎领命赴任,依赵鞅之命,精心治理晋阳。
尹铎头脑清醒,初任晋阳宰时,赵鞅命他拆除范氏、中行氏围攻晋阳时董安于在城外环周修筑的壁垒。尹铎认为赵鞅的指令背离当时诸卿角逐、存亡常系一战的实情,遂背其道而行之,不仅不去拆除旧有壁
垒,反而给以加固和增高,并在薄弱的地方继续新建。
半年后,赵鞅到晋阳察视,看到壁垒不仅没被拆除,反而有增无损,不由大为愤怒,深恨尹铎胆大妄为,背命而行,向尹铎怒道:“不杀你这个尹铎,我怎么兴赵氏家业?”尹铎答道:“《诗经》说:‘未雨绸缪。’既然壁垒可以保护将士作战,我为什么不能把它增高和增多?况且将壁垒作为一个鉴戒,可以安定赵氏宗室。”赵鞅听罢,恍然大悟,顿觉尹铎所
思、所作,完全符合时事,一切为了赵氏安宁和兴盛。赵鞅转怒为喜,改罚为赏,重赏了尹铎。此后,尹铎在晋阳薄赋轻徭,与民生息,晋阳大治。
自中行氏、范氏两家被逐后,晋国军制裁减为二军四卿,这四卿分别由智、赵、魏、韩四氏宗主担任。
晋国四卿依旧是世袭,父死子继。在长达百年的晋国诸卿斗争中,如果立嗣不慎,那么这个家族就非常危险,轻则被逐,重则灭族。胥氏、先氏、郄氏、
栾氏,无不是如此。经历中行氏、范氏被灭,四卿家族越来越重视择优立嗣,而不是古板地套用周礼的嫡长子制。
智氏宗主荀跞死后,他的儿子智申成为四卿之一
。这一天,智申召集智氏族人和家臣会议,商讨立嗣问题。智申已经有了好的人选,那就是儿子智瑶。
这时,智氏族人智果反对道:“智瑶不如其兄智宵!”智申反驳道:“智宵面相凶狠。”智果解释道:“智宵狠在表面,而智瑶是狠在内心。智瑶有五大优点:须髯飘逸,身材高大;擅长弓箭,力能驾车;技能出众,才艺超群;能言善辩,文辞流畅;坚强果断,恒毅勇敢。此五贤别人无法能比,唯独没有仁德之心。如果不用仁德去施政,而用以上五贤去强行统治,谁能拥护他?另外,智瑶说话做事粗心大意,顽固自大,这是致命的缺陷。如果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氏宗族难免有灭门之祸!”智申听不进去,仍然固执己见,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果预感到智氏危亡来临,为保全自己,便到晋国内史那里注册,改为辅氏,另立宗祀。智申去世后,智瑶代父继位,执掌晋国政务。
且说赵鞅生子数人,长子名叫赵伯鲁,最小的儿子是婢女所生,名叫赵无恤。有一位相士姑布子卿,来到晋国,赵鞅请他为几个儿子相面。姑布子卿端详了几人一番,摇头说道:“没人能出将拜相。”赵鞅长叹道:“赵氏将灭啊!”姑布子卿说:“我来时在路上遇到一位少年,随从都是贵府中的人,难道他不是您的儿子吗?”赵鞅说:“那是我的小儿子,他是我家婢女所生
,不值得一提。”姑布子卿连连摇头说:“上天想要将他废弃,虽出身显贵,将来必贱;上天想要他发达,虽出身低贱,将来必贵。此子骨相,与几位公子有异,在路上我未曾仔细端详,请您将他召来。”P4-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