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2
  •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2
  •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2

4.55 1.2折 38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玮 著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B7-021

上书时间2024-01-14

湖畔雅社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玮 著
  •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5816005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98页
【内容简介】

  如同身体经常遭受创伤,我们的情绪也一样。失败、焦虑、不安、内疚、后悔等负面情绪就像偶尔擦伤皮肤和拉伤肌肉一样,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当我们自然而然包扎伤口或者冰敷扭伤的脚踝时,对大多数人来说,应对情绪伤害的急救箱却空空如也——它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我们总是对情绪创伤放人不管,那么最终会导致创伤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情绪问题会进一步转化为心理问题甚至人格的问题,以致积重难返。
  本书详细介绍了数十种疗愈的具体方法,仔细分析了多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结合多名心理学家、心理医师的疗愈经验,得出了全面而深入的自我疗愈方案。本书中有着大量的真实案例,力求以通俗、有趣的论述让读者轻松地获得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本书不只是传授经验,更是希望能成为读者心灵的引导,伴随读者踏上自我疗愈之路。

【作者简介】
  陈玮,知名心理学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特聘心理培训师、畅销书作家。专注于心态、情绪、性格等研究数十年,在心理学领域颇有建树。其着手编著的《正能量:活出全新的自己》《攻心术》《博弈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1》等畅销书风靡两岸三地,成为了普通大众贴心的心灵导师。

【目录】
第 1 章 烦恼都是自找的:寻找情绪的根源

我想,如果没有这些时间的困扰,我就不会更好地认识到, 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而那些让我们坐立不安的很多事情,其实没 那么重要。

——凯伦·布里克森 

情绪 ABC 模型:坏情绪来自于负面思维的刺激 / 

想法与观念:消极的想法来自于错误的观念 / 

感觉与事实:你以为的,并非真实存在的 / 

第 2 章 沟通中的情绪陷阱:别向心脏射“冷”箭

在自我辩护前,在带着痛苦或者恐惧质问前,在用语言筑起 心灵之墙前,告诉自己,我听明白了吗?

——鲁思·贝本梅尔

消极沟通:“精神暴力”带来的伤害 /

你的理解方式是否出现了偏差——了解与接受 / 

当追逐“意义”的你遭遇危机——感受和归因 / 

你为什么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感受的根源是心理需求和期待 /

第 3 章 识别扭曲的思维模式:你是怎样折磨自己的

情感直接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想法、观念、态度和信念。

——阿尔伯特·艾利斯

否认积极面——“事情就是这么糟糕,我真是太不幸了。” 

心理过滤——不知道的,就是不存在的 / 

以偏概全——偶尔失败,就等于整个人生的失败 / 

灾难化——“这下彻底完了!” / 

第 4 章 认知疗法:冲破认知束缚,改变消极情绪

感觉并不是事实,你可以通过改变你的想法来改变感觉。你 的想法创造和影响了你的情感和情绪,不愉快的感觉仅仅表明你 正在思考某些消极的东西,并且相信它。

——大卫·D.伯恩斯

矫正错误观念:陷进坏情绪,是因为你对自己太“狠” / 

有效辩驳:与消极思维来一场博弈 / 

认知行为疗法(CBT):扭转思维,并用积极行动来强化 / 

认知行为疗法的“进化版”——“理性—情绪”疗法(REBT) / 

第 5 章 行为疗法:用有效刺激“赶走”不良情绪

只有当一个人自己感觉到需要自我改变的时候,你才有可能真正地改变他。

——米尔顿·艾瑞克森

系统脱敏法:逐层提升你的心理抵抗力 /

暴露疗法:带你去“地狱”走一遭 / 

满灌疗法:“以毒攻毒”,冲击不良情绪 / 

厌恶疗法:摆脱“吸引源”,从内心找到慰藉 / 

代币法:有偿的疗愈过程 / 

辨证行为疗法:摆脱压迫性情绪 / 

第 6 章 潜意识修复法:赶走潜伏在心中的“敌人”

一个人的人生幸福,只靠道德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必 须经常描绘自己将来的幸福形象,并依靠万能的潜意识来帮忙实 现。潜意识一旦接受事情后,就会想尽办法去实现它,之后你只 要安心等待 , 就可以了。

——乔瑟夫·摩菲

潜意识参与情绪表达:为什么你的情绪总是不受控制? / 

潜意识是如何产生恐惧和焦虑的 / 

拒绝思维的条件反射 / 

让“痛苦”变成“痛快”:释放潜意识中的负面记忆和消极情绪 / 

扶正潜意识:重新塑造积极的自己 /

第 7 章 正念疗法:用宁静的方式,软化情绪的应激反应

当下环境提供给人们一个极好的与痛苦体验进行战斗的机会。 自愿地,一遍一遍地把自己游走的思维拉回来,是判断力、美德和意志力最根本的体现。相比为混乱的思维提供指导,这种方式 更容易被人接受。

——威廉·詹姆斯

逃避还是面对?——避开矛盾,矛盾就会更加激烈 / 

不逃避,不对抗——拥抱那孤独无助的自己 / 

自我 CT:站在另一个角度观察自己的情绪状态 / 

内观认知疗法(MBCT):将视线收回,专注内在感受 / 

正念练习,让我们平静地对待自己的小情绪 / 

第 8 章 转念作业:快乐和烦恼只在一念之间

突然发现自己一直执着于自己的痛苦,这可能相当令人惊讶。 但在你了悟的那一时刻,你已经打破那份执着了。

——埃克哈特·托利

转念前传:游离昏迷与清醒间的“梦游者” / 

突破幻觉:原来你只是拿错了眼镜 / 

反向思考:所有的痛苦,都暗含着幸福 / 

转念的极致:前摄行为 /

转念作业:一个凡人的觉醒 / 

第 9 章 接受与实现疗法(ACT):走出负情绪的恶性循环

在进行自我修复时,我们务必要直面我们自身的“阴暗一 面”,即我们因为害怕而竭力否认与压抑的那些负面情绪。

——莎克蒂·高文

身体告诉你:别再回避你内心的渴望 / 

别让“合理化解释”耽误你 / 

打破语言的假象——想法≠现实 / 

增强心理弹性——ACT 疗法 / 

第 10 章 自我交流法: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是你自己

倘若在自我处寻不到安宁,在他处寻找也徒劳无益。

——拉罗什富科

“看见”自我:一位叙事治疗者的故事 /

自我“阅读”:叙述自己的故事 / 

自我“回归”:寻回属于你的灵性 / 

第 11 章 低自尊感和无价值感:你真的一无是处吗?

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决定了此人的命运,指向了他的归宿。 我们的展望也这样,当更好的思想注入其中,它便光明起来。不 管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不用逃避,更不 要用恶语诅咒它。

——亨利·戴维·梭罗

你为什么瞧不起自己?——自我贬低的思维陷阱 / 

“我什么都比不上她”——建立在对比上的低自尊感 / 

生活在别处吗?——寻找缺失的价值感 / 

揭开让你失去价值感的那道伤疤 / 

重拾自我价值感 / 

第 12 章 自尊膨胀:极度自我会让你有颗“玻璃心”

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的一生里,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

——马明·西比利亚克

一对夫妻的“自尊”捍卫战 / 

活在“自我包装”的世界——自尊膨胀中的认知偏差 /

“这件事情怎么能够怪我呢?”——责任感低下 /

感恩疗法:让自尊水平回归平衡 / 

第 13 章 挫折耐受低下:失败就是毁灭吗?

如果你活得足够长,你就会发现每个胜利都将变成失败。

——西蒙娜·德·波伏娃

一个害怕爱情的男孩 / 

酸葡萄和甜柠檬:应对挫折的消极防卫机制 / 

征服挫折耐受低下状态(LFT) / 

第 14 章 没来由的焦虑:驻守在你心中的霸道“卫士”

生活中我担忧过成千上万件事,但大多数的担忧都没发生。

——马克·吐温

焦虑是我们心灵的“护卫” / 

是未雨绸缪,还是杞人忧天? /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 

拯救心灵失衡——意义疗法 / 

第 15 章 不安全感:只能躲在自己的“笼子”里

假如快乐感总是取决于某种对未来的期望,那么我们只是在追逐一个抓不住的鬼火,直到我们自己消失于死亡的深渊。

——艾伦·瓦兹

原来她一直拒绝长大 / 

她为什么一上学就生病 ? / 

安全感是自己给的 / 

第 16 章 由心而生的恐惧:这个世界很危险?

关于恐惧我必须说点什么。它是我们生命中唯一真正的敌人。 只有恐惧能打败生活。它是个聪明又危险的对手,我很清楚这点。 它能轻易发现并袭击你最脆弱的地方,没有原则,毫不留情,无视任何法律或习俗。它一直来自你的内心:你必须奋力拼搏,将它赶走!

——扬·马特尔

“我一定是得了什么病!”——疾病恐惧症 / 

太过羞涩也是病——社交恐惧症 / 

电梯、地铁、车厢等能招来魔鬼吗?——幽闭恐惧症 / 

恐惧,来自你内心深处的压迫感 / 

森田疗法:恐惧也是可以适应的 / 

第 17 章 深不见底的痛苦:别让过去的伤痛毁了现在的自 己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也不能说我 两手空空。

——海子

与糟糕的回忆和平相处 / 

不要隔离心中的痛,因为正是它成就了现在的你 / 

EMDR 疗法:重建回忆,跨出深渊 / 

当走不出心里的“黑洞”,不妨养个宠物吧 / 

第 18 章 突如其来的愤怒:当你的“火山”频繁爆发

愤怒有存在的必要性,为了生存我们需要它,愤怒本身并不 是个坏东西。

——M.斯科特·派克

“发怒”可以让我们挺直腰杆——积极攻击反应 / 

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的愤怒——消极攻击反应 / 

由其他情绪引发的愤怒——继发性愤怒 / 

攻击无辜的人——转嫁性愤怒 / 

频频爆发的攻击反应——病态性愤怒 / 

意识不到的心理冲突—荒诞情绪的背后 / 

释放愤怒:为怒火找个合理的出口 / 

第 19 章 负罪感和愧疚感:过度自责是一把插向自己的刀子

我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曾经那么憎恶自己,更不知道为什么 要等到年老力衰了才终于认识到这是个错误,然而现在为时已晚。

——弗雷得里克·密特朗

当内疚不再是一盏道德警示灯 / 

心理冲突的另类投射 / 

没有人必须为别人的人生负全责 / 

化自责为动力的心理学家 / 

四句真言——夏威夷疗法 / 

第 20 章 害怕批评:唯一能够评断你的,只有你自己

 他痛骂批评家,接着,他比较厚道地把批评家说成是“那种 自己没有铸币的金银,也没有蒸汽压机、滚轧机和硫酸,但能指 点别人藏镪的地点”的人。

——博尔赫斯

现实版的西绪弗斯 / 

我们为什么不自由? / 

别害怕批评,也别随意评价别人 / 

第 21 章 我是谁: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 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 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 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 你自己。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永远也不想结束的一天 / 

“完整”自我的缺失 / 

打破心里的“陶罐”,抛弃“拥有者”的身份 / 

认同误区:过去的你 = 未来的你 / 

“内在小孩”疗法:拥抱·转化·蜕变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