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干警媒介素养读本
  • 政法干警媒介素养读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政法干警媒介素养读本

6.46 1.2折 56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雪慧 著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FC7-049

上书时间2023-01-07

湖畔雅社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雪慧 著
  •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0705601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0页
  • 字数 220千字
【内容简介】
  《政法干警媒介素养读本》,是一步根据执法工作特点,系统介绍与政法工作相关的媒介知识、梳理执法工作与媒介的互动规律、引导政法干警提升媒介素养的著述。该书紧密联系当前政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回答了什么是媒介素养、为什么要重视媒介素养、如何加强政法干警媒介素养教育等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浅出,文风朴实,既可以作为入门读物,又可以作为培训教材。
【作者简介】
  李雪慧,男,1965年12月出生,汉族,浙江省富阳市人,中共党员。1982年考入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后分配至学习杂志社工作。1992年2月调入中国检察报社。1994年3月,任总编室副主任。1997年9月,任评论部主任。1998年12月起,任总编室主任。1999年,任编委,同年获得主任编辑职称。2001年4月起,任检察日报社副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2009年任检察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现任检察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媒介素养 

一、什么是媒介素养 

(一)媒介无处不在 

(二)进入全媒体时代 

{三)让Mike隋告诉你:什么是媒介素养 

二、媒介素养有什么价值 

(一)媒介素养的变迁 

(二)在Web3.0时代,媒介素养有什么价值 

三、媒介素养经典案例 

(一)毛泽东的媒介素养 

(二)“医生哥波子”的媒介素养 

四、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媒介公民 

(一)不同地域媒介素养有所不同 

(二)不同群体对媒体认知、评价和期待有异同 

(三)媒介公民意味着什么 

五、三种核心能力决定媒介素养 

(一)认识媒介的能力 

(二)评价媒介的能力 

(三)运用媒介的能力 

第二章 政法机关为什么要重视媒介素养 

一、媒介素养影响司法公信力 

(一)媒介监督与司法公正是现代法治社会两大基石 

(二)政法工作对媒介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三)政法宣传需要向媒介借力 

(四)媒介与司法(执法)的碰撞与冲突 

二、变惧为迎,学会在媒介关注的常态下工作 

(一)变了,一切都变了 

(二)“雷人”“雷语”“雷行”:缺乏媒介素养的反面样本 

(三)与媒介积极互动的典型样本 

三、与媒共舞,努力寻找互动的平衡点 

(一)主动触媒:放下架子扑下身子 

(二)良性互动:把“水火关系”变成“鱼水关系” 

(三)微博问政:直击民情的超级链接 

第三章 媒体可以为政法机关做什么 

一、传播信息——媒体做“代言人” 

(一)传播信息的内容一一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植根每个人心中 

(二)传播信息的途径一一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 

(三)传播信息的注意事项 

二、塑造形象一一经营公共关系,实现双向沟通 

(一)与媒体建立合作互动关系 

(二)树立“两个意识” 

(三)做好“三门功课” 

(四)强化典型宣传 

三、回应关切——激发引导认同感 

(一)不闻不问就等于放弃话语权 

(二)正本清源剔除模糊信息 

(三)互通互信赢得信赖 

四、议题设置——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 

(一)留住公众眼球,形成宣传声势 

(二)四个关键词:抓住议题设置的技巧 

(三)应对重大事件,掌握新闻的“第一定义权”和“解释权” 

五、引导舆论——传递权威信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引导舆论是媒体的本质属性 

(二)引导舆论要创新方式 

(三)政法机关要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下功夫 

第四章 认识新媒体才能不怕新媒体 

一、新媒体的前世今生 

(一)何为新媒体 

(二)新媒体如何影响执法司法 

(三)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二、在天下网络中找到坐标 

(一)门户网站:成为网络新闻影响力的主导者 

(二)网络报刊:纸媒在网络上的新生 

(三)网络视频:立体化的视听盛宴 

(四)SNS:社会化网络 

三、小手机引领大时代 

(一)手机短信:手机“拇指经济” 

(二)手机报刊:纸媒与手机的融合 

(三)手机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与手机的融合 

(四)微博:碎片化的社交新媒体 

四、新媒体背景下的社会舆情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 

(二)新媒体给社会舆情带来新变数 

(三)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监控 

第五章 政法机关如何使用传播媒体 

一、报纸:历史悠久的媒体 

(一)做好“详实详尽”文章 

(二)做好“深度展示”文章 

(三)做好“理性引导”文章 

二、广播:没有距离的媒体 

(一)唱好“先锋”歌 

(二)唱好“通俗”歌 

(三)唱好“引导”歌 

(四)唱好“告知”歌 

三、电视:当下第一媒体 

(一)演好“第一时间”戏 

(二)演好“揭示真相”戏 

(三)演好“抓住眼球”戏 

(四)演好“立体信息”戏 

(五)演好“权威解释”戏 

(六)演好“预告重播”戏 

(七)演好“简化流程”戏 

四、互联网:没有边界的媒体 

(一)织好“即时”网 

(二)织好“集束”网 

(三)织好“互动”网 

(四)织好“辐射”网 

五、手机等新媒体:受众细化与关注深化 

(一)短信:拉近最后一米 

(二)微博:“碎片”与”围观” 

(三)博客(及播客、拍客等):集市中的吆喝艺术 

(四)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移动橱窗” 

六、在媒体融合中发展自己 

(一)”人人都有麦克风”——封堵得不偿失,要学大禹治水 

(二)“信息对流”——融入而不是隔离 

(三)“整合传播”——整合五种传播力量,合众力为己力 

第六章如何与记者打交道 

一、记者,永远是你的挑战者 

二、与记者打交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害怕”记者 

(二)“对付”记者 

(三)“忽视”记者 

(四)“打压”记者 

…… 

第七章如何开展危机公关 

第八章 政法新闻宣传与政法业务工作要同部署 

第九章 提升媒介素养给力政法工作 

第十章 如何开展政法干警媒介素养教育 

第十一章 建构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政法新闻宣传观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