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

6.72 1.7折 39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葛剑雄、胡鞍钢、林毅夫、乔良、汤敏 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FC4-036

上书时间2022-04-30

湖畔雅社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葛剑雄、胡鞍钢、林毅夫、乔良、汤敏 著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9
  • 版次 1
  • ISBN 9787313133137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3页
  • 字数 1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内容简介】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以习总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本书基于《光明日报》“光明讲坛”有关“一带一路”系列讲座内容整理而成,林毅夫、汤敏、胡鞍钢、乔良等国内知名的十三位学者和专家共同撰文,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外交、安全等角度,全面解读“一带一路”战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以期为有兴趣了解该战略的广大读者有所参考和启发。
【作者简介】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

  胡鞍钢,1953年生,党的十八大代表,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等社会职务。从1985年开始从事国情研究至今已有30年时间,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

  林毅夫,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耶鲁大学博士后;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副行长。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参事。

  乔良,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少将。河南杞县人,1955年生于军人家庭。1984年至1988年先后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北大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享首批政府特殊津贴。除文学创作外,长期潜心于军事理论研究,为我国著名军旅作家、军事理论家、军事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汤敏,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国际金融与贸易硕士,国际金融与贸易、计量经济学博士;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现为国务院参事。
【目录】
丝绸之路——历史地理背景和未来思考 /001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委、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葛剑雄
谈到“丝绸之路”,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它的历史事实,同时需要了解古代产生这么一条“丝绸之路”的原因,这与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关系密切。

“一带一路”:经济地理革命与共赢主义时代 /023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一带一路”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经济地理革命”;从国际关系的视角看,“一带一路”开启了一个“共赢主义时代”。

“一带一路”和国际发展合作新型模式  /045
国务院参事、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兼副行长 林毅夫
“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更有利于亚欧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全球视野下的大战略构想  /051
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少将 乔良
“一带一路”是一种全球视野下的大战略思路,决非出于一国利益考虑的自私之念,而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天下情怀。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龙头 /067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参事 汤敏
“一带一路”将带动整个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开放,解决中国的区域间发展差距问题,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龙头”。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角下的向西开放  /075
石河子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副校级干部  夏文斌
将向西开放放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整体战略中来统筹思考,就会使得我们进一步明晰向西开放的意义、目标和重点任务,进一步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和系统要素。

“一带一路”扩展中国外交大舞台 /087
中国前驻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大使  姚培生
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主张对稳定我国与大国的关系,改善我国与周边邻国以及其他地区国家的关系至关重要,是 “一带一路”建设的坚固基石。

“透明海洋”拓展中国未来  /099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吴立新
“透明海洋”计划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提出,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航运开道、法律护航  当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法治思考/113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 赵微
实现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伟大战略目标必须遵循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航运能力提升首当其冲,法律制度保驾相伴左右。

东风吹正劲,风正一帆悬——当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历史思考  /127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 王杰
新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理应继往开来,继承先人智慧,进而构建一条和平之路、互惠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为人类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文化多样性与“一带一路”建设  /143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   郝时远
“一带一路”建设特别强调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观。

云南在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163
云南省社科联主席 范建华
云南在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中应当成为连接三路(北丝路、南丝路、海上丝路)、两洋(太平洋、印度洋)、三洲(亚洲、非洲和欧洲)的核心枢纽。

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发展   /177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瞿振元
在“一带一路”这一世纪性系统大工程中,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如何担当起应该担当的使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发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