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图书皆为单本 套装勿拍

2.99 八五品

库存10件

山东滨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葛鸿雁 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313074768

上书时间2024-05-27

山东淘书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葛鸿雁 著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8
  • 版次 1
  • ISBN 9787313074768
  • 定价 52.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铜版纸
  • 页数 216页
  • 丛书 创意大师产学融合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通过概念与术语、要素与类型、材料及其技术与工艺、设计方法等方面阐述,构架起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或学科的基本框架,使读者和使用此书的人们能够系统地了解本学科的知识和学习本学科的方法。本书共设六章:视觉与传达、图文要素、应用体格、加工材料、技术与工艺、设计的方法等。

  第一章(视觉与传达)通过视的感觉、物像、设计图像、视觉传达等四个方面的分析和阐述,构架了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及其信息传递的基本因素。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有关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及其信息传递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成果。

  第二章(图文要素)通过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字与文、标志、图片、动态影像和页面等五个方面的分析和阐述,构架了视觉传达设计图文要素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有关视觉传达设计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影像(含声音)构成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成果。

  第三章(应用体格)通过视觉传达设计应用领域的主要形态——广告、包装、书籍、展示、企业形象一体化(CI)、多媒体等六个方面形态分析和阐述,构架了视觉传达设计应用体格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有关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形态构成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成果。

  第四章(加工材料)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的纸张、成像材料、成型材料——基本材料和型材、数字存储材料等五个方面分析和阐述,构架了视觉传达设计材料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有关视觉传达设计的物质构成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成果。

  第五章(技术与工艺)通过图像复制技术、印刷技术与工艺、书籍的装订、包装容器制作、多媒体制作、智能流传输技术等六个方面分析和阐述,构架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有关视觉传达设计生产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成果。

  第六章(设计的方法)通过视觉传达设计观念、设计运营方式、设计手段等三个方面分析和阐述,构架了视觉传达设计方法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有关视觉传达设计方法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葛鸿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科学术委员会委员、秘书长。致力于设计教育的研究,在艺术设计学科的学分制建设、设计原理等方面有独到见解,承担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研究与著作,同时承担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以《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具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目录】
视觉与传达

第一节 视觉

一、视觉类型

1.人类的视觉 

2.机器视觉 

3.计算机视觉

二、视角

1.观察的角度 

2.人的身高与姿态尺度

3.可视角度

三、视觉距离

1.视距 

2.焦距

四、视界

1.视野 

2.视阈 

3.暗点 

4.亮点(彩点)和黑点

五、视力

1.静视力 

2.动视力 

3.视见率和相对视见率 

4.成像灵敏度 

5.动态范围

六、光适应

1.暗适应和明适应 

2.眩光

第二节 物像

一、发光体

1.光通量 

2.光亮度 

3.发光效率 

4.色温

5.显色性

二、受光体

1.光照度 

2.反射率 

3.光出射度 

4.受光体亮度 

5.物体色与固有色 

6.阴影

7.色散 

8.光幕反射

三、形态

1.线条 

2.形状 

3.比例 

4.结构 

5.节奏 

6.肌理

四、色彩

1.色相 

2.明度 

3.纯度 

4.色度

5.色性

第三节 设计图像

一、设计图像的属性

1.视觉意象 

2.视觉符号 

3.视觉幻象

二、设计图像的空间类型

1、平面图像 

2.立体图像 

3.动态图像

三、设计图像的功能类型

1.描绘性图像 

2.指示性图像 

3.象征性图像

第四节 视觉传达

一、阅读

1.阅读方式 

2.阅读方法 

3.文的阅读——线性阅读 

4.图的阅读——非线性阅读

二、图像传递

1.长与短的传递方式 

2.快与慢的传递方式

3.“直接”与“间接”的传递方式 

4.集中与分散的传递方式

三、视觉交流

四、图版

第四节 动态影像

第五节 页面

第三章 应用体格

第四章 加工材料

第五章 技术与工艺

第六章 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