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金融衍生品和债转股
¥
39.85
5.8折
¥
6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赫利明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3-07-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赫利明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9
-
版次
1
-
ISBN
9787115483119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6页
-
字数
186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直击金融衍生品和债转股的核心要点,不仅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了金融衍生品的产生与发展,重点介绍了金融期货、期权、远期、互换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并对相关风险防控、法律法规做了详细论述,而且全面介绍了债转股的模式、主要参与方、我国政策性债转股的实践经验、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方法、本轮市场化债转股落地情况,同时指出了实施市场化债转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风险。本书能够帮助读者立体感知金融衍生品和债转股,了解金融投资领域的前沿内容。
本书适合金融投资行业的从业人员和相关监管人员、法律服务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财经院校师生以及对金融投资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 【作者简介】
-
赫利明,资深金融分析师,多年来秉承价值投资理念,擅长基本面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分析与短线操作等,操盘风格干脆有力,多次获得实盘赛优胜者。一直率领大资金征战股市,在股票市场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并参与编写过多部畅销投资理财类图书。
- 【目录】
-
第一篇 金融衍生品
第一章 金融衍生品投资新思维
一、初识金融衍生品
(一)金融衍生品的概念
(二)金融衍生品的种类
二、金融衍生品的特征
(一)跨期性
(二)杠杆性
(三)联动性
(四)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
三、金融衍生品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一)金融衍生品的产生与发展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概况
四、金融衍生品的会计计量
(一)金融产品及公允价值计量原则
(二)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的优势和缺陷
(三)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我国的实施和完善
五、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及思考
(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路在何方
(四)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二章 金融期货
一、认识金融期货
(一)金融期货的定义及其主要内容
(二)金融期货的产生及发展
(三)金融期货交易的特征
(四)我国期货市场架构
二、金融期货与金融现货、普通远期交易的区别
(一)金融期货与金融现货的区别
(二)金融期货交易与金融远期交易的区别
三、金融期货的种类
(一)外汇期货
(二)利率期货
(三)股票指数期货
四、期货市场的功能
(一)规避风险
(二)发现价格功能
(三)资产配置的功能
五、股指期货
(一)股指期货的特点
(二)股指期货的投资者
(三)股指期货的作用与功能
(四)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的意义
六、金融期货的主要交易制度
(一)集中交易制度
(二)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和对冲机制
(三)保证金及其杠杆作用
(四)结算所和无负债结算制度
(五)限仓制度
(六)大户报告制度
七、期货交易流程
(一)开户
(二)下单
(三)竞价
(四)结算
(五)交割
第三章 金融期权
一、认识金融期权
(一)金融期权的概念及命名规则
(二)金融期权的要素
(三)金融期权的特征
(四)金融期权的用途
(五)金融期权的产生和发展
二、金融期权的分类
(一)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二)欧式期权、美式期权和修正的美式期权
(三)股权类期权、利率期权、货币期权、金融期货合约期权、互换期权等
三、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区别
(一)基础资产不同
(二)权利和义务方面不同
(三)履约保证不同
(四)现金流转不同
(五)盈亏特点不同
(六)套期保值的作用与效果不同
四、金融期权价格的决定
(一)金融期权的价值分析
(二)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
(三)期权价格与标的物价格之间的关系
五、期权交易
(一)期权交易的流程
(二)期权下单的指令信息及指令类型
(三)期权的成交
(四)期权的了结方式
(五)期权交易的注意事项
六、期权交易的策略
(一)基本交易策略
(二)组合投资策略
第四章 金融远期
一、金融远期合约
(一)什么是远期合约
(二)金融远期合约的相关概念
(三)金融远期合约的特征
(四)金融远期合约的优缺点
二、远期合约的类别
(一)远期利率协议
(二)远期外汇合约
(三)远期股票合约
三、远期利率协议
(一)重要术语解析
(二)交易流程
(三)结算金的计算
(四)远期利率协议的功能
四、远期外汇合约
(一)远期外汇合约的标价方法
(二)远期外汇合约的计算
五、进行远期外汇买卖的原因
(一)外汇投资者为了获得投机的利润
(二)短期投资者预约买卖期货来规避风险
(三)外汇银行为了平衡远期外汇持有额所进行的交易
第五章 金融互换
一、何为金融互换
(一)金融互换的定义
(二)金融互换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三)金融互换的功能
二、金融互换的种类
(一)利率互换
(二)货币互换
(三)其他互换
三、金融互换的特点
(一)品种多样化
(二)结构标准化
(三)参与机构多元化
(四)产品衍生化
(五)业务表外化
(六)风险管理全程化
(七)发展非均衡化
(八)监管国际化
(九)功能扩大化
(十)定价复杂化
四、金融互换交易的参加者
五、金融互换与期货的关系
(一)期货与互换之间的联系
(二)期货与互换的区别
第六章 其他金融衍生品
一、存托凭证
(一)存托凭证的优点
(二)美国存托凭证的业务机构
(三)无担保的ADR和有担保的ADR
(四)ADR的市场运作
二、认股权证
(一)认股权证的要素
(二)认股权证的发行
(三)认股权证的交易
(四)认股权证的价值
(五)认股权证的作用
(六)认股权证与期权的关系
三、结构化衍生产品
(一)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的介绍
(二)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别
(三)结构化衍生产品的收益和风
四、可转换债券
(一)可转换债券的三个特点
(二)可转换债券要素
(三)可转换债券融资适用范围
(四)与可转换证券发行有关的中介机构
(五)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
五、资产证券化与证券化产品
(一)资产证券化的种类与范围
(二)资产证券化的有关当事人
(三)资产证券化流程与结构
(四)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第七章 金融衍生品的法律责任及信息披露与监管
一、金融衍生品交易合同的法律性质与法律特征
(一)金融衍生品交易合同是双务、诺成性合同
(二)金融衍生品交易合同是以特定金融利益交付为标的的合同
(三)金融衍生品交易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金融衍生品内幕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国外金融衍生产品内幕交易的立法例
(二)金融衍生产品内幕交易的司法认定
三、金融衍生品市场操纵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国外有关禁止操纵市场的立法例
(二)操纵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的司法认定
四、金融衍生品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国外金融衍生产品欺诈性交易的立法
(二)金融衍生产品欺诈性交易的司法认定
五、金融衍生品的信息披露及监
(一)金融衍生品交易信息披露制度概述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不足
(三)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所面临的难题
(五)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方法
(六)国外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七)国外监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八章 金融衍生品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及纠纷解决机制
一、金融衍生品消费者保护制度
(一)投资风险告知制度
(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
(三)消费者保护基金制度
二、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障的特殊性
(一)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高度专业性
(二)金融衍生品的不确定性以及杠杆性
(三)金融衍生品易诱发搞金融风险的特性
三、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障的缺
(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缺陷与不成熟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对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忽视
(三)缺乏衍生品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法律支撑
四、国外金融衍生品消费者保护制度比较
(一)美国金融衍生品消费者保护制度
(二)日本金融衍生品消费者保护制度
(三)新加坡金融衍生品消费者保护制度
五、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一)确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是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之一
(二)在金融法律规范中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六、金融衍生品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
(一)金融纠纷的概念界定
(二)金融衍生品纠纷解决的具体途径
(三)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
第九章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及风险控制
一、金融衍生品存在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二)市场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四)操作风险
(五)结算风险
(六)法律风险
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成因
(一)预期价格的不确定性
(二)产品设计不尽合理
(三)投机性风险
(四)监管难度大
(五)金融交易中的道德风险
三、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特性
(一)金融衍生品风险发生的突然性
(二)金融衍生品风险具有的广泛传染性
(三)金融衍生品风险造成的巨大危害性
四、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
(一)微观金融主体内部自我监督管理
(二)行业协会和交易所内部监管
(三)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与监管
附: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巴林银行
附录1 《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篇 债转股
第十章 到底什么是债转股
一、债转股的含义
(一)广义与狭义的债转股
(二)债转股的本质
二、债转股的主要模式
(一)按照债务人的性质划分
(二)按照债转股的承载主体划分
(三)按照债转股的主导对象划分
三、债转股的主要参与方
四、债转股的方式
五、对债转股的认知误区
(一)误解一:债转股可以自动化解不良债权
(二)误解二:银行债转股=企业赖账不还
(三)误解三:银行债转股只是为了减轻企业财务负担
(四)误解四:银行不具备修理困境企业的能力
(五)误解五:债转股会快速消耗银行资本
六、国外债转股案例解析
(一)智利:商业拍卖、招标的形式债转股
(二)波兰:商业银行内部设立部门直接参与债转股
(三)日本:商业银行设立子部门间接参与债转股
(四)美国:政府以市场化贷转股救助汽车行业
第十一章 中国政策性债转股历史实践经验
一、实施政策性债转股的原因
(一)宏观经济下行
(二)国企债务压力大
(三)银行面临严重的不良贷款问题
二、政策性债转股的模式
(一)参与机构:四大参与机构
(二)实施流程:行政计划式的“三步走”形式
(三)持股人:资产管理公司
(四)资产转移计价:按账面价值计算
(五)资金来源:政府注资+央行再贷款+金融债券
(六)企业重组方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重组
(七)企业管理方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企业内部治理
(八)企业经营处置:制定差异化的经营处置策略
(九)AMC资产经营情况:五大经营收入来源
(十)股权退出方式:企业回购+股权转让+上市
三、政策性债转股实施效果
(一)对化解银行不良贷款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二)国企经营效益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三)四大AMC赚取利润,风险与成本由政府承担
四、政策性债转股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而非市场化操作,与市场规律不相符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长期股东激励不相容
(三)股权退出难度大
(四)受财力和岗位的限制,承诺较难落实
五、政策性债转股的启示
(一)债转股应市场化操作
(二)应完善债转股的配套措施
(三)股权退出方式应多元化
六、政策性债转股案例分析
(一)中国玻璃:上市退出
(二)北京水泥厂:回购退出
第十二章 为什么要实行市场化债转股
一、市场化债转股提出的背景
(一)负债高企占比较高
(二)实体企业经营压力大
(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快速上升
二、债转股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
(一)债转股助推国企改革
(二)债转股是去杠杆的重要工具
三、市场化债转股的意义
(一)对经济的意义
(二)对银行业的意义
(三)对企业的意义
第十三章 市场化债转股究竟如何实施
一、市场化债转股政策发展历程
二、市场化债转股指导意见的特点
(一)市场化主导
(二)政府不兜底
(三)允许合法股东权益市场退出
三、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要点
(一)债转股的对象:指明条件,不圈定范围
(二)债转股的参与机构:银行自主性加强
(三)资金筹措方式:市场化募集资金
(四)标的债权:扩展至正常类贷款,债和股不对应
(五)债转股的方式:投资优质资产,缓解企业债务
(六)转股价格的确定:市场化,风险自担
(七)持股机构:资本运营公司、产业基金引关注
四、市场化债转股的流程
五、市场化债转股的特征
六、市场化债转股实施逻辑
七、市场化债转股实施进展
(一)建设银行率先推进债转股
(二)地方AMC“二胎”放开
(三)五大行拟成立子公司专司债转股业务
(四)长城资产通过基金形式推动债转股工作
八、推出配套税收优惠政策
(一)明确不良资产处置的配套政策
(二)推出比较全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深入推进收费和基金改革管理
九、市场化债转股与政策性债转股对比
(一)所面临的经济基本面不同
(二)所处的改革历史阶段不同
(三)目的不同
(四)方式不同
(五)承接方资金来源不同
(六)可以参与债转股的企业不同
十、实行市场化债转股要注意什么
(一)以第三方机构来主导债转股
(二)市场化债转股重点关注三大点
(三)市场化债转股的六个法治原则
(四)我国市场化债转股面临的关键问题
(五)实行债转股要注意的问题
(六)做好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建议
十一、市场化债转股案例解析
(一)市场化债转股案例
(二)武钢集团、云南锡业、中国一重债转股方案比较
第十四章 市场化债转股的法律争议及投资机遇
一、市场化债转股的路径选择面临约束
(一)市场约束
(二)监管约束
二、市场化债转股面临的主要法律争议
(一)争议一:以债权出资的合法性
(二)争议二:公司内部治理权的问题
(三)争议三:商业银行能否直接持股问题
(四)争议四:担保法律义务履行的问题
(五)争议五:抵押权消亡问题
(六)争议六:最高额抵押的问题
三、市场化债转股的法律制度设计
(一)市场化是债转股的核心
(二)商业银行可以直接持股
(三)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和完善
(四)市场化债转股的适用范围
(五)市场化债转股的定价机制
(六)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四、市场化债转股面临大风险
(一)道德风险
(二)内部人控制风险
(三)银行经营风险
五、市场化债转股带来的投资机遇
(一)债转股对A股的影响
(二)市场化债转股受益板块
(三)市场化债转股下国企混改带来的投资机遇
附录2 《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
附录3 《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
附录4 《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专项债券发行指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