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植物文化史论
以实拍图为准,品相自鉴,介意勿拍。
¥
88.35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媚道设计 作者;孟凡;张琳
出版社天津凤凰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7-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5
上书时间2024-10-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媚道设计 作者;孟凡;张琳
-
出版社
天津凤凰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17-07
-
版次
1
-
ISBN
9787539056081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00页
-
字数
4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Work about the history of plant culture in the world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从上古时代的植物传说到当下的植物科学研究,详尽的梳理了人类历史上对植物的认识和应用过程。第1章为上古时代植物传说和植物的医学应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论述了中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植物文化变迁,从第六章到第九章,论述了十九世纪和当下迅速的植物科学发展历程。
- 【作者简介】
-
孟凡,男,汉族。旅居欧洲多年,积累了大量植物知识,对世界植物迁徙脉络和引种历程有着深入研究。张琳,女,1979年生。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园林工程师。浙江大学之江学院规划景观系副主任,浙江大学设计集团之江分院园林所所长。媚道设计,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立足深圳“设计之都”、面向中国新型城镇化大背景成立和发展起来的创新型综合规划设计院。由行业领才主持,海归博士、本园林优选奖获得者出任首席设计师,利用多机构多学科的专业优势,秉承“科学规划城市、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从事风景园林下的对地球表面自然和人工变化的多样规划设计。
精彩内容:
连东贯西滴水汇川——世界植物史论的贡献孟兆祯幼时,我喜欢动物,对植物则较疏远。大学进入园林专业学后,方了解植物之于人类的重要。我们的祖先从原始时期栖树、食瓜果、身着枝叶遮体,到后来乘木车出行,说明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者,以人文成天下也。天下分立东西,植物分布南北,因而深入研究植物必须学贯东西。东西方有其共,毕竟都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但特殊体现在“一方养一方人”的认知,即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认知。东西方的交流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人类与共栖于同一地球其他生物共生依存的关系,作为现代人要想不忘初心,学植物史是一个的途径。史论的科学在于贯彻“论从史出”,吴良镛先生以题写书名的方式为本书奠定了科学和艺术的基调,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本书作者乃南开大学中文系本科生,七九年参加高时本想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科,因当年不招生而转投学文,但揣着一颗学园林的心。后留学本六年、旅居丹麦六年并游历欧美近二十国,具有语言能力。他在读书和生活中与植物为友,找到一本介绍西方植物的文资料,便向同有留背景的花卉专家吴涤新教授请教,吴先生说这是目前中文植物史研究的一个空白点,但文资料成书时代久远,不很完善,缺乏学术。这促成了作者以资料为线索编写本书的初衷。其间世事变迁,直到十多年后的本书才得以付梓面世,了却了作者汇滴为川的心愿。在了解东西方共后,我们认识到西方理昭著、以理为主,理文互济;而东方特别是中国传统以文为本、文以载道,道法自然,文理交融,正如宗炳在山水画序中所提示的:“山水以形媚道”。西方科学,近代文明开启早,从世界各地引种驯化培养出变化众多的植物品种,同时也伴有相应的交流和认知加深。而中国的植物研究在科学的基础上更注重弘扬内涵,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指导下,文学作品倡导“物我交融”,绘画艺术追求“外师造化,内得心源”,而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定义中国传统园林为“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东西两厢需要加深交流,交流才能理解,理解才能共赢。在人类从恐惧自然到崇拜自然并于自然相协调的进程中,东西方呈现了既相同又相异的演绎,西方很多植物从和希腊神话等著作中都可查到根据,中国古代各朝都设有祭祀崇拜的“社木”。西方又根据其地缘和历史文脉产生了“自然人化”的倾向,东西方加强交流则可令史实更全面、更清晰,依据综合发展的史实所得出的论点更科学。作者作为业外人士要识别植物的种和品种并查出拉丁学名,不下一番功夫是难以做到的。本书对我所专攻的风景园林学科而言,也是可供参、学和研究的宝贵资料。通过广大读者集思广益的帮助和协作,今后能使本书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高,是所至盼。孟兆祯2017年6月12作于京西柏儒苑
- 【目录】
-
上篇 远古时代至18世纪
章 远古时代
1.1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
1.2 古希腊植物志与古罗马农业专业书籍
1.3 耳曼与北欧神话
1.4 《》中的植物
1.5 其他流行的民间传说
1.6 毒药与解毒药
1.7 古代的园艺与园林
1.8 香料与花冠
1.9 蔷薇的现身
第2章 中世纪
2.1 与植物
2.2 中世纪植物传说
2.3 中世纪植物学研究
2.4 中世纪植物的作用
2.5 园艺与园艺书籍的滥觞
2.6 旅行家与植物的传播
第3章 16世纪
3.1 从草药学到植物学的飞跃
3.2 植物栽培与植物引种
3.3 新大陆的植物
3.4 植物园·植物图·植物标本
3.5 风景园林艺术的复兴
第4章 17世纪
4.1 植物学的进步
4.2 植物园的繁荣发展
4.3 植物采集者们
4.4 园艺的传播和郁金香热
4.5 风景园林与园林美学
第5章 18世纪
5.1 植物分类学的发展
5.2 植物园及园艺行业发展
5.3 植物志的编纂
5.4 植物采集者
5.5 风景园林的
下篇 1纪
第6章 植物科学的爆发式发展
6.1 植物生理学
6.2 现代植物分类学
6.3 遗传育种学
6.4 国际植物命名条约
6.5 亚洲植物科学的发展
第7章 近现代植物园
7.1 1纪的植物园
7.2 现代植物园
7.3 中国植物园的发展历程
第8章 近现代园艺的发展
8.1 近现代园艺技术的发展
8.2 几种广为流传的观赏花卉园艺化历程
8.3 园艺家、园艺协会与出版物
8.4 花卉展览
8.5 西方插花艺术简史
第9章 风景园林与公园
9.1 风景园林艺术的新动向
9.2 公园时代
9.3 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
9.4 美国各地方城市的公园
9.5 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