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尔泰作品《艺术的觉醒》《回归,还是出发?》《美是自由的象征》三种合售(新版 精装 全3册)
  • 高尔泰作品《艺术的觉醒》《回归,还是出发?》《美是自由的象征》三种合售(新版 精装 全3册)
  • 高尔泰作品《艺术的觉醒》《回归,还是出发?》《美是自由的象征》三种合售(新版 精装 全3册)
  • 高尔泰作品《艺术的觉醒》《回归,还是出发?》《美是自由的象征》三种合售(新版 精装 全3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尔泰作品《艺术的觉醒》《回归,还是出发?》《美是自由的象征》三种合售(新版 精装 全3册)

高尔泰美学作品

120 6.0折 199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尔泰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01

印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99元

上书时间2021-07-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艺术的觉醒》内容简介:

    书收录美学论文8篇,大多写作于20世纪80年代,集中讨论学人*关注的人道主义、异化及人的本质问题,作者依照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廓清人们头脑中的一些旧有的教条主义观念,为改革之初的理论探索及艺术实践辟一新境。马克思指出,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而非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物,正如没有一个派生出人和万事万物的精神本源或逻各斯;我们不应以任何理由把实践的人降格为历史演进的工具。无论是人的自然属性抑或是阶级性,都不足以构成人的本质属性;就其一般的意义来说,人作为自由的主体通过劳动而将自身从必然性的支配下解放出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作为实践的人道主义,指明在文明演进的道路上人变成了工具,变成了物;物的世界愈增值,人的世界就愈贬值;这是对劳动概念的颠倒,而这样的颠倒只有在把人变成物的情况下才是可能的。

作者简介:

    高尔泰(1935—),美学家,江苏高淳人。1955年肄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美术系,历任甘肃兰州第10中学美术教师、敦煌文物所干部、兰州大学哲学系教师、中科院哲学所美术研究室干部、四川师范大学美学研究室主任和教授。1957年因发表《论美》一文而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有论文集《论美》《再论美》,论文《艺术的觉醒》《什么是艺术》等。 1992年出国,在海外从事绘画、写作,并在多所大学访学。现居美国拉斯维加斯。

目录:

    异化现象近观
漫谈异化

为什么要研究异化问题

人道主义——当代争论的备忘录

什么是哲学

关于人的本质

关于体育文化

陈迹飘零读故宫

《回归,还是出发?》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论文及对话21篇,多写作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尚有一两篇论文的写作年代甚至更早,大致可视为作者的一部改革之初的美学和文艺批评论集。《中国山水画探源》《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两篇的写作年代较早,旨在深入思索传统诗学“修辞立其诚”及“发愤抒情”等文学观所包含的德性化人格和动力论的美学意蕴,寻绎我国山水绘画及诗文不重写实、以意为主等观念的流变与递嬗。《屈子何由泽畔来?》由屈赋较切近的层次追溯中原文化与楚地巫风的差异,再深入一层开掘至潜在的理性结构与感性动力的冲突。《文学与启蒙》的缘起是与诗人北岛的一次对话,论及文学本体植根于人类个性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呈现出流派众多、异彩纷呈的局面,作者亦以深刻的忧患意识和时代责任感参与其中。

目录:

    屈子何由泽畔来?

    愿将忧国泪,来演丽人行

    《绿化树》印象

    “看客”的文学

    当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文学的当代意义

    为“社会学的”评论一辩

    答《青年作家》问

    文学可以是商品吗?

    话到沧桑句便工

    答《当代文艺思潮》杂志社问

    文学与启蒙

    我怎么看文学——从敦煌经变说起

    寻找家园,就是寻找意义

    文盲的悲哀

    弱者的胜利

    艺术与人文

    跨越代沟

    回归,还是出发?

    中国山水画探源

    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

《美是自由的象征》内容简介:

    这个美学论集共收录论文8篇,作者对诸如美与人的类本质之关系、美感的历史及社会属性、美感中的感性动力与理性结构之关系、美的本质等诸多聚讼纷纭的问题,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可以看到,高尔泰先生不仅熟稔康德、黑格尔等经典美学家的论述,而且勇于吸收卡西尔符号学、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等现代理论,以清晰、晓畅的语言阐扬美是自由的象征这一主题。而在马斯洛的话语体系内,人的感性动力大于理性结构,我们应当避免把人简单地视作符号动物;文化积淀等社会生活的内容在个体生命中具有非符号、非结构、非语义的性质,一旦它既不能作为精神活力的起点又不能作为终点,文化就腐朽了,理性就僵死了。

目录:

    论?美

    美感的绝对性

    美感与快感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美是自由的象征

    美学研究可以应用熵定律吗?

    人道主义与艺术形式

    关于艺术的一些思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