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与美国外层空间竞争研究(1945-1969)
  • 苏联与美国外层空间竞争研究(1945-1969)
  • 苏联与美国外层空间竞争研究(1945-1969)
  • 苏联与美国外层空间竞争研究(1945-196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苏联与美国外层空间竞争研究(1945-1969)

13 3.1折 42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范海虹 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13

上书时间2024-06-16

胜楠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范海虹 著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0830754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苏联与美国外层空间竞争研究(1945-1969)》利用俄罗斯与美国解密的大批原始档案材料,在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说明以下问题:(1)外层空间竞争是冷战政治的表现形式,是苏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对抗的产物。在冷战这场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斗争中,苏美利用空间科技来维护国家安全,获取政治利益,影响西欧与新兴的第三世界国家,借机扩大各自势力范围。(2)外层空间竞争是苏美国家实力的竞争,是双方在科技、经济、军事乃至国家制度与国民素质上的综合较量。从战后到七十年代初期,外空竞争与冷战进程的演变交织在一起。加剧了苏美之间的对立与猜疑,极大地影响了国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冷战的终结。
【作者简介】
  范海虹,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副教授,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俄语、国际政治。
【目录】
绪论
一、本书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本书中涉及的概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本书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苏美外空竞争的前(1945~1953)
第一节战前苏美对外空的探索与努力
第二节战后苏美对德国火箭技术的争夺
第三节冷战形成对苏美导弹技术的推动
一、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导弹工业
二、杜鲁门任期内美国的导弹工业

第二章苏美外空竞争的序幕(1953~1960)
第一节冷战扩大化与苏联外空时代的确立
一、赫鲁晓夫早期苏联远程导弹技术的突破
二、人造卫星与苏联外空时代的确立
三、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空发展目标和管理体制的确立
四、苏联的人造卫星攻势
第二节苏联卫星与美国外空政策的确立
一、苏联卫星对美国社会的冲击与影响
二、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外空政策的确立
三、美国宇航局与“水星计划”

第三章苏美外空竞争的发展(1960~1964)
第一节60年代早期苏联的外空竞争战略
一、苏联的“大空间计划”
二、通向东方之路
三、“东方号”载人外空飞行
第二节肯尼迪时期美国外空政策的深化
一、肯尼迪对美国外空发展的总体思路
二、肯尼迪时期美国外空竞争战略
三、决策登月
第三节较量无声
一、肯尼迪与赫鲁晓夫的“登月合作”
二、苏联月球计划的出台

第四章苏美外空竞争的高潮(1964~1969)
第一节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外空竞争战略
一、勃列日涅夫对苏联外空计划和管理体系的调整
二、苏联月球计划的重新确立
三、败绩初现
第二节约翰逊时期美国外空竞争战略
一、约翰逊时期美国外空发展总体思路
二、约翰逊时期美国对苏联的外空竞争战略
三、冷战荣誉的捍卫——苏美登月竞争
四、苏美登月竞争的结束

结论
一、苏美外空竞争的实质及其在冷战中的地位
二、苏美外层空间竞争成败得失的原因与教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