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与战斗机(权当回忆)(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62.5
7.0折
¥
8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比)吕光东|译者:散树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
ISBN9787504392855
出版时间2024-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9元
货号32256092
上书时间2025-01-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吕光东(LucKwanten,1944—2021),生于柏林,长于比利时,一生横跨欧美亚三大洲。精通十二种语言,斩获文理三科博士学位。他在西夏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前瞻性探索,使得湮灭近八百年的《番汉合时掌中珠》重见天日。在美期间,他被芝加哥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兼任远东图书馆馆长,著有《游牧帝国》及多篇学术论文。他和太太创立的大苹果公司,开创了中国业界先河,1997年被亚洲福布斯评为中国蕞大的版权代理公司,为东西方文化传播与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录
代序
第一章 沙丘与教堂的塔尖
第二章 幼儿时代
第三章 外婆家
第四章 暑假
第五章 新家,新学校
第六章 独居家中
第七章 课外活动
第八章 就读耶稣会学校
第九章 波希米亚学徒
第十章 自力更生
第十一章 离开佛兰德
第十二章 留美一年
第十三章 面对现实
第十四章 1963年11月
第十五章 重返美国
第十六章 皮尔里营地
第十七章 那些日子……
第十八章 情报工作
第十九章 阿努克
第二十章 西行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由著名汉学家、
资深版权代理人吕光东先生亲笔撰写,是记述他青少年时期的回忆录。
吕先生从事过的工作很多:他曾是F-104G战斗机的飞行员;当过情报分析师(监听对立阵营),做过教授、作家、学者,后来创立大苹果版权代理公司,向东方推介西方众多经典作品,如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普利策文学奖等众多大奖得主的作品。其经历之奇非同寻常。但在他自己的认知中,他的人生“不过是跨越了三大洲,在三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展开,主要使用三种不同的语言罢了”。
回忆录往往是悲伤的,本书作者却不是要“赎回”,而是怀着童稚之心,用舒缓的笔调回忆了不寻常的童年、求学经历和传奇军旅生涯。在此过程中的触动,埋下了他与中国文化结缘的种子,人生
重心也悄悄从战斗机转向了学术。
精彩内容
沙丘与教堂的塔尖每次回到欧洲大陆,我总雷打不动地去海滨——比利时北海的一个海滨。它比邻法国,大约20公里长,5公里宽。那儿的沙丘最宽阔,筑成了最后一道防线,阻挡着北海巨浪的冲击。大地一马平川,从地平面望去,教堂高耸的塔尖清晰可见。
每次回到那儿,我就开着车,在沙丘背后的大地上,沿着巨大的海堤行驶。堤坝将大海和沙丘截然分开。海滨低地异常肥沃,我们叫它“普德斯”(Polders)。株株白杨高大挺拔,成了挡风的利器。
枝条低垂、茎叶繁茂的柳树,成了小河、溪涧处的地标。这些小河与溪涧多是“一战”刻下的印记,现在被大自然据为己有。
每次回海滨,我都不会也不能停留太久,也许是压根儿就不想。但是,每年两次去欧洲,我都想回去看一看,不然就会觉得行程不圆满。每年哪怕只是象征性地,我也得回去那么一两次,回到我称之为“家”的小小地带——佛兰德的海滨。
然而,那儿没有什么能留住我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沙丘已被不断扩张的城市吞噬,从奥斯坦德一直到法国边境都没能幸免。过去形色各异的小村庄,如今被林立的行政机构代替。那些小村庄的名字早已是名不副实了。唯有印着村庄名字的旅游纪念品(小盘子)能告诉游客,某个村庄的地界是从哪里开始,又是到哪里结束的。过去的小港湾一个又一个地消失了。曾经开
着小快艇,无惧北海水寒,以捕鱼为业的人们,也
都不见影踪了。我们能从渔夫手里购买新鲜鳕鱼、
鲱鱼、大比目鱼的小港湾,如今落成了一家家海鲜铺。它们经营的海产品是从某个批发商手中购进的。我认识的海滨渔人们,要么已经过世,要么搬到了别处。它不再是我青少年时期的海滨了,但至少在我心里,它还是我的家,一个我可以回去的地方。
迄今为止,我已离开
比利时40多个春秋。在比四分之一个世纪还要长的时间里,我是在中国度过的。之前将近20年,我在美国生活。我难免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家在哪儿?”我的答案唯有一个——欧洲。我来自欧洲,即便在我离开之前,欧盟
统一还只是个梦想。最简
单的答案则是“比利时”,一个比邻荷兰南部、与法国北部接壤的小小的国家。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人们问我家在哪儿,听到我说比利时,才发现自己弄错了,他们以为比利时的邻国是安道尔呢。
有些中国人也没弄清楚,他们把比利时当成了斯堪的纳维亚的一部分。
我不必解释说它不是。有些美国人认为,比利时意味着布鲁塞尔、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北约、巧克力,而中国人似乎对它的地理了解得更多些,他们叫得出一大串高校驻地的名字,比如布鲁塞尔、鲁
汶、根特、安特卫普,并且他们知道,这个国家出口的主打产品是巧克力。
他们接着抛出了一个问题:那你的家在比利时什么地方呢?告之日“佛兰德”。一听到这个地名,不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就都不知所云了。我的早年光景就是在佛兰德的两个小村庄度过的,这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即便对不少比利时人而言,这两个小村庄——奥斯特敦刻尔克和圣依代斯巴德,也不具什么吸引力。它们太小了,小到几乎可以忽略,即便在旅游地图上也是籍籍无名。我进一步给他们介绍:这两个小村庄都濒临海滨,距法国边境不足15公里。
“邻近法国边境?”他们接着问,“那你的母语肯定是法语了?”对这个问题,我不曾直接给出过答案。如果问题太复杂的话,那我也尽可能闪烁其词地来回应。对比利时人而言,这个问题委实不好回答,因为我们有3种官方语言:一种是荷兰语,我们重新给它命名为佛兰德语;另一种是法语(比利时境内的瓦隆语是由法语演变而来的);还有一
种,则是“一战”在比利时的残留物——德语。除此之外,比利时还有很多种方言,不同区域的人们彼
此间都不通晓。众多方言
的存在,原因不外乎比利时这个小国自身——它面积虽小,却地跨罗曼语和日耳曼语两大语族。
P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