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礼乐:宋明儒学的道神化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66.5
4.3折
¥
156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马强才//姚永辉//范立舟|总主编:何俊
出版社天津人民
ISBN9787201199276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56元
货号32084708
上书时间2025-01-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由学而教与“诗乐”分合
第一节 “六艺”传“礼”
第二节 孔子论“学”
第三节 学以养德
第四节 隐圣好学
第五节 少学老教
第二章 乐教与诗教:从西周到孔子
第一节 律以和人:先秦两汉的乐教思想
第二节 由乐而生:“诗”之兴起
第三节 赋诗言志:诗的一种用法
第四节 诗乐合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第三章 郑卫之音:诗乐分离后的阐释难题
第一节 从郑声淫到郑诗淫:《诗》文本属性调整的阐释倾向
第二节 “美刺”之说与德行“教化”:汉代《诗》学的“归一”
第三节 “思无邪”如何可能:诗歌教化功能的理论建设
第四章 以“诗”解《诗》:人情与物理的阐释学意义i
第一节 劝善:《吕氏家塾读诗记》《诗集传》的共同追求
第二节 寻诗:王质《诗总闻》的阐释理路
第三节 初心:袁燮、杨简《诗经》学的思想内核
第五章 宋代理学视阈下的《尚书》诠释
第一节 《尚书》与儒学复兴
第二节 《尚书》与二程洛学
第三节 《尚书》与二程后学:以杨时为中心的考察
第四节 《尚书》与苏氏蜀学
第六章 经典与政治之间:荆公新学、新法对诗书礼的学术探寻和具体实践
第一节 《三经新义》与王安石的教育理念及政治构想网二
第二节 荆公新学与熙丰新政
第三节 王安石对《周礼》的诠释及与理学意见之差异
第四节 荆公新学经典阐释的时代意义与学术史地位
第七章 两宋《仪礼》学的发展潜流:以实践为视角
第一节 经典与实践的互动:《仪礼》经学、仪注与礼议水C
第二节 政治实践的诉求:北宋时期对《仪礼》的考证与辨析
第三节 制作士庶仪典之需:北宋时期对《仪礼》的改编与礼义解读
第四节 延续与新变:南宋时期实践诉求下对《仪礼》的校注与解读方法的提升
第五节 评价与认识:王安石科举废《仪礼》的影响与韩愈《仪礼》难读论
第八章 从礼乐之实到礼乐之用:对朱熹礼乐观的再检视
第一节 从为学到为道的过程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第二节 直面肯綮:何以为“乐”与以何“成于乐”
第三节 礼乐二字相离不得:异用同体的内在逻辑与联动机制
第四节 改造或折衷:礼乐实践中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第九章 学礼与治礼:从马一浮编纂书目之“三礼类”谈起
第一节 知类通达:马一浮的刻书计划与知识体系架构
第二节 学礼之门径:马一浮编纂书目中“礼类”选目及其特点
第三节 治礼之嗝矢:以《仲尼燕居》解“礼以义起”
第四节 将“义理”落于“自家”:“礼以义起”的实践决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梳理了《诗》《书》《礼》《乐》这四部儒家经典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经学的流变过程,尤其是宋代哲学家在诠释《诗》《书》《礼》《乐》四部儒家经典时的思想创新,揭示了这四部经典在宋代儒学形成中的学术贡献。本书主要讨论了“乐教”与“诗教”;《尚书》与诗、礼的关系;两宋《仪礼》学以及朱熹礼乐观;最
后结合马一浮“三礼类”书目讨论了学礼与治礼,最终将儒学的目标定位在“完善的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