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失(你是互联网的支配者还是附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迷失(你是互联网的支配者还是附庸)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1 5.5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藤原智美

出版社鹭江

ISBN9787545915457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0596728

上书时间2025-01-06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现在就放下你的手机

 

始于三天的戒信息尝试

 

 

 

2008 年夏,iPhone3G 一上市便销售火爆。这款触摸屏手机也成了智能手机的开山之作。同一年,我写了《搜索白痴》一书,并由此开始尝试戒信息。

 

当下定决心做某事时,若能用词汇精确其定义, 便会增强积极性。“戒信息”一词带给了我明确的目标感和动力,究其原因,可能是此前我已经不知不觉意识到了戒信息的必要性。

 

元旦的三天假期里,我没有碰电脑和手机,就连电视和广播也没有打开。此前我每天都要花两三个小时遨游在信息的海洋中,但那几天我只看出版物,借此与过去的生活方式挥手告别。

 

26 岁时,我戒了烟,此后再没有碰过香烟。大约30 年前,我曾在某个寺庙辟谷一周。和戒烟或断食的饥饿感相比,戒信息比我想象的容易许多。

 

不过,就像不可能永远断食一样,我们也不可能一直将信息拒之门外。完全与世隔绝无异于痴人说梦。网络已是现代社会存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身为一名作家,我同样无法离开网络。为了工作而上网无可厚非,但至少应该减少漫无目的地浏览网页。不过这并非易事。就像一名烟鬼面对点燃的香烟, 却提醒自己已经戒烟了一样难受。

 

在元旦的三天行动之后,我每个月都会进行一两次短期的戒信息,每次大概一到两天。之前那种散漫的上网行为逐渐减少,或者说,我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了。现在,我在工作中使用两台电脑,其中一台不连接网线,仅用于打字。

 

在实践戒信息一段时间后,我曾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讨论过这个话题,也在报上发表过相关文章。那时候,经常能听到人们提“戒信息”这个词。我不知道究竟是谁先提出的这个概念,但不难发现,面对不断加剧的数字化浪潮,很多人都意识到了问题并感到了不安。

 如何与信息打交道是需要进行管理的。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获取和处理大量的信息,而是如何将信息消化,使之成为对我们思想和观点的有用之物。有些人对此仅留于表面,却往往毫不在意,甚至觉得接触的信息越多,自己就会越聪明,但这不过是异想天开罢了。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本书从“戒手机”一词切入,指出作为互联网*终端的智能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进而扩展到整个互联网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

 

本书分十章展开,包括智能手机将一切生活信息电子化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互联网的数据化引发的个人信息暴露、网络的匿名性导致的网络鲁莽与轻率、网络信息使用便利带来的网络剽窃行为横行、以互联网为阵地发起的各种“泛节日化”活动对现实人际关系淡漠化的加剧、网络视频对人们情感的诉诸、网络碎片化阅读对人类阅读和思维模式的改变、互联网化对现行教育体制的长远影响等内容。

 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理性的思考为我们分析各种问题存在的原因和将会产生的结果,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尝试放下手机,看看书里所说的问题,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思考,那也将是希望之火。

作者简介
作者藤原智美,1955年生于日本福冈市,小说家、散文家。毕业于明治大学政治经济学部,1990年以独立创作人的身份发表了小说代表作《击王》,1992年又以小说《司机》获得了当年的芥川龙之介奖。近十年来,作者持续观察互联网社会的各种问题,于2008年出版了《搜索白痴》,2014年出版了《不能承受的“互联”之轻》,2017年出版了《你在看手机的时候,手机也在看着你》等。
译者王唯斯,1984年9月生于北京。日本文教大学文学博士在读,北京大学日语翻译硕士。2008年开始从事翻译工作,除翻译实践与文学研究之外,还从事翻译教学工作,发表相关论文数篇。

目录
序章    现在就放下你的手机
Chapter 1   手机容纳不下我的回忆
与消费主义相悖的简约生活 /21 
乔布斯也是极简主义者 /25
提倡简约生活的原因 /29
一切都能电子化为简约生活提供了技术支持 /31 
极简主义者以手机为中心的生活 /35
Chapter 2   “我”被数据所分解
“我”被数据化了 /41
谁在保管着“我”/44 
积分卡的陷阱 /47
“我”的信息被不断整合 /49 
“我”被持续注视着 /53
Chapter 3   网络社会的匿名性
不知著作权为何物的互联网新一代 /59 
匿名性导致了网络上的鲁莽与轻率 /63 
匿名的恶魔——少年 A/67
匿名向纸质媒体扩张 /71
网络语言是否可以保护公共性 /73
Chapter 4   网络剽窃并非智慧的行为
在网络上演的 STAP 事件 /77
网络是 21 世纪的怪兽 /81
网络语言的便利性是伪造横行的根源 /83 
信息技术加速了学术不端行为的衡行 /86 
不端行为始于 2005 年 /89
当虚拟成为现实 /92
Chapter 5   泛节日化加速了人们的自恋
变装人群的狂欢 /97
社区丧失造就了万圣节 /100
网络助长了泛节日化的出现与发展 /104 
变装是隐藏自己的小道具 /108
一切狂欢不过是网络素材而已 /110 
参加者是渴望被关注的人 /113
泛节日化的狂欢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连接/115
现代人在逐渐远离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118
Chapter 6   人们渴望受到关注
马拉松是孤独且哲学的运动 /123 
泛节日化的市民马拉松 /126
被网络泛节日化的日常生活 /129
步行者也成了看点 /134
广告车也在推动泛节日化 /137
谁是表演者,谁又是看客 /142
传统祭典中也有表演者和观看者 /144
涩谷全向十字路口的泛节日化也将转瞬即逝/147
Chapter 7   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视频
网络视频特有的残酷性 /155 
网络上的“零距离”/158
视频正在摆弄我们的情绪 /160 
逐步升级的网络视频 /164
如何对抗过激视频 /167
Chapter 8   网络使人萎缩
人们更相信聊天记录 /173
SNS 让我们“裸奔”/177
用户的狂热逐渐回归平静 /181 
手机正在“窥视”你 /185
Chapter 9   纸质书比电子书更能锻炼思维
没了黑板,传统学校会消失吗? /191 
教育的效率化不等于数字化 /194
小学二年级记住所有常用汉字 /196 
网络剥夺了语言能力 /201
纸书使人对知识持有谦逊的态度 /203
Chapter 10   逃离手机,找回自己
离开网络之后,文章“井喷”/211 
网络会改变你的思考 /213
拥有就是被拥有 /216 
我们如何面对网络 /219 
最后的话 /223
译后记/225

内容摘要
本书从“戒手机”一词切入,指出作为互联网最新终端的智能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进而扩展到整个互联网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
本书分十章展开,包括智能手机将一切生活信息电子化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互联网的数据化引发的个人信息暴露、网络的匿名性导致的网络鲁莽与轻率、网络信息使用便利带来的网络剽窃行为横行、以互联网为阵地发起的各种“泛节日化”活动对现实人际关系淡漠化的加剧、网络视频对人们情感的诉诸、网络碎片化阅读对人类阅读和思维模式的改变、互联网化对现行教育体制的长远影响等内容。
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理性的思考为我们分析各种问题存在的原因和将会产生的结果,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尝试放下手机,看看书里所说的问题,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思考,那也将是希望之火。

主编推荐

网络的飞速发展提升了各行各业的效率,也提升了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但就在我们享受着网络带来的种种馈赠之时,危机也浮出水面。 

大量的个人信息被暴露、被整合,我们成了数字化的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日渐淡漠,以网络为基础的“泛节日化”人群却在大规模形成;虚拟空间对现实生活领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网络信息使用的便利性加剧了学术造假行为的猖獗;信息使用的便利性和碎片化,异化了大众的阅读和思维模式,发表在网络上的语言愈加充满了迎合的味道;……

互联网时代,貌似是我们支配着网络为我们服务,但其实我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都是互联网引导我们形成的。我们究竟是有自主意识的互联网支配者,还是逐渐迷失了的互联网附庸?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Chapter2?“我”被数据所分解“我”被数据化了这是我在东京某健身房的经历。出示了会员卡后,服务台的女员工直接递给了我一把女用储物柜的钥匙。我来这里健身已有三年,同样的情况已经是第四次发生了。这位工作人员一定是看到屏幕上显示我的名字为智美,所以就想当然地认为我是女性。我不由得觉得自己似乎变成了透明人。当时,她笑着对我说了“您好”,并从我手里接过了会员卡。无论怎么看,我都是一位中年男子,可为什么还会给我女用储物柜的钥匙呢?
我猜想,也许重要的不是她眼前的我,而是屏幕上显示的数据。就是说,她没有看到活生生的人,只是看到了屏幕上的一堆数据。这虽然是没有恶意的小失误,但它说明在网络社会,人正在不断被数据化。不仅如此,可能我们自己也已经变得和这位给错钥匙的员工一样,不去关注眼前的人,而仅仅去注意网络上的数据。
个人信息被盗用或者被出售的事件屡见不鲜。2014年7月,倍乐生公司的顾客信息出现了大规模外泄,外泄数据多达2000万条,包含了许多使用倍乐生网络教育——“进研研究会”的青少年的信息。
据说外泄信息被反复转卖,现在已有数百家企业拥有这些数据,但实际情况有多严重我们无法完全知晓。电子信息极易复制,一旦外泄,就无法回收和清除。因此,这些信息会被长期利用。特别是青少年的信息会被利用十年以上。这些信息不仅会长期用于商业,还必须警惕的是,如果住址被外人知晓的话,一些孩子甚至会成为犯罪分子下手的对象。
殊不知,如此大规模的外泄事件,始作俑者只是一位系统工程师。若是30年前,要搜集这么多信息,行为人恐怕要准备一辆大卡车,然后偷出大量文件。而且对普通的民营企业而言,收集这种规模的顾客信息再以文档的方式进行管理,本身就非常困难。但到了今天,一台智能手机就能管控如此巨大的信息。
谁在保管着“我”信息的数据化和网络化,外泄了本不应被别人知晓的个人隐私,甚至还可能导致个人极其隐秘的信息被外泄。可能有人认为我言过其实。
诚然,数据化、网络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字和消息都会变成数据在网上流传。就拿我工作的房间来说吧。房间中堆积着令人压抑的大量书籍。书架上塞满了资料和文件,看起来随时要倒下了一样。地板上也胡乱摆放着废旧的报纸和杂志。这些全是承载在纸墨上的信息。
电子信息又在哪里呢?电子阅读器、CD、DVD,以及最明显的两台电脑、手机,甚至还有装进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里面的电脑芯片,这些物品中都堆满了电子信息。只要打开电脑、电视、手机的开关,立刻就会与无限的电子信息连接到一起。现在全球传播的信息中据说只有1%是纸质版的,这个比例在未来恐怕会无限趋近于零。
我重新观察了一下周围,发现和书本、报纸不同,电子化的文字和影像只要不去连接,就等于是不可见。但实际上这里存在着一个误区。我们的生活是由平时看不见的大量信息构成的,这其中包括应该受到保护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都被我们不知道的某处“保管”着。
2013年的某一天,我接到了信用卡公司打来的电话:“您在XX地方买了家电吗?”这突如其来的电话着实吓了我一跳。我的信用卡好像被盗刷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赶快翻开钱包,只见那张信用卡正好好地待在钱包里。可能是网购的时候被别人盗用了信息,又或是在饭店刷卡的时候被盗取了信息。
不过,当时我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信用卡公司会知道这是盗刷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信用卡公司掌握了持卡人刷卡的数据,他们用各种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其规律,这样就能判断信用卡是否被盗刷。恐怕盗取我信用卡信息的嫌疑人在使用的时候没有遵循这些规律,所以被监控系统捕捉到了。也多亏如此,最终我没有为他人盗刷的手表、手链等商品埋单。但此事恰好说明就算是极其重要的个人信息,也一直被人监控着。在某些情况下,还会轻易地外泄。
积分卡的陷阱最近,在便利店或是餐厅消费的时候,店员总会习惯性地问我“您有积分卡吗”,忘了拿出积分卡的时候,总会觉得店员的提示很贴心。但店员这样做并不只是为了提供服务。企业想要你的消费数据,而积分卡就是获得这些数据的重要工具。如果你是一个热衷于积攒积分,每次消费都要出示积分卡的人,那很可能你的消费习惯已经被数据化,并完全暴露在别人面前。
假设中午你去便利店买鸡蛋三明治和咖啡,晚饭的时候一个人去餐厅点一份虾仁炒饭和饺子,之后去DVD店租借影片,顺便去便利店买杂志。如果每次你都出示相同的积分卡,那么你的消费场所、消费时间都会被数据化。随着数据不断积累,便可推测出你的读书爱好、家庭成员,甚至年收入。使用这类积分卡,等于在主动提供私人信息,或者说为交换积分而出售自己的数据。
试想一下,自己的信息到底被别人掌握了多少呢?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知道我们的收入和支出;若在网上买书,你当时的读书倾向甚至思想倾向都能被推测出来;如果在药店买药,你的病例可能也会被数据化。美国的某折扣商店通过分析顾客的购物记录数据,来推导怀孕顾客的消费模式。通过这种分析,他们甚至可以预测出顾客的分娩日期,并由此向目标孕妇推销各种商品。
在美国纪录片《你会同意使用协议吗》中,某公司向一位还在读高中的女孩赠送了孕妇产品的折扣券。这位女孩的父亲对此十分气愤,他抗议道:“我的女儿还是个孩子,这是在教唆她怀孕!”但实际上,这个女孩确实怀孕了。虽然父亲和女儿朝夕相处,但公司通过女孩的购买记录,比父亲更早地察觉到女孩已经怀孕。
“我”的信息被不断整合个人信息被泄露给国家和企业的一系列事件令许多人产生了忧虑。但与此相对,也有些人满不在乎:“我没有做过见不得人的亏心事,所以即便展现给别人也没有关系。”但假设你得过病毒性肝炎,你并不想让公司的人知道。或者你打算跳槽,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还有负债。这些不属于亏心事的范畴,但都是你不想暴露的。所以个人信息的保护,不是以“我没做过亏心事”这种情绪化的回应就可以解决的。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网络上外泄的信息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倍乐生信息泄露事件只不过让我们窥见了网络社会的一小部分陷阱,真正可怕的是我们的个人信息正在被不断整合。数据的特点就在于可集合性,利用数据的一方深知数据的规模越大越有价值,因此会最大化地收集数据。现在“大数据”一词不绝于耳,就是因为数据越“大”越有效。个人信息亦复如是。因此公司或网站都致力于整合分散的个人数据。
就像在便利店买便当,许多便利店都支持交通卡结算。这些交通卡被添加了电子钱包的功能,有的更是添加了信用卡的功能。航空公司的会员卡也是如此,手机更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所以使用者会觉得非常方便。但在方便背后,各种各样的个人数据都在不断被整合。
若是这种数据整理发展到极致,将你所有数据都集中到一起,又会如何呢?可能会出现另一个数据化的“你”。而且最可怕的是,我们不能直接看到自己的“完整数据信息”。就是说,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数据被收集到了哪里,又被收集了多少。
美国正在快速推进个人信息的完全数据化以及数据的有效利用。“9?11”恐怖袭击后,美国通过了《爱国者法案》,对此产生了很大影响。国家可以检查个人邮件和电话,甚至连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电话都受到了监听。此事曝光之后还引发了国际问题。在一片混乱之中,谷歌等公司修改了隐私保护政策,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已经不再与政策相悖。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在书中这样说道:“亚马逊调查用户的购物喜好,谷歌调查用户浏览网页的习惯。推特掌握了我们的心理活动,Facebook能够分析出我们的人际关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