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昆简史(文化简史)/文史中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京昆简史(文化简史)/文史中国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3 6.0折 24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晓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0521

出版时间2010-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4元

货号1756596

上书时间2025-01-06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戏曲的渊源及其形成
  戏曲、昆剧、京剧
  戏曲的渊源:古代歌舞、古优滑稽、角抵百戏、说唱艺术
  戏曲的初级形态:宋杂剧、金院本
  戏曲成熟期的代表:元杂剧、宋元南戏
第二章  昆曲的早期:从昆山腔到水磨调
  昆山腔形成于元末明初
  早期昆山腔流行于苏州地区
  明中叶昆山腔演唱南曲渐成风气
  魏良辅等人对昆山腔的改造
  梁辰鱼创作昆曲传奇《浣纱记》
第三章  昆曲迅速发展,进入繁荣期
  昆曲向南北方传播,清唱风行
  开创了昆曲传奇创作的时代
  汤显祖和他的“四梦”传奇
  继续以苏州为中心流布全国
  昆曲传奇创作的两度繁荣
  家庭戏班与职业戏班发达昌盛
第四章  昆曲得到恢复后,继续繁荣发展
  昆曲一度衰微而后日趋繁荣
  李玉和苏州派昆曲剧作家
  李渔及其他昆曲剧作家
  家班衰落与职业戏班日益发展
  洪昇《长生殿》与孔尚任《桃花扇》
  昆曲创作的末路和宫廷大戏
  流传甚广的昆曲传奇《雷峰塔》
  进入折子戏竞演的时代
第五章  昆曲由繁荣渐趋消衰,皮黄合流形成京剧
  花部乱弹诸腔兴盛发达
  昆曲在“花雅之争”中失去独尊的地位
  徽班进京与徽秦合流
  南方昆曲折子戏演出继续繁荣
  昆曲的乾嘉传统与苏州风范
  汉调进京与徽汉合流
  京剧形成与“前三鼎甲”
  昆曲在流布地区形成支派
第六章  京剧发展成熟走向繁荣,昆曲渐渐消退趋于末路
  北京昆曲和几起几落的昆弋班
  京剧的“后三鼎甲”与“同光十三绝”
  王瑶卿对京剧旦角艺术的贡献
  京剧进入宫廷演剧
  苏州昆曲及其向上海转移
  昆曲在上海的竞争中趋于衰落
  京剧南下与京剧向全国流布
第七章  京剧由鼎盛走向衰落,昆曲于衰败中保存余脉
  京剧的改良运动
  京剧出现女班与坤伶
  京剧形成旦、老生、武生新格局
  京剧进入了流派纷呈的鼎盛期
  北京昆弋班一度复兴而后濒于绝迹
  苏州的昆曲和上海的昆曲最终衰败
  为延续昆曲生命创办昆剧传习所
  京剧的演出走向衰落
余文  建国后京昆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
深入阅读

内容摘要
 《文史中国》丛书首批共38本,分为四个系列:“辉煌时代”、“世界的中国”、“文化简史”、“中华意象”。四个系列互相联系,同时又自成体系,为读者多视角多侧面地展示中华文明。
“中华意象”系列共8本,选取最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思想的、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进行深入的解析。“龙凤”“金玉”等意象早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它们以其特有的形象和意涵,展示着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世界,并丰富着全人类的文化符号。
本书通过生动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全面展示了中国国粹昆曲、京剧形成、发展的历史,及其突出的艺术魅力。

精彩内容
 李渔及其他昆曲剧作家李渔是清初重要的昆曲家,他创作的昆曲传奇《笠翁十种曲》,撰写的《闲情偶寄》中有关昆曲创作理论《词曲部》与《演习部》,以及他置备的昆曲戏班的流动演出,都对昆曲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渔(1611—1680),浙江兰溪人,中年迁居杭州,居西湖,自称湖上笠翁,后移居南京,晚年定居杭州。清顺治八年(1651)后开始戏场生涯。
因为他置有戏班,所以他可以自编自导自演,昆曲既是他的一生爱好,也是他谋生的职业。他创作的昆曲传奇,大多是以喜剧的形式演市民爱看的故事,以情节离奇取胜,但宣扬封建说教,思想平庸。影响较大的作品是《风筝误》,在艺术上也是比较成功的。该剧表现的是韩琦仲、戚友先和詹淑娟、
詹爱娟之间发生的婚姻纠葛,以风筝题诗为错认情节的关节,结构严密,情节生动,俊丑对比,寓庄于谐,演出效果十分强烈。此剧一脱稿便传遍城中,而后盛演数十年。其中《惊丑》、《前亲》、《逼婚》、《后亲》等折子戏,为昆班的常演剧目。其他作品,同样追求演出效果,但对后世的影响就不及《风筝误》了。
李渔是继明代王骥德以来最有成就的戏曲理论家,撰写的《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分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章,讲创作;还有“演习部”讲表演与歌唱。他的理论是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针对昆曲演出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系统总结的。他认为,编剧首重结构,其次是词采,然后才是格律。在他的结构理论中最有特色的是“立主脑”的主张,所谓“主脑”,是指结构中起统率作用的“作者立言之本意”,“主脑”在结构中表现为“止为一人而设”,“止为一事而设”,要求全剧确立明确的主题,强调一人一事的贯串。他讲结构理论,也讲结构技巧,都是很可取的经验之谈。他也特别看重“宾白”(即念白,古人有曲为主、白为宾之说),他说“欲代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才能“说一人,肖一人”。在其他的理论问题上,李渔都有创造性的论述,比如结局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插科打诨要做到“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唱曲要懂曲意唱出曲情,表演要革除种种戏场恶习,等等。李渔的经验与理论在昆曲的创作与演出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期,还有一批剧作家的作品,也各有特色,他们都很重视情节结构和演出效果,有的无名氏作品也能长期流传于昆曲舞台。著名文学家吴伟业的《秣陵春》伤今吊古,痛感亡国的教训,在当时影响很大。尤侗的《钧天乐》揭露科场黑暗非常深刻,传唱不衰,观众中有当场变色者,三年后果然爆发科场大案。范希哲的《雁翎甲》,写水浒英雄时迁盗甲,其中《盗甲》一出至今仍是常演的折子戏。陈二白的《双冠诰》颂扬主人避仇远走后,妻妾改嫁,婢女碧莲立志抚养其子的感人故事,常演的就是表现碧莲之节的《做鞋》、《夜课》。流传的无名氏的作品有以罗衫分合描写母子生死颠沛、
最后团圆的《白罗衫》,精彩的折子戏有《看状》、《详梦》;有描写汉代穷书生朱买臣遭妻逼休、终得显贵的《烂柯山》,折子戏《痴梦》、《泼水》至今盛演不衰;有描写庄子试妻故事的《蝴蝶梦》,其中的《说亲》、《回话》长期流传于舞台。
家班衰落与职业戏班日益发展清顺治年间,由于战争的原因,家庭戏班显著减少,只有一部分家班延续下来,勉强保留了旧的传统。康熙年间,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家班随之逐渐增加,新贵族和巨富沉溺声色,私蓄优童又有增多,有的家班还很著名。文人家班如江苏如皋的冒辟疆家班,得阮大铖家班的旧伶,又得名曲师苏昆生、陈九、朱音仙等教习,有女乐,也有优童,名伶很多,一时享有盛名。江苏海陵(今泰州)的俞水文家乐,由俞氏亲自教授,女乐色艺超群,可与冒氏家班媲美,孔尚任称赞说“俞君声伎甲江南”。浙江海宁的查继佐女乐,其夫人妙解音律,亲为家伎拍板正曲,女乐名“十些班”(女伎以“些”字为名),闻名浙中。巨富家班如时称“南季北亢”的两大家班,“南季”即江苏泰兴季振宜,“北亢”即山西平阳亢氏,两巨富所蓄家班,为一时之盛,远近闻名。官宦家班如江苏南京曹寅家班,曹寅任江宁织造,其家班规模很大,曾演洪异的《长生殿》和自编的《表忠记》(后来昆班演出改名《铁冠图》)。广西肇庆的吴兴祚家班,吴兴祚时任两广总督,万树的剧作大多在吴府写成,并付家班演出。但总的说来不如明代普遍,已呈现衰落的趋势。这与清初的政令禁止官吏相互私交也是有关系的。但同官往来不在禁
令之内,每逢宴会,就雇戏班演出助兴,因此有的官署就备有戏班。这种戏班可以在群众性的集会上演出,带有职业戏班的性质。职业戏班就此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契机。
当时苏州的职业戏班之多,居全国首位,名班在城市演出,次班就流动在周边的县、镇演出。当时,最著名的昆班有金府班、申氏中班、寒香班等,那时享有盛名的艺伶有:周铁墩,工白面兼老生,擅演《鲛绡记》中的刘君玉、《鸣凤记》中的杨继盛,享有盛名40年,年至80岁时,仍然极有精神。王紫稼,专工旦角,十四五岁时就出名,以演《南西厢》中的红娘著称,30岁时曾去北京演出,观众为之倾倒。陈明智,人称“用直大面”(用直,镇名,属江苏苏州),其人身材虽矮小,却能演大面,自备有特殊的装束,登台演《千金记》中的项羽,大嗓门高歌,俨然有楚霸王的气概。这时期的昆曲艺伶,演艺各有专长,很重视以演技在职业戏班竞争,在表演艺术上的成就对后来的昆曲表演有很大影响。
这时北京的职业戏班已经仅次于苏州,官僚士大夫观剧成风,每逢宴会必演昆曲,民间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观看昆曲的观众也就多了起来,当时有“多少北京人,乱学姑苏语”之说。北京已出现了戏馆,职业戏班自然相应增多,著名的有聚和班、三也班、可娱班,三家名伶鼎足并盛。康熙二十八年(1689),洪昇的《长生殿》就是由聚和班演出的,轰动京师。康熙三十
八、三十九年(1699、1700),孔尚任的《桃花扇》盛演,也是在北京“优选两部”演出的,艺伶极力表演,声情俱佳。
乡村的职业戏班在江南一带的城镇农村地区,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每逢风俗节日、迎神庙会、农闲集市、婚丧喜事,都有昆曲的演出活动,连年举行,长年不衰。城市与乡村的职业戏班汇成日益红火的景象,进入乾隆中叶以后,逐渐形成昆曲的另一种繁荣,即竞演折子戏的繁荣。
P76-8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