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科幻经典:海底两万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4.1
3.5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法)儒勒·凡尔纳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31615
出版时间2013-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31423844
上书时间2025-0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作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其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一生共计创作了六十多部长篇小说;法国将2005年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代表作:《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地心游记》《气球上的五星期》等。
译者简介陈筱卿,著名法语翻译家,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曾翻译多部法国名著,译作达一千万字,代表译作有《海底两万里》《忏悔录》《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昆虫记》等。其中翻译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就多达十余部,是国内翻译凡尔纳作品多、受读者欢迎的翻译家之一。
目录
目录
主要人物表 I
第一部
第一章 飞逝的巨礁 003
第二章 赞成与反对 009
第三章 随先生尊便 016
第四章 内德·兰德 021
第五章 向冒险迎去 029
第六章 全速前进 035
第七章 不知其种属的鲸鱼 044
第八章 动中之动 052
第九章 内德·兰德的怒火 060
第十章 海洋人 067
第十一章 鹦鹉螺号 076
第十二章 一切都用电 085
第十三章 几组数字 091
第十四章 黑潮 098
第十五章 一封邀请信 109
第十六章 漫步海底平原 118
第十七章 海底森林 124
第十八章 太平洋下4000里 131
第十九章 瓦尼可罗群岛 139
第二十章 托雷斯海峡 149
第二十一章 陆上几日 158
第二十二章 尼摩船长的闪电 170
第二十三章 强制性睡眠 182
第二十四章 珊瑚王国 191
第二部
第一章 印度洋 203
第二章 尼摩船长的新建议 212
第三章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222
第四章 红海 234
第五章 阿拉伯隧道 248
第六章 希腊群岛 258
第七章 地中海上的48小时 270
第八章 维哥湾 280
第九章 失踪的大陆 292
第十章 海底煤矿 303
第十一章 马尾藻海 314
第十二章 抹香鲸和长须鲸 323
第十三章 大冰盖 336
第十四章 南极 349
第十五章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362
第十六章 缺氧 371
第十七章 从合恩角到亚马孙河 381
第十八章 章鱼 391
第十九章 墨西哥湾暖流 402
第二十章 北纬47度24分,
西经17度28分 414
第二十一章 大屠杀 422
第二十二章 尼摩船长最后的话 433
第二十三章 尾声 441
内容摘要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的第二部,讲述了生动神秘的海洋百科知识汇!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频频袭击各国海轮,搅得人心惶惶开始,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旋涡吞噬为止,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小说展示的海底风光固然迷人,但是读者,或者说主人公始终被谜团所困惑,老的疑团刚解开,新的困惑又摆在面前,整部小说就在这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氛围中展开。
精彩内容
一章飞逝的巨礁
1866年出了一件怪异的大事,是一个没人说得清也无法说得清的怪现象,想必没人会忘记得了。且莫说港口居民被种种流言弄得心神不定,内陆民众惊诧不已,就连海上的人们也都感到震惊。欧洲和美洲的商人、船东、船长、船老大、各国的海军军官,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对这件事表示极大的关注。
确实,一段时间以来,有好些船只在海上与一个“庞然大物”相遇。那是一个长长的梭子状物体,有时泛着磷光,比鲸鱼的个头儿大,而且速度也比鲸鱼快得多。
各种不同船只的航海日志对出现的这个庞然大物都做了记录,说这个物体或这个生物的速度极其快,动力极其大,像是天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说它是一个鲸类动物的话,那它的体积要比当时有科学分类的所有鲸鱼都要大得多得多。无论是居维埃aa 居维埃(1769—1832):法国著名博物学家。、拉塞佩德bb 拉塞佩德(1756—1825):法国博物学家。、迪梅里先生cc 迪梅里(1774—1860):法国博物学家、医生。,还是卡特尔法热dd 卡特尔法热(1810—1892):法国博物学家、人类学家。,都不会承认这么个大怪物的存在的,除非他们见过它,也就是说,除非他们自己亲眼所见。按照多次观察所得,平均算来(去除保守的估计,即此物长200尺ee 此为法尺,是法国古长度单位,1法尺相当于325毫米。;也不按夸张的算法,即这个大家伙宽1海里,长3海里),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庞然大物要大大超过鱼类学家们迄今为止所认同的所有的鱼类,如果这个大家伙真的是存在的话。
可是,它真的是存在的,而这种存在是无可否认的,而人是一向喜欢听神奇的事的,所以,这个不可思议的东西的出现,就必然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要想把它视为奇谈怪论,那是根本办不到的。
确实,186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布纳克轮船公司的蒸汽机船希金森总督号,在距澳大利亚东海岸5海里处,就曾遇见这个游动着的大家伙。起先,巴克船长以为是遇见了一块不为人知的巨礁,他还准备对它的准确位置加以测算哩。可是正在这时,这个奇怪的大家伙竟突然地喷出两根水柱,高达50尺,直插云霄。如此看来,要么是这块巨礁上有间歇喷泉,否则的话,希金森总督号所遇见的就确实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只是尚不为人知罢了。这种动物能从鼻孔里往外喷出混杂着空气和蒸汽的水柱。
在同一年的7月23日,西印度太平洋轮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水域也看到了同样的情况。这么看来,这个奇特的鲸类动物速度惊人,能够快速地从一处游到另一处,因为希金森总督号和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是在相距700海里aa 此为古海里,1古海里约等于5.556公里。的两个不同地点看到它的,而时间只相隔两三天而已。
半个月后,在距克里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上遇见那个大家伙的2000海里外,国家轮船公司的海尔维蒂亚号和皇家邮轮公司的香农号,在美洲与欧洲间的大西洋海域迎面近舷对驶时,分别在格林尼治子午线的北纬42度15分、西经60度35分处,同时发现了那个怪物。海尔维蒂亚号和香农号即使首尾相接不过100米长,估计那个大怪物至少得有350尺长,因为这两艘船与它相比较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可是,当时在阿留申群岛的库拉马克岛和乌穆居里克岛一带海域的鲸鱼,个头儿最大的也没有超过56米长,甚至都没见有达到这一长度的。
有关的报告接二连三地传来:横渡大西洋的佩莱尔号的几次最新发现;跑伊兹兰航线的埃特纳号与那个怪物擦肩而过;法国诺曼底号驱逐舰的军官们所做的记录;海军准将菲茨-詹姆斯的参谋部在克利德勋爵号上所测定的精确方向。所有这些报告,都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应。在那些生性爱说俏皮话的国家,这件事被当成了笑谈;但在那些认真务实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人们对这件事极其关注。
在各个大的中心城市,这个怪物成了时髦话题。在咖啡馆里,人们在津津乐道地谈论它;在报刊上,人们在嘲讽它;甚至有人还把它搬上了舞台。各家小报可算逮着机会了,随心所欲地编出种种离奇的故事来。有些因为编不出新花样,便把极力想象出来的那些巨型怪兽又给刊登了出来,从那头白鲸——可怖的“莫比·狄克”aa 美国小说家、诗人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的小说《白鲸》中的那头可怕的鲸鱼名。,到斯堪的纳维亚传说中的巨型海怪克拉肯bb 系北欧传说中的大海怪名,据说其触须可缠住500吨的船只,将其拖入水底。,应有尽有。有的人甚至把老古董也给搬了出来,包括亚里士多德和普林尼cc 普林尼(23—79):古罗马作家,著有《博物志》等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的看法也被引用了,因为他们两位也认为有怪物存在。还有彭图皮丹主教的挪威童话、保罗·埃纪德的游记什么的。最后,还搬出了哈林顿先生诚实可信的报告来。据此报告称,他于1857年在卡斯蒂朗号上看到过一条大蛇,这种巨大无比的蛇直到当时为止,只是在旧时的北极探险船立宪号驶经的海面上出现过。
于是乎,在学者圈内和科学杂志上,轻信者与怀疑派之间便展开了一场没完没了的论战。大家因“怪物问题”而变得异常激动。信奉科学的记者与相信神灵的记者大打起笔墨官司来,有些记者还因此动起了手,因为他们从海蛇争起,最后竟发展到人身攻击了。
这场论战持续了半年,双方各不相让。各种小报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矛头指向巴西地理研究所、柏林皇家科学院、不列颠学术研究会、华盛顿史密斯协会等所发表的论文;对《印度群岛报》穆瓦尼奥神甫的《宇宙》杂志、皮德曼的《消息报》上的辩论文章大加抨击;对法国及其他各国的大报上所登载的文章也进行了无情的批驳。小报的那些才华横溢的作者故意引用其对手曾经引用过的林奈aa 林奈(1741—1783):瑞典博物学家。的那句话——“大自然不创造蠢材”,想让当代人不要违背大自然,相信什么大海怪、大海蛇、“莫比·狄克”,以及海员们脑子发热、胡编乱造的东西。最后,一份极具讽刺味的报纸上的一篇受到编辑们喜爱的文章起了作用,像伊波利特一样,给了那个怪物致命的一击,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结束了这场论战。才智终于战胜了科学。
在1867年的头几个月里,怪物的事似乎已经被遗忘了,不会再被人提起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些新的情况又出现在公众的面前。这一次,已经不再是什么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了,而是一个必须加以避免的真真切切的危险。这个问题的性质变了。那怪物在变,变成了小岛、巨岩、暗礁,但却是个能飞逝的、难以捉摸的、无法捉住的暗礁。
1867年3月5日,蒙特利尔海洋航运公司的莫拉维扬号夜航至北纬27度30分、西经72度15分的海面上,右舷尾部撞上了一块礁石,可任何海图上都没有标明这一带海域有此礁石。当时,莫拉维扬号借着风力并凭借自身那400马力的动力,正以每小时13节bb 航速单位,等于每小时1海里。的速度在行驶。如果不是船体材质坚硬的话,可以肯定,莫拉维扬号必定是连同从加拿大搭乘的237名乘客一同沉入海底了。
意外发生在早晨5时前后,天刚破晓。负责值班的海员立即向船尾跑去。他们仔仔细细地搜索海面,但什么也没发现,只是看到3链aa 链:旧时计量海洋上距离的长度单位,1链等于1/10海里,约合185.2米。远的地方,有一片波涛已碎成浪花的大漩涡,犹如平静的洋面受到了猛烈的撞击。出事地点被准确地测定、记录下来,而莫拉维扬号无任何损坏,便继续航行了。它是撞到了一处暗礁呢,还是撞到了遇难船只的残骸?无从得知。但是,等回到船坞进行检查时,才发现船的一部分龙骨已被撞裂。
这件事本身是极其严重的,但是,如果不是几个星期后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故的话,也许这事也就像其他的许多事故一样,被人忘掉了。而这一次新的事故,由于受损船只的国籍以及它所属的那家公司的名望,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英国船东丘纳德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精明的实业家于1840年开办了一家邮船公司,用3艘400马力、1162吨的轮式木船,开辟了利物浦和哈利法克斯之间的邮政业务。8年后,他的公司设备增加了,拥有了4条650马力、1820吨的邮船。又过了两年,他又增加了两条马力更强、吨位更大的船只。1853年时,刚刚获得继续经营邮政快递特许权的丘纳德公司,又增加了多艘船只:阿拉伯号、波斯号、中国号、斯科蒂亚号、爪哇号、俄罗斯号,而且全都是速度一流的快船,而且还是继大东方号之后,在海上航行的最大的船只。这样一来,该公司便拥有了12条船,其中8条是外轮驱动的,4条是螺旋桨式的。
我之所以简略地介绍了这些情况,是想让大家清楚地知道,这家举世闻名的经营有方的公司,在海上运输方面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没有任何一家远洋航运公司经营得比它更好,没有一家比它更加卓有成效。26年来,丘纳德公司的船只横渡大西洋2000次,没有一次延误,没有丢失过一封信件,没有损失一个人,没有损失一条船。因此,尽管法国与之进行有力竞争,但旅客们仍旧对它情有独钟,这一点,从官方的统计资料中也看得出来。因此,丘纳德公司的最好的汽轮中有一条发生了意外而引起巨大的反响,也就不足为怪了。
1867年4月13日,海上风平浪静,风向甚宜,斯科蒂亚号正行驶在西经15度12分、北纬45度37分的海面上。船只开足1000马力,以13.43节的航速行驶着。驱动轮正常地拍击着水面。此时,船只吃水深度为6.7米,排水量为6624立方米。
下午4时17分,旅客们正在大厅里用晚餐,突然间,斯科蒂亚号左舷轮的后部被轻微地撞击了一下。
斯科蒂亚号并没有撞上什么,而像是被钻孔器似的锋利的工具戳了一下,不像是被钝器击打着了。撞击似乎非常轻,所以船上的人都没有因此而有所不安,但是,大家却听见货舱监运员跑到甲板上来,大声喊叫道:“船要沉了!船要沉了!”旅客们一下子慌乱起来,但是安德森船长连忙稳住了大家。确实也是,眼下还并没有什么危险。斯科蒂亚号共有7个用防水舱壁隔开来的船舱,有一个舱进水,是绝无大碍的。
安德森船长立即下到底舱。他发现5号舱被海水浸入,而且浸水速度很快,说明破口处窟窿很大。所幸,这间舱内没有锅炉,否则锅炉必然被浇灭。
安德森船长立即下令停船,并派一名水手潜入水中查看损毁情况。不一会儿,情况便弄清楚了,原来船体吃水线以下部分有一个直径2米的大洞。这么大的洞海水涌进是无法堵得住的,因此,斯科蒂亚号只好在它的几个驱动轮被淹没了一半的情况下继续行驶着。此时,它距克利尔岬300海里,所以晚了两三天才驶回利物浦,进了公司的船坞。这两三天可是让利物浦的人惊恐得够呛。
斯科蒂亚号被架上了干船坞,工程师们开始对它进行检查。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吃水线下2.5米的地方,破了一个有规则的等腰三角形。铁皮上的裂口很整齐,即使使用打孔钻也无法打出这么规则的洞来。如此看来,弄穿船底的钻孔工具肯定不是用一般的淬火技术制作的。而且,这个工具用巨大力量冲出来,穿透4厘米厚的铁板,还得倒退出来,这简直令人难以相信。
最近的这次事故情况就是如此,其结果又让公众的情绪激动了起来。自此,以前的那一次次海难的不明原因,全都归结到这个怪物的身上了。这个怪诞的大动物因而便承担起所有沉船事故的责任。可是,沉船事件数目很大,根据维里塔斯署aa 维里塔斯署系法国技术监督部门。统计的每年3000艘受损的船只中,因下落不明而被当作连人带货全部失踪的蒸汽船或机帆船,其数目不下两百艘!
因此,不管公正还是不公正,反正这个大怪物成了这些船只失事的罪魁祸首了。由于这个大怪物的存在,各大洲间的航路变得日益危险,公众坚决要求,应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可怕的大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第二章赞成与反对这些事件发生的时候,正值我对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贫瘠土地进行了一番科学考察回来之际。我是作为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客座教授,由法国政府委派,前去参加这项科学考察工作的。我在内布拉斯加州工作了半年,采集了不少重要标本,然后,于3月末到了纽约。我预定于5月初返回法国。回国前的这段时间里,我便对我所采集的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行了分类整理。斯科蒂亚号发生意外的时间正好是这个时候。
这件事我十分了解,因为它当时已是个热门话题,我不可能不知之甚详。我把美国和欧洲的报纸看了又看,但并无更多的新的东西。这事真是个不解之谜,令我困惑。我游移在两种极端的看法之间,没有定见。这件事肯定是确有其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还被邀请去亲手摸了摸斯科蒂亚号上的那个窟窿。
我到纽约时,这件事被传得沸沸扬扬。一些不学无术的人说是浮动的小岛啦,看不见的暗礁啦什么的,但这类假设被彻底地否定了。确实也是,除非这所谓的暗礁内装有一台机器,否则它怎么可能那么飞速地移来动去呢?
同样,说它是一个浮动的船体,是一条遇难船只的巨大残骸的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原因也是一样的,它为什么速度会那么快?
因此,可能的答案只有两个,人们因而分成了观点极其对立的两大派,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
可是,这后一种假设尽管还算说得过去,但经过对新旧两个大陆的调查,它也站不住脚了。因为某个人要想拥有这样的一种机械,那是不可能的。他是在什么地方建造它的?是什么时候造的?造这么个庞然大物,他又怎么能保守得住秘密呀?
只有一国政府才可能拥有这种破坏力巨大的机器。在人们想尽办法提高力的悲惨时代,某个国家背着别国研发这种可怕的武器是有可能的。继夏斯勃枪aa 夏斯勃(1833—1905)发明的一种后膛步枪,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军队中使用。发明之后,又发明了水雷,水雷之后又出现了水下撞锤,随后又是各种各样的你攻我击的对抗性武器的出现。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各国政府纷纷发表声明,予以否认,所以这种战争机器的假设也就不能成立了。各国政府的真诚是无法怀疑的,因为这事关公众利益,远洋运输遭到破坏,各国政府是不可能在这件事上撒谎的。再者,建造水下船只,岂能掩人耳目?个人干这种事而又密不透风是非常困难的,而对于一个一举一动都受到敌对国家的密切监视的国家而言,想保密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因此,在对英国、法国、俄国、普鲁士、西班牙、意大利、美国,甚至土耳其进行调查之后,所谓水下大马力船的假设最终也被否定掉了。
尽管小报仍在不断地讽刺挖苦这个大怪物,可是它依然在海上漂来漂去。因此,人们任由想象力驰骋,竟至荒诞不经地说是一种神鱼。
我抵达纽约后,有些人便专程前来征询我对此事的看法。我曾在法国出版过一部两卷四开本的著作——《海底的秘密》。该书深受学术界重视,而我也因此成为博物学中这一极其神秘的科学的专家。别人当然要征询我对此事的看法了。只要是能够否定事情的真实性,我绝对是要持否定的态度的。可是没多久,我被逼无奈,只好明确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纽约先驱论坛报》也给“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尊敬的皮埃尔·阿罗纳克斯先生”发了约稿函,请他对此事发表看法。
我只好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因为我无法保持沉默,所以就说了。我从政治学和科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写了一篇内容翔实的文章,于4月30日发表在该报上。在此,我把拙文的摘要抄录如下:“我对各种不同的假设一一地加以研究之后,由于所有其他的假设都被排除掉了,所以我不得不承认有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海洋生物存在。
“我们对海洋深处毫无所知。探测器下不到那么深的地方。海洋深处到底是什么情况?海面以下12海里到15海里的地方到底有什么,或者可能有什么生物存在着?它们的机体是怎么个结构?对此,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不过,摆在我面前的这个问题,可以用两难推理aa 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对象中提供一种选择,但不管选择哪一个对象,它同样又是反对这一选择的决定性论证。加以解决。
“要么我们对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所了解,要么我们并不了解。
“如果我们对它们并不全都了解,而大自然又仍然对我们保守着某些鱼类学中的秘密的话,那么,承认某些鱼类或鲸类新类别,甚至新品种的存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种新的鱼类,其器官基本上‘不适合漂浮’,它们生活在水下探测器无法达到的海底深处。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或一时兴起,或纯属任性,它们偶尔也会浮出水面。
“反之,如果我们了解所有这类生物,那就该从已经分类了的海洋生物中去查找我们所说的那个动物。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就会倾向于它属于一种巨大的独角鲸什么的。
“一般的独角鲸或海麒麟,身长通常为60尺。把它扩大5倍,甚至10倍,再根据其增加的长度赋予它相应的力量,同时增强其攻击性能力,这便是我们所要查找的那个动物了。它将具有香农号的军官们所确定的长度,具有撞击斯科蒂亚号的触角和撞坏一只汽船铁壳的力量。
“确实,据一些博物学家的看法,独角鲸有一把象牙质的利剑或一支骨质的戟,那是一颗坚如钢铁的大牙。有人在鲸身上发现过这种长牙,那是独角鲸成功地攻击了其他鲸之后所留下的。还有人在船体吃水线下拔出了这类牙齿,它们像锋利的钻头戳穿木桶似的把船底凿穿。巴黎医学院陈列室里就收藏着一颗这样的巨齿,长2.25米,根部宽48厘米!
“那么,假设把这种动物的攻击武器的威力加大10倍,那它的力量也得加大10倍,再让它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游动,用它的速度乘以它的重量,便可求出它造成海难所需要的冲击力了。
“因此,在获取更多的资料之前,我认为那是一头独角鲸,它体形庞大,身上长着的并非一支戟,而是像驱逐舰或战舰的金属冲角一类的武器,它既具有舰船的重量,又具有与它们相同的动力。
“这一无法解释的现象就这么作了解说,要么干脆就说,不管大家是瞥见、看到、感觉到或觉察到什么,反正这纯属无稽之谈。这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最后的这句话说得很差劲儿。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想多少保持点教授的尊严,免得让美国人笑话,因为美国人嘲笑起人来是不客气的。我这是在给自己留点余地。其实,我心里是承认这个“怪物”的存在的。
我的文章引起激烈的争论,反响很大。有不少人是赞同我的观点的。而且,该文的结论也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人的头脑就喜欢这种对超自然生物的奇思异想,而海洋正可以为这种遐想提供空间,因为海洋是这类庞大的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最佳场所。与之相比,陆地上的动物,如大象和犀牛,简直小得可怜。海洋里生活着一些人们已知的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因此也可能还隐藏着一些人们尚不知晓的硕大无朋的软体动物,一些看着会让人毛骨悚然的甲壳类动物,比如100米长的大虾或200吨重的螃蟹什么的!这有什么不可能呢?从前,各个地质纪的陆地动物,如四足兽、四手兽、爬行类、鸟类,都是用大模具造出来的。造物主用巨型模具把它们制造出来,经年累月,斗转星移,模具在逐渐地变小。既然地核几乎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而海洋却始终不变,那么,在深不可及的海洋深层,为什么就不可能留存着另一个时代的巨大物件的模具呢?海洋的年即地核的世纪,而世纪则是地核的千年,那么,海洋为什么就不能在其中保留着那些巨大生物的最后的一些变种呢?
我自己也被引向了这种种的幻想之中,可我是不可以这样的呀!我必须中断这种幻想,因为我觉得时间已经把这些幻想变成了令人胆战的现实。我再说一遍,大家都一致认为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却又与大海蛇什么的并无共同之处。
如果说有些人只是把这件事当作一个有待解决的纯科学问题的话,那么另有一些人,特别是美英两国的一些更注重实际的人,则主张把这个可怖的怪物从海洋中清除掉,以保证横渡大洋的交通运输安全。工商界的报章就是以后一种态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海运商情杂志》《船舶协会报》《邮船报》《海事与殖民地杂志》等所有那些为声称要提高保费的保险公司说话的报纸杂志,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完全一致。
公众舆论形成之后,美利坚合众国率先发表了声明。纽约已做好准备,组织起一支远征队,前去清除独角鲸。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已做好准备,争取尽快远航。各武器库的大门已向法拉格特舰长敞开,他正积极地装备自己的舰艇。
事情偏这么怪,等你决心要追逐这个怪物时,这个怪物却不见了踪影。此后的两个月里,没再听到有关它的消息,也没有一艘船与它遭遇。这头独角鲸就像是已经得知人家正在追捕它似的,因为大家谈它谈得太多了,甚至还通过越洋电报谈论着它!于是,一些爱说笑的人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