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失败到胜利:1944年夏季东线的决定与非决定战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失败到胜利:1944年夏季东线的决定与非决定战役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4.3 3.4折 9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C.J.迪克(C.J.Dick)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21831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9.8元

货号30425703

上书时间2024-12-31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著者C.J.迪克:英国知名军事分析家,陆军退役军官,曾任英国苏联研究中心讲师,英国国防学院研究员。发表了《论苏军战役法》《苏军坦克兵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战役运用》《令北约猝不及防:苏军的突袭和欺骗技术》等多篇研究文章,主要著作有《从胜利到僵局:1944年夏季西线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战役》等。
译者小小冰人:二战迷、著作者、翻译者,现聚焦于二战历史的研究与相关著作的翻译。翻译的二战类书籍有:《东进:1941—1943年的苏德战争》《焦土:1943—1944年的苏德战争》《普鲁士战场:苏德战争1944—1945》《斯大林格勒三部曲》《致命打击:一个德国士兵的苏德战争回忆录》《诺曼底的六支军队:从D日到巴黎解放(1944年6月6日~8月25日)》等。

目录
目录

中译本序
序 言
鸣 谢
前 言

序  章 苏联军事术语和编制指南 

第一章 苏军 1944 年前的学说和实践
       战前苏军学说的发展
   从灾难走向胜利:1941年至1943年的战争进程
       不可思议的火凤凰:红军的重生
       战役法的发展
       第三个冬季和春季:科尔孙—舍普琴科夫斯基进攻战役
       总结

第二章 1944 年夏季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战略决策
       白俄罗斯战略性进攻战役,7月23日至7月31日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略性进攻战役,7月13日至8月29日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略性进攻战役,8月20日至9月25日
       附录:苏军1944年的战役后勤

第三章 1944年夏季,成熟的战役法
       学说的发展
       白俄罗斯战役中的战役法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中的战役法
       雅西—基什尼奥夫进攻战役中的战役法
       对1944年战役法发展的总结
       附录:策划一场方面军攻势

第四章 一些结论
       联合作战
       东线和西线的战役法
       贯彻战役法

第五章 对未来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1944年夏季,欧洲战事已进行到关键时刻,西方盟国和苏联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对纳粹德国发起了战略性进攻。在东线,战线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长度超过2400千米(盟军的仅为不足1000千米)。从规模上看,苏军及其从事的交战令西线盟军相形见绌。更重要的是,苏军秉持着一种与西线盟军截然不同的作战理念,他们擅于达成欺骗和突然性,这个概念称作“马斯基罗夫卡”,在每一场军事行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苏军致力于发起高机动性的快速进攻,他们大量集中部队以期达成突破,从而为决定性战役机动创造条件;他们以坚强的意志歼灭敌有生力量,愿意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书中的分析告诉我们,给盟军造成严重制约的诸多问题,基本上未对苏军造成影响,因而后者得以发展出更为激进的战役理念并坚决地予以贯彻。另外,本书还强调了持续不断地探寻、发展、实施战役和战术学说的重要性,当然,这种学说应当既适用于现代技术条件,又符合当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心理。

精彩内容
1944年的苏军战役法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人已发展起自己的军事理论,该理论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得益于军事革命,战役法是战争的一个独特方面,与战术和能力存在本质不同,若运用得当,就能获得决定性战果。正如1936年的红军野战条令(PU-36)第9段指出的那样:战斗的现代技术手段,允许同时实现突破敌部署全纵深并歼灭敌人。迅速变更集团部署、突如其来的合围、夺取敌后方地域、切断敌后撤路线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进攻中,必须彻底包围并歼灭敌人。
经历了大清洗后,1941年至1942年的苏联红军中,合格的指挥人员所剩无几,加之随后对相关理论的抹黑,各层级都对德国的入侵猝不及防,无力从事领导和管理,因此蒙受了可怕的损失,当然也就无法执行该理论。重建红军的设计师们面临一项真正令人望而生畏的任务,因为他们不像英国人和美国人,在竭力打造赢得战争的工具时能得到海洋的保护。相反,他们一直在同德军作战力量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进行战斗,若将质量因素和轴心国仆从军纳入考虑,这个比例会更高。除少数例外,他们取得的成功主要归因于德国人所犯的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经济和政治体制因素,以及苏联人民的韧性。重建红军的任务严重依赖一份合理的、符合当代条件的蓝图。
战前学说稳健的基本思想得到发展,一些地方用失败期和恢复初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加以必要的修改,1944年野战条令应运而生。它的一个独特优点是,清楚地阐明了应怎样在更高的兵团层面从事战争。另外,它含蓄地承认,战役法的要求给战术家们造成限制。理论上讲,规模较小的兵团和部队只实施粗略的战术,人员(特别是指挥员)的高周转率妨碍到复杂战术方法的发展仅仅是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苏联人认识到各个军及其下属兵团基本上可以说是一部大型战役机器上的齿轮。要想让这部机器遵照严格的时间表在限定地带有效运作、移动、集中并展开进攻,其组成部分必须表现得犹如机器般精准。当然,依靠压倒性炮火和航空火力,以及粗糙的大规模冲击突破敌人精心构筑的防御,必然导致严重伤亡。为承受这些损失,大批士兵投入其中。红军认为,为赢得时间而付出兵力兵器的损失是值得的。在除突破外的其他战斗情况下,简单的战术可能是一种积极的手段。在敌纵深展开战斗期间,战斗结果往往依赖于交战双方集中战斗力量的相对速度。遭遇战斗和交战中,胜利通常取决于制定、下达、执行决定的速度。盟军实施的那种复杂、独特的策划与速度格格不入。
进入战争第三阶段后,红军关于如何从事战斗的学说发展良好,符合实际,可能具有决定性。在贯彻这些学说的过程中,红军各兵团不断得到锻炼。为突破并粉碎敌人的防御,艰巨、代价高昂的战斗无可避免,但战斗本身并不是目的。战斗仅仅是一项更宏大计划的组成部分。学说的重点是迅速、深入突破敌军防线,不仅仅要突破防御战术地幅(大纵深战斗),最终还要达到数百千米的突破深度(大纵深战役)。胜利将通过快速战术和战役机动实现,其目标始终是分割并(或)包围、尔后歼灭一个敌主要集团。欲取得决定性战果,就必须对其加以大规模实施,通常涉及12—16个步兵、坦克集团军和骑兵机械化兵集群。战略性胜利是一系列精心策划、同时和连续实施的方面军及集团军战役的累积结果。
苏军军事思想的基本原则是歼灭敌军,而不是将其击退并征服领土。一场攻势一旦到达顶点,仅仅被迫后退的敌人就会获得机会,重建他们受损的兵团,组织一道有效防御,甚至恢复自己的进攻(就像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所做的那样,另外,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被迫后撤,旋即发起哈尔科夫反击战,情况同样如此)。因此,苏军的当前战役-战略目标通常是歼灭德军一个主要集团(这自然会导致地理上的收益)。早在暂时性的PU-36中(后来的野战条令中也加以重申),苏军的重点就是通过合围实现这一点。他们将此视为歼灭敌有生力量的最可靠方式,这样就不必再度面对同一股敌人。战争第一阶段,红军几次试图满足相关学说的要求并实施大规模合围。他们在执行过程中多次遭遇惨败,直到斯大林格勒才取得决定性胜利。但是,考虑到诸如方向的选择、突破地段间隔和合围铁钳会合深度参数(与速度密不可分)、合围对内和对外正面的需要及分配给两个正面的适当力量,甚至在合围正在进行时就着手粉碎被围集团,以及空中力量的使用等因素,实施合围的相关学说得以发展。到1944年,合围已成为遂行战略性进攻战役的典型方式。这些战役的范围和规模稳步增加,通常涉及两个方面军辖内力量。苏军共实施了15次战役性合围,在此过程中歼灭敌人200多个师。14这些战役都是预先计划的结果,而不是机会主义的结果。红军特别强调追求战役执行的深度和速度以防敌人逃脱,并且力求在敌被围集团组织起环形防御前将其消灭。战术层面,先遣支队为发展梯队(后改称快速集群)的投入创造条件,后者实施的战役机动将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到1944年,合围铁钳最初相隔120—300千米,在敌纵深200—300千米处会合。率领合围铁钳的快速集群以每昼夜25—30千米的速度向前推进,有时候更快些,以便在德军做出有效应对前会合。15结果一般都令人满意,例如,维捷布斯克、博布鲁伊斯克和明斯克包围圈共困住20多万敌人,布罗德包围圈困住4.5万名敌人,基什尼奥夫包围圈又困住20万名敌人。1944年陷入合围的敌兵团,约有一半在头2—20天内遭歼灭,仅有约四分之一的敌兵团抵抗了一个半月,约20%的敌军设法逃出了包围圈。16受到从事小规模战争经验的影响,西线盟军在战役理念上都不够大胆。盟军掌握的装甲、摩托化、空降力量和战术空中力量比他们的敌人更加完整,这得益于他们优越的工业能力,但盟军对如何将这些力量组合成一种获胜模式的想法并不明确。他们的指导手册,例如美国人的FM100-5作战纲要和英国人的野战条令第三卷《作战——高级兵团》,主要关注的是对战术的探索。事实证明,这种宏观缺陷至少与战略执行方面的分歧同样严重。盟军没有任何战役法概念,他们无法结合战术性胜利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战略目标。直到20世纪80年代,诸如英国的苏联研究中心和美国的苏联陆军研究处等些机构才开始从事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这才使一批锐意改革的将领了解到从事战争的新方法(对他们而言),“战役法”这个术语才出现在美军或英军的词典里。在此之前,两支军队采用的是英国人所说的“大战术”。这个措辞非常重要,它表明主要兵团层级的作战——正如约米尼一个世纪前提出的那样——不过是扩大的战场战术而已。因此,盟军从事作战的方式缺乏概念基础,而这种概念基础可以确保无情但经济地使用越来越占据优势的作战力量,以便扩大战果,尽快实现决定性胜利。
盟军更为关注的是从事战斗,而非发展战役。他们倾向于使用新能力改善战术表现,而不是贯彻新的作战概念。尽管可能有失公平,但是这样的批评一针见血:他们实施战斗的方式与1919年类似,不过是通过有效使用改进的技术取得更好的效果而已。使情况更加危险的是,尽管一些理论文章支持作战动机(实际上还有些实践方面的出色范例),但他们的默认设置是线式消耗战,并没有预先安排一场接一场的、逻辑连续的战术战斗,以期实现协同作战效果。他们对战术层面战斗的关注往往掩盖了彻底避免频繁战斗的愿望并导致这样一种心理:优势主要通过战斗和消耗实现。机动被视为移动的代名词,它可以将优势力量投入战场,这样一来,战斗便可以在占据数量优势的条件下进行。对他们来说,战斗更像是目的,不是为实现具有潜在决定性的机动而开启的某种模式。高级将领都是保守派,其职业生涯主要在警察式的行动中度过,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主要是以半静态斗争消耗敌人,与东线更具机动性的战事不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严格的预算控制,进一步限制他们对发展新战斗方法的兴趣和机会。因此,他们没有成熟的作战理论,也没有藉此拓宽视野的条件。他们(特别是英国人)还担心冒险可能会导致失败并蒙受过高伤亡。因此,既不需要大胆也不需要精明、依靠压倒性力量就能获得胜利、依靠优势火力就能让敌人化为齑粉的观点甚嚣尘上。而在战役-战略和战区层面,盟军内部的分歧、误解、竞争和偏见,共同将策划和执行作战行动的效果降到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陆军1944年版的FM100-5作战纲要中,唯一重点提及合围的第561段只是这样写道:追击的目标是消灭敌军。这很难通过迫使敌人沿其交通线退却来实现。对后撤之敌直接施加的压力,必须与一场切断敌军退路的合围或包围机动相结合。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设法对后撤之敌或其一部之两翼实施合围。机械化部队特别适合于这一目的。
英军作战手册对这个问题的描述甚至更加含糊并对敌人可能的反应持谨慎态度。可以说,战役层面的合围并非美军或英军作战思想的核心,他们没有为实施合围制定概念。盟军1944年在西线遂行的行动,没有一场将合围设为作战目标。1944年—1945年,盟军只实施了四场战役规模的合围。第一场是消灭法莱斯包围圈,事先并未制定计划——德国人将其最强大的集团集中在80千米深的突出部底端,扼守包围圈肩部的力量非常虚弱,所以盟军做出即兴应对,但是没有完成。盟军仅击毙或俘虏半数德军力量,约5万人。之后,盟军又错失将逃脱的敌残部困在塞纳河畔的良机。蒙斯包围圈困住约2万名彻底陷入混乱的德军残部,但这也是一场即兴行动,甚至是一起偶然事件。第21集团军群困住背海的德国第15集团军时同样如此,德国人救出了所有被围部队,试图以这些力量阻挡盟军对阿纳姆的进攻。唯一一场预有计划的合围发生在战争末期,困住了鲁尔区基本保持不动的德军。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