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孩子去常春藤(20位常春藤妈妈的教育手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送孩子去常春藤(20位常春藤妈妈的教育手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5.6 5.3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屹//张连英//迟昀螮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75964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628303

上书时间2024-12-29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送孩子去常春藤(20位常春藤妈妈的教育手记)》收录20位妈妈陪伴孩子进入常春藤的育儿故事,与你分享妈妈们的精彩人生和科学的教育理念。给你关于教育的完美答案!
陈屹、张连英、迟昀等20位妈妈,其子女均就读于美国常春藤盟校,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颇具心得。她们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她们中间有专栏作家、学者、出版人等。作为新一代的家长,她们陪伴子女跨出了他们人生中成功的第一步,同时,也积极地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与子女共同成长。

目录
美国名校不是梦 陈屹
做最好的自己,让哈佛去挑吧 陈苑生
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迟昀
跟随女儿写作的过程和我得到的启示 杜梅
伴随孩子一起拓展视野:从女儿参加危地马拉援外项目谈起 龚晓红
陪伴的艺术 郭力
儿子心中的常春藤 刘葳葳
斯坦福妈妈畅谈教育和升学 卢菁
我与我的四个女儿 苗娟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亓宏博
孩子赐予我们一生的修行机缘 任立红
破茧:常春藤医学生的成长之路 沈永泳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石卫
利用课外活动来培养孩子 严志红
逆袭人生,从母亲陪伴开始 杨丽华
润物细无声:女儿成长手记 杨明蓉
女儿与书相伴的故事 张晨晖
好习惯的培养是成就孩子一生的关键 张连英
静待花开:“不听话”也是优点 赵燕春
热情能干的女儿们 郑莉敏

内容摘要
 能够去常春藤盟校读大学,是世界上很多孩子的梦想。常春藤盟校是否是遥不可及的?作为妈妈怎样陪伴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进入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学,走好人生的第一步?陈屹、张连英、迟昀螮等著的《送孩子去常春藤(20位常春藤妈妈的教育手记)》收录了20位常春藤妈妈的育儿故事,从妈妈自身的成长、选择居住的社区、营造家庭环境、孩子的基础教育、申请大学等多个方面为读者娓娓道来她们的心得体会。本书既有妈妈们对家庭教育的感悟,也有妈妈们对自身成长的反思。

精彩内容
 美国名校不是梦“为何要上名校?上了名校不一定成功!不上名校照样成功!”这是一句如此励志的表白,但果真如
此吗?
本篇文章里,我将从三方面阐述我在守望儿女奔往美国名校之路中的感悟。从名校录取的两类中请人说起名校就是名校,这是千万户人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育子情结所在。“上名校不一定成功!不上名校照样成功!”也是许多父母在纠结、迷茫、挣扎中对自己的安慰。
我早在2001年出版的第二本关于美国教育的书——《美国素质教育大参考》里,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美国唯有哈佛、耶鲁吗?》。那时自己的孩子刚刚进入美国小学,美国教育里清新、宽松的氛围,以及充满人文关爱和公益奉献的精神,给我带来了不同以往的洒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随后,我们父母对儿女,就一直在放养着。
然而,当儿女进入高中后,曾经坦荡的我,却愈来愈不从容。环望周边,比起其他亚裔的父母为孩子所付出的努力,我严重意识到自己的欠缺。当然,说没有为孩子付出,那不真实,然而,比起其他华裔父母,在我做得不多的事情中,还犯下了许多错误。于是,我充满了纠结、焦虑、懊恼的情绪。
那时乍然发现自己的过失后,自命清高的我,还是给自己找寻了让自己可以推托的理由。
首先,并非我自己要去偷懒,因为我没有把以奔名校作为养育儿女的目标;另外一方面,我一直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无论上名校与否,儿女必须要去为他们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去付出。只有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他们才有心去奋斗。
当然,最重要的是父母也要有我们自己的世界,儿女终究要“离家出走”,留在家里的还是夫妻二人。如果父母的世界里百分之百都是孩子,一旦孩子的世界里不再需要你百分之百的相伴后,多少父母会迷失在空巢的日子里。
道理归道理,我和老公还是为我们自己用“心”用“力”不够的事实,惭愧不已。遗憾的是,在孩子奔往名校的路上,高中最后两年,父母如果才意识到应该做什么,不仅力不从心,还有许多该为孩子打下的基础已经来不及了。
亲历美国教育的30年里,我自己先后观察和采访了许多与教育相关的名牌大学校长、初高中校长、名校的学生和教师,还有这些育子成才的父母们。具体到什么样的申请者最容易被美国名校录取的主题,我认为,大致有两类学生容易被吸收进这个名校圈子里。
我们把第一类学生称为A类学生,如果把申请名校大学的过程比喻成“下一盘棋”,A类学生一直在大师的精心调教下。这些学生一出场,就代表了专业性、正规性。他们知道如何让自己赢、如何让对方出局、如何让自己再升级等等。A类学生对下这盘棋所
需要的每场比赛的规则、每个时段的标准化要求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标准,可谓烂熟于心。所以,A类学生
在申请美国名校时,已经知晓如何按照名校的格局和要求,如何成为一位优秀的“棋手”,如何一出手,就展现出高手的风范。
A类学生的中标比率绝对高,而且在短期学生生
涯中,由于他们走了许多捷径,A类学生的表现远远超越其他竞争对手。因此,A类学生的名校录取率,大概在40%或者更高。
我们把第二类学生称为B类学生,相对而言,这类学生的父母都有自己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他们或者是早已事业有成的父母,或者是还在为生存奔命的父母。然而,这些父母基本是具备一定觉悟的,即使有些父母无法提供孩子所需要生存的条件与氖围,孩子也被安排在一个相对正面的社会环境里长大。
B类学生自推力很强。我们还是拿“一盘棋”来比喻,B类学生没有接受A类学生的那种正统训练,但是,B类学生具备接受自我或者观察对手的优劣势的敏感度。B类学生学习吸收能力也相对强,他们与其他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往往是以个人独特之处打动藤校,或者大胜,或者迅速出局。因此,B类学生申请美国名校,录取率大概只有10%左右。
为何我要如此归类和比较?是的,这里一开篇不是说“上名校的不一定成功,不上名校照样成功”吗?然而,这个结论似乎把道理仅仅说对了一半,而另外一半最关键的内涵,没有说明白,这也是让许多人陷入误区的缘由。被忽视的部分是:什么样的人会成功?什么样的人会失败?
按照我们对A类学生的描述,他们从小到大成长中的关键几步,都是有板有眼被规划出来的。A类学生绝对表现得鹤立鸡群,但是,不要忘记,他们是被“高人”一直引领上来的,如果乍然被引领者松手,他们需要走自己之路时,容易很快迷失。另外,A类学生已经习惯在“沙场”上所向披靡地驰骋,能否承受开始被打败的局面?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